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高温压缩试验法,测定了新型Al-10Sn-4Si合金高温变形过程的真应力一直应变曲线;在温度为100-400℃范围和应变速率为0.01-1.0s^-1范围的变形条件下,研究了该合金的流变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l-10Sn-4Si合金为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表现出稳态流变特征:稳态流变阶段,流变应力基本保持不变;稳态流变应力随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稳态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工业牌号Zn-Al合金ZA8,ZA12和ZA27进行了组织超塑性研究,发现经地组织细化的ZA8,ZA12和ZA27铸造Zn-Al合金,在270~330℃温度区间和8.3×10^-4~1.7×10^-2s^-1初始应变速率(ε0)的试验条件下具有主好的超塑性力学性能,并且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超塑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含Sc铝镁合金超塑变形行为与显微组织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含微量Sc元素的Al-Mg合金然超塑变形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可在较宽温度和应速速度内获得良好的超塑性,在温度为520℃,初始应变速度为1.67×10^-1s^-1条件下拉伸变形时最大延伸率可达到396%,显微组织分析发现,合金的超塑性效应是由变形初期的动态再结晶产生,其超塑变形过 为亚晶超塑性阶段、过渡阶段和细晶超塑性阶段。  相似文献   

4.
用气敏电极法测定焦化厂废水中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气敏电极测定焦化厂废水中氨的分析方法,对测定的线性范围、响应时间、回收率、干扰物质等作了理论探讨和大量试验。PH为11.5-14.0时,线性范围为1.00×10^-5mol/L-1.00*10^-1mol/L最低检出限为5.0*10^-6mol/L,RSD不大于2.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NaF对Al^3+、Fe^3+络合滴定,以电导法指示终点,测Al^3+标准液浓度为5.00*10^-3-5.00*10^-4mol.dm^-3,相对误差0.40%-1.60%,相对标准偏差1.83‰-8.57‰;测Fe^3+标准溶液浓度为5.00*10^-3-5.00*10^-4mol.dm^-3相对误差0.50%-1.00%,相对标准偏差4.37‰-6.64‰;测混合液(Al^3+:FE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测定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反相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定量采用标准曲线法,检测范围为1.28*10^-4mol/L-2.57*10^-3mol/L(γ=0.9991),极测极限为1.28*10^-4mol/L。通过重复实验,该法的相对标准偏差〈1%,可在40分钟内完成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的存在下,以酚藏花红为显色剂,氧化显色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Cr(Ⅵ),其摩尔吸光系数ε=2.88*10^4L.mol^-1cm^-1。回归方程A=0.0012+0.0102C,相关系数r=0.9999。  相似文献   

8.
应用Zener—Hollomon因子探讨Ti—17的高温压缩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模拟压缩方法测得Ti-17合金在温度为805-945℃、应变速率ε为10^-3-80s^-1,变形程度ε在50%范围的真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流动应力及组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致密超薄钯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金属的Pd的自催化特性,采用改进的PCD法制备致密超薄钯膜,同时考察了氢分压和操作温度对钯膜氢渗透性能的影响以及氢渗透过程扣操作稳定性,结果发现,对金属层厚度为0.3-0.4μm的超薄Pd/TiO2复合膜,773K时的氢渗透性为6.3*10^-6mol.m^-2.s^-1.Pa^-1,H2/N2的分离系数为1140左右。氢渗透超薄钯膜的稳定时间为80h左右,而且钯膜的氢渗透速率在673-773  相似文献   

