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8城市15个产业大类的区位商进行计算,分析了基于半岛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的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选取5个公因子对各城市的产业区位商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8城市的因子得分并作排序.结合计算结果,分析并指出半岛城市群内8城市各自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2.
城市物流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是实现城市群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条件。扬子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物流产业的融合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扬子江城市群相关的8市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文章通过城市的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3个统计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对扬子江城市群物流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并提出扬子江城市群物流产业分步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和灰色分析理论,选取24个指标作为评判依据分别计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座城市的综合得分,再将得分作为特殊序列与各项指标进行关联分析,重点对环境相对偏差的沿江8市改善房地产投资环境提出建议,为8市房地产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原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的8个经济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中原城市群城市的发展水平排名,城市群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别,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竞争力、促进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宁夏特色优势产业的区位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宁夏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并且将其做大做强,这将对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选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宁夏现状优势产业进行分析.通过对宁夏各产业、各行业区位商的计算与分析,得出宁夏的林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橡胶制品业、煤炭采选业以及旅游业等五大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济南都市圈产业结构区域效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其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各城市及都市圈明确优势行业和弱势行业,通过优化使区域效应有所增强.文章主要采用SPSS软件、相关性系数和区位商方法对济南都市圈区域效应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南都市圈内部区域效应现状表现为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核心城市济南对于其它6城市有一定累积效应,但产业同构现象已较为明显;根据济南都市圈外部区域效应测算结果对其进行分类,各城市产业参差不齐.济南都市圈各城市应在发展优势产业、增强比较优势的同时,对弱势产业注重经济要素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通过2个实验发现:2类产业信息对城市群印象评价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旗舰产业信息对城市和城市群印象评价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支柱产业信息也是如此,旗舰产业信息中的研发能力信息对城市群印象评价有积极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群为对象研究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对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故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利用多期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综合运用扩张强度指数、多元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该城市群建设用地演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用地持续扩大,不同时段的增长面积和扩张强度有所不同,且研究期内城镇主导型、中度开发型和低度开发型斑块数量明显上升,而自然生态型斑块数量明显下降;城市群内各地区建设用地演变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呈现出“多中心扩散”的空间格局;人口密度、GDP密度、距交通线距离等是城市群建设用地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多个因子交互的影响大于单个因子的影响。因此,建议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中小城市产业发展和配套建设,建立大中小城市有效协作的机制和路径,并促进土地制度及政策的改革与完善,激活城市存量用地,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因子分析法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区域差异性实证分析和研究的方法.首先选择200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8个指标作为原始数据,从8个指标中提取因子,计算各因子的得分;然后选择两个得分较高的因子作为主因子,并采用回归算法求出综合因子的得分函数;最后计算各地区的综合因子值并以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市自治区可分为五种类别,其中北京和上海最高,其次是少数几个东部沿海地区,然后是几个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和地区,其他二个类别多数是中西部地区.最后将分析模型应用到2004-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8个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北京、上海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消费指标交替上升,但中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10.
对2009-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各土地类型用地面积进行分析,运用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和空间洛伦兹曲线方法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群内13个城市8年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整体信息熵值逐年递增,城市发展建设已进入稳步阶段,信息熵变化主要表现在农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其他土地分布基本保持均衡的分布状态,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成为分布不均衡的土地利用类型;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对于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与制定土地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城市冬季空间湿环境分布特征,在冬季晴朗微风的天气条件下,以汽车流动观察法,用自记式温/湿度计分别在昼间和夜间测试了西安城区280个点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值,对测试数据进行时间修正后,绘制出城区等湿度线.分析调查结果后发现:西安冬季存在弱"干岛"效应,昼间的干岛强度约为0.3(g/kg.干空气),夜间则为0.4~0.5(g/kg.干空气);受下垫面性质影响,空气含湿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南郊大于城市中心和北郊;但在时间分布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干岛"和"湿岛"昼夜交替现象.受城市"热岛"造成的城市空气温度分布影响,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明显的由市区向郊外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背景,从点线面的层次上定量分析淮海经济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经济区内尚难有一个能覆盖整个区域的核心,体现出多中心的格局特征,从经济联系上则具有多簇聚