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推进当前思想政治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格局,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所重点推进的部分,是为高校学生树立良好思想意识的关键。理工科院校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据比例较高,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从理工科院校的视角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辨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强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守好课堂教学阵地、拓展实践空间、强化内涵建设三个方面,探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本文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进行调研,总结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现状及影响"课程思政"有效推进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各类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制度等维度赋能.尽管"课程思政"正在积极推进,但仍存在不少障碍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育人手段的重要变革,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分析其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并为逐步构建鲜明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存在协同理念不到位、协同主体性不高、协同评价不完善、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亟须从明确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落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主体责任、完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考核评价和健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程建设成效前所未有.同时也要看到,"孤岛困境"已经成为思政课程的掣肘.为从"孤岛困境"中突围,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扩充教师队伍"主力军"、扩大课程建设"主战场"、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文章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中心,提出了融入育人目标、挖掘育人资源、做活育人形式的具体路径,以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立体转型.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生动践行并诠释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助推了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需要培育协同育人共同体意识,建构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质量水平,深化协同育人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经管类专业课思政育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销售管理"课程为例,探索从名人故事、国家大事与社会热点中挖掘思政元素,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力求"传道"与"授业"二者的回归统一,并从教师的自我修炼与信息技术的加持两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载体,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功能。课程思政进一步突出了课程的价值引领和育人作用,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实施路径对高校落实“三全育人”、推进“五育并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从明确目标、政策推进、示范引领、完善机制、全面落实5个方面,阐述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推进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方案措施以及具体实施情况。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不断创新与实践,基本实现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系列通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一些可行的举措和建议。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结合过程化考核方式,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探索新时期高校"两课"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明确"两课"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提出加强"两课"教育,提高"两课"教师队伍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订单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订单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体育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考试“的特点,以其为手段,使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促进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三创"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教育应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为使命,高等学校应努力培养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阐述了三创型人才应当具有的素质能力特点,提出了三创教育各自的教育重点,总结了创新能力的六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关键点之一.从 "和谐教育"思想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和谐育人"理念的理论渊源及构建.  相似文献   

16.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基础上探究了高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辅导员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角色定位,结合“互联网+”探讨了辅导员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7.
质疑“大德育”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方的德育指称道德教育。我国古代无德育概念。但存在德育事实;近代从西方引进德育概念时,指称道德教育;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德育内涵不断膨胀。外延不断扩张,逐渐演化成“即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形成“大德育”格局。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背景下,“大德育”遭遇质疑。  相似文献   

18.
"目标教育"和"三全育人"均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和举措."目标教育"和"三全育人"在主体、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密不可分和互相融通的联系.目标教育的主体特点体现了"全员性",目标教育的时间特点体现了"全程性",目标教育的空间特点体现了"全方位性".因此,从"目标教育"的视角出发,研究构建新时期"三全育人"模式便有了重要的意义.在全员育人方面,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集体,必须要有一支精良的教工队伍;在全程育人方面,必须做好大学各个阶段的分层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大学"三全育人"的过程监控与评价工作;在全方位育人方面,必须开拓多元化、多层次育人路径,确定全面化、系统化的育人内容.  相似文献   

19.
“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还是义务?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受教育”的法律性质的界定还比较模糊。阐述了“受教育”主流观点———权利义务观,并从国际范围、发展历史、本身的目的、内容和我国法律对义务教育的规定等几个方面分析,得出“受教育”应当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并非公民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办好职业教育务必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出体现了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职业教育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