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多维度的国家战略构想,是新政经周期下中国总体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之一,而沿线城市点、带、群是推进该项重大战略实施的现实载体。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的城市定位,往往与区域自身发展及利益诉求并不完全吻合,亟待对区域总体特征及发展现实以理性认知,防范城市“标签化”的盲动倾向。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关键节点城市客观空间状况与基本产业布局概貌为基础,采用多层次综合测度模型定量评价各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出采取差异化的“点-轴”式带动策略是推进经济带整体发展的建设性思路,并结合城市经济地理特征探讨节点城市未来的发展布局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长江经济带的农业碳生产率,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碳生产率,对其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进而进行收敛性分析.[结果](1)长江经济带农业碳生产率在整体上呈逐年增长态势,且呈现出从上游到中游、下游逐次递增的格局.(2)长江经济带农业碳生产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并且空间自相关程度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3)长江经济带农业碳生产率存在a收敛,即农业碳生产率的地区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农业碳生产率均存在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即落后地区的农业碳生产率增长率快于发达地区,各地区的农业碳生产率最终收敛到自己的稳态水平;空间效应加快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碳生产率的β收敛速度.(4)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及耕地面积对农业碳生产率增长率均具有负向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种植结构的优化则有利于农业碳生产率的提升.[结论]长江经济带农业碳生产率存在区域差异,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 2006—2017 年贵州省县域人均 GDP 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自相关、时空跃迁等方法,借 助 ArcGIS 和 GeoDa 软件探究贵州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7 年,Global Moran’s I 指数由 0.149 上升到 0.311,说明贵州省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空间依赖性呈上升趋 势,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呈缩小的趋势;贵州省县域经济具有“集聚”和“分异”并存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2006—2017 年,H-H 集聚县域由 18 个减少到 14 个,L-L 集聚县域由 34 个增加到 41 个,说明经济发展水 平较高的县域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减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增强;2006—2017 年有 55 个县发生类型Ⅳ跃迁,占全部县域的 69.62%,说明贵州省县域经济的局部空间关联结构和集聚特征具有 较强的空间稳定性,县域经济空间溢出效应对相邻县域的影响较小,即贵州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 空间锁定或路径依赖特征;2006—2017 年,High-High 集聚县域由 3 个增加到 7 个,Low-Low 集聚县域由 8 个减少到 6 个,但贵州省大部分县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贵州省大部分县域的经济基本处于孤立发展状 态,空间关联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4.
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结合ArcGIS软件,从时空两个角度对沿途我国各省份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9个区域的物流发展水平排名虽有变动,但整体不断提高,且各个区域间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差异性。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9省份的物流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整体协同发展、改善物流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宁夏区域城镇化水平,选取宁夏1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地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特征,运用线性加权和法对2008年宁夏区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宁夏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因素.结果表明,人口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所表征的宁夏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宁夏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变化特征明显,由北部向中部、向南部呈梯度下降的区域格局;影响各区域城镇化水平分异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是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市38区县为例,通过相关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权重Topsis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2000-2015年重庆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要素贡献度格局从人口、空间与经济3要素为主导逐步转变为以经济为主,其他要素均衡贡献的格局;从要素发展来看,人口要素水平在不断下降;空间要素水平2005年发展水平最高,2000年其次,而2010年最低;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水平逐渐增强;生态要素2010年最高,2015年次之,而2000年最低;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重庆市“一圈”区县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两翼”地区综合发展水平明显较低.同时,2000-2015年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空间关联度较强,区域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根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能加速扩大和深化我国统一市场的实际,预测了境内外流动投资可能发生的空间调整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此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西部省区经济加速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丹东具有沿江、沿海、沿边的“三沿”的地缘环境.但是,这些地缘“优势”并没有促成丹东的经济优势.笔者通过丹东近现代城市形成过程乃至经济发展的区位环境入手,对地缘经济的区域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丹东地缘经济空间环境的优化对策:城市重心在空间上从沿江向沿海方向发展,以三个港口城市为牵动战略,发展沿海经济带,形成服务东北东部的空...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根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能加速扩大和深化我国统一市场的实际,预测了境内外流动投资可能发生的空间调整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此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西部省区经济加速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长江经济带沿线29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确立了10项经济指标,并依据2018年相关指标的截面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对29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其中长江下游城市的经济实力较强,而中游和上游城市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河经济带是以运河及沿运河修建的各种交通设施的运输功能为基础,以运河的文化、沟通功能为凝聚力,以运河所连接的行政区域为线状发展轴,以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方向,融生态、旅游、商贸为一体的一种带状区域经济系统。江苏省运河经济带的开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基于江苏省情的区域经济开发所使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区域协调发展是整体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根据2007—2017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各区域经济发展指数,判断安徽区域经济差异总体状况;通过GeoDa软件对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指数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明确安徽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具有空间依赖性,呈现空间正相关,其空间依赖性和相关性出现了波动增强的趋势;同时,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空间集聚,主要为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全省区域经济的两级化差异格局明显。应通过加强政府统筹规划以推动地区联动,结合自身禀赋打造特色发展模式、合理分配新经济新资源的措施,促进全省各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凹陷带"的交通通达性,进而有针对性地完善交通路网,以青海省交通路网为研究对象,在诠释定义交通可达性概念的基础上,将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转换并结合,运用成本距离等空间计量分析工具,对青海省交通路网可达性和覆盖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目前尚未形成快速便捷的路网;干线公路对州、县、重要资源产业基地等节点的衔接覆盖不足;市(州)及县级行政区道路技术状态差、高等级覆盖率低,农村公路等级差、整体覆盖率低;东部城市群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程度低,主要城市站点和路线设置不合理;交通网络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东西向以柳格高速为分界线,柳格高速以西,通达性的时间长度从1.2h增加至4.85h,部分省内区域通达时间超过10h,南北向以G109为分界线,呈现出"东部大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和"局部分布不均匀"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能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深度化、自由贸易区布局系统化,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目前尤其需要做好中国国内沿线关键节点城市的建设,通过国内沿线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顺利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北丝绸之路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丝绸之路饮食文化资源特点鲜明,种类丰富。通过区域整合,深度开发,打造品牌,有助于提升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江苏省2002~2007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使用ESDA软件GeoDA计算全局Moran’s I、局部空间关联指标,绘制Moran’s I散点图,对江苏省县域经济总体与局部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时段内江苏省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强的空间自相关,这种集聚的趋势略有减弱。同时区域经济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体现了苏南发达、苏北落后的基本格局。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加剧,且聚集范围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公路单一种类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为制定合理的公路相关宏观投资政策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以基于公路投资额的省际公路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测算结果为基础,以Boarnet模型为理论模型,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反映公路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并进行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公路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公路投资不但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也会极大地促进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制定公路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时,应结合整体区域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18.
县域“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以阜南县为研究区域,利用 2000、2010、2020 年县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以乡镇为单元探究沿淮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 ~ 2020 年,阜南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较小,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转换较多;县域空间生产和生态功能远强于生活功能,县城及其周边乡镇“三生”空间变化幅度较大,外围乡镇变化较平稳;生产空间分布广且呈随机状态,生活和生态空间呈小集中、大分散状态。流域防洪、城乡建设及区域协同是推动阜南县等沿淮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三生”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准则,建立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综合评估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的演变规律,为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增长极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北京市行政区划为研究单元,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对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测度,并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来考察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域间发展差距显著,整体集聚性不高,经济水平和人力资本促进作用明显,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作用为正,金融、消费、公共设施、借贷水平及空间因素作用为负,产业发展受地理因素的制约作用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