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民问题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并随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而日益凸现出来的,其实质是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中,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农民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本身素质偏低,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较差。农民是需要帮助的,而不是要被拯救的。解决农民问题,要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给农民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地位和待遇;要培育和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破除阻碍农民发展的因素,肯定和支持农民创造的谋求自我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种植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0~201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和5种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进行的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首先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粮食种植主要集中于几个劳动力流出省份,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大幅上升.可能的解释是,在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的经营者,农户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时往往较少考虑自身劳力的成本,而更为关注农作物的收益.粮价偏低直接影响了种粮农民的收益,进而影响其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信息素质概念、内涵,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信息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提出了创新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和开展多种教学模式,来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所造成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的现状和原因,指出了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加强人文素质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因素,这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基于扬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特点和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较弱,农民拥有的政治资源较少,农村基层组织薄弱,农村干部素质不高,这些都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政治阻滞因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克服政治阻滞因素。为此,要提高农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让农民拥有更多的政治资源,还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干部素质。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岗位职责范围不明、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高度重视、优化机制、加强素质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民职业流动是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虽然农民职业流动日趋频繁,但影响农民职业流动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包括制度障碍、农民自身素质等。这致使农民职业流动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不稳定性,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以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为前提,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以政府优化的服务为保障。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日益发展的农民集体上访形势,既反映了农民群众参与政治和社会管理的要求和意愿,也暴露了农民在法律素质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对安阳市近年来农民群众集体上访事件的调研表明:农民法律素质有所提高,但仍具有一定的不适宜性和落后性。因而,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成为一项亟应加强、刻不容缓的工作。主要内容是对农民进行宪法教育和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的教育等。切实可行的途径主要有:推进村民自治,加强政策和法制宣传,派出工作组深入农村农户进行宣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典型案例现场讲法,建立面向农民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代理机构等。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发展中存在的参合率偏低问题,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新农合参合率的因素,调查分析陕西省农民参加新农合的实际情况,结果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卫生医疗机构数量及分布是影响农民参合率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陕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新农合在各个地区的发展有差异,提出进一步提高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提高参合农民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农民道德观念的嬗变呈现出若干特点,新的和旧的、先进的和落后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同生共长。为此,必须增强农民的道德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必须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和农村的乡风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主义农村道德环境;必须加强基层干部道德建设,为农民树立具体实在的道德导向模式,促使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向良性转型。  相似文献   

12.
探究农民阶层社会地位在大媒体中的反映,得出结庥,媒介对农民阶层的重视应予加强;在社会阶层中农民社会地位下降,进而从媒介的角度反映社会等级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3.
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权利问题,由于中国农民的特殊性,其权利主要可分作为职业农民的土地权利和作为身份农民的平等权利两大类。由于国家权力失当或被误操作而形成的侵犯和忽视,导致一系列歧视和牺牲农民利益的法律政策的实施以及整个社会环境对农民的压迫,最终导致农民处于社会的边缘,成为弱势群体,农民权利贫困。因此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限制国家权力,彰显农民权利。  相似文献   

14.
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底层农民工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农民工内部已经开始分化,出现了高、中、底不同层次的农民工。底层农民工是社会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之一。对底层农民工的特征和现况进行了分析描述,提出了解决底层农民工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为迫切的要求是要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指出了新型农民的特点,并提出了培育新型农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将导致大量被征地农民产生。尽管国家和各地都制定了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的保障措施,但征地过程和补偿安置制度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征地制度上的缺陷,被征地农民权益遭受的损失,现行安置办法的不足,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等,从而无法有效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本文由此提出五点政策措施用以有效保障其基本生活。如,完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构建,在区分土地公益性使用与非公益性使用的基础上改革非公益性使用土地的程序,强化政府功能引导被征地农民就业和自主创业,引入资产信托机构用以保值增值其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中,农民是很值得关注的权利主体。中国农民由于其自身经济状况、文化素质、地缘条件等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处于社会底层,那么农民怎么样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过对农民人权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实现和保障农民人权相关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面对日益壮大的失地农民队伍,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予与高度重视。而就业是解决保障问题的重要环节。在推进失地农民就业扶持的过程中,政府要切实加强发挥应有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呈现数量增多、影响加剧、自发性增强,组织性提高、利益性和政治性并存等特点。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在于土地产权与征用制度缺陷、基层政府治理方式不合理和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为了有效防控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必须要完善土地产权与征用制度,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完善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深的科技文化知识,比较敏感的市场意识和科学的环保理念。新型农民的培养一方面要靠国家加大农村教育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靠农民加大自我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