10.
微乳液介质PAN光度法测定硬脂酸锌的含锌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微乳液介质中,锌与1-(2-吡啶偶氮)-2-萘酚的显色反应,选择555nm处为测定波长,ε为4.5*10^4L.mol^-1.cm^-1,锌量在0-1.52m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该法用于固体样品硬脂酸锌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变m值超塑性本构方程用于由连续介质塑性力学理论所得的应力、应变速率表达式所给出的新的超塑胀形流变方程,在直至破裂的整个自由胀形过程均与实验结果符合。因此可把该方程定为超塑胀形动态过程的流变方程,由其所得的应力、应变速率表达式能有效地描述在胀形过程中应力、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同时表明塑性力学的增量理论可以用于超塑性,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速率的关系满足超塑性本构方程,以及在胀形过程的任一瞬间把试样厚度中面看作球面的一部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细晶Al2O3—TiN复合物的高温蠕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Al2O3-TiN复合物在1250-1400℃、10-50MPa应力范围的压缩蠕变特性。结果表明Al2O3中加入TiN料尖变速率在有所提高,其最大值在TiN的体积分数20-30%附近,进一步提高TiN体积分数应变速率有所下降。 应力指数约为2.1,温度变化对其影响不大,表观活化能为500-600kJ·mol^-1。应变速率的提高可能Al2O3/TiN的界面化学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合成一种新的三氮烯类显色试剂-6’-硝基苯并噻唑重氮基-4-硝基苯,并研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的情况下与Cd(Ⅱ)的显色反应。Cd(Ⅱ)与试剂在PH值为9.20的缓冲溶液中的形成稳定的1:2酒红色络合物,用双峰双波长江测定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21*10^5L.mol^-1.cm^-1,Cd(Ⅱ)浓度在0-0.48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4.
在强电场中进行超塑变形是一项新颖的课题.本文运用正交试验法对三个工艺因素(温度、速度、场强)选取四个水平,研究了未经预处理的硬铝LY12CZ(HB:131,晶粒尺寸:21μm,供应状态:CZ)在强电场中进行超塑变形时的最佳温度-速度-场强条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763K-1.8×10-4s-1-2kV/cm)条件下硬铝LY12CZ的最大延伸率为195%.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证实,电场参数是强电场下超塑变形时的一个重要工艺因素.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测定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硬铝LY12CZ的起塑变形极限对电场参数值的大小颇为敏感.硬铝LY12CZ在763K-1.8×10-4s-1-2kV/cm的变形条件下超塑拉伸试验的结果与在763K-1.8×10-4s-1的变形条件下超塑拉伸试验的结果相比,最大延伸率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都提高了30%,超塑拉伸时的最大拉伸力减小了25%.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以2mol/L乙酸为吸附溶液的巯基棉分离富集铅锭中银的方法,对Pb:Ag=1*10^6:1样品中的铅,银分离取得良好的效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结合,测定标准加料试验的回收率为95.17%-100.18%,对于铅锭中含量为0.0001%-0.006%的银,变异系数为1.72%-4.90%。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交联聚酰胺复合膜进行乙醇浓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交联聚酰胺复合膜对乙醇水溶液进行反渗透法浓缩,乙醇水溶液供给液的质量分类分别为5%,10%,20%,30%,乙醇的截留率最高可达0.854,透过渡的流量可达14.5*10^6m.s^-1。  相似文献   

17.
痕量间硝基苯胺,邻氯苯胺,邻苯二胺的伏安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了采用玻碳电极在0.1mol/LKCl中,同时测定间硝基苯胺、邻氯苯胺、邻苯二胺的伏安分析方法,间硝基苯胺、邻氯苯胺、邻苯二胺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0×10^-7,1.0×10^-7mol/L和2.0×10^-8mol/L,并对其进行了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流动注射电位滴定研究:Ⅱ.EDTA络合滴定硬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梯度混合室,建立了离子选择电极流动注射电位滴定测硬度的新方法。确定载流为10^-4mol.L^-1EDTA溶液(滴定剂),流速8.0ml.minA^-1,进样体积120μl,分析速度60样.h^-1,通过调节滴定剂浓度(10^-5~10^-3mol.L^-1),可检测10^-5~10^-1mol.L^-1Ca^2+、Mg^2+。方法用于天然水和钦料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刚果红法测定麦汁和啤酒中的β—葡聚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了以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定麦汁及啤酒中的β-葡聚糖,探讨了在实验条件,在pH8.0的条件下,刚果红和水溶性的β-葡聚糖(分子量10^3~10^4)形成有色物质,摩尔吸光系数为9.64×(10^3~10^4)L.mol^-1.cm^-1当参加反应的2.0mlβ-葡聚糖溶液中β-葡聚糖的含量为0~100μg时,反应液吸光度的变化符合比耳定律,变异系数1.1%~5.1%标样的回收率在90.2%~98.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新色剂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并研究了试试剂与Co(Ⅱ)、Co(Ⅲ)的显色反应。在PH=10.5缓冲溶液中,该试剂分别与Co(Ⅱ)、Co(Ⅲ)反应都能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18nm和51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5.04*10^4和5.29*10^4L(mol.cm),钴质量浓度在0-1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药物中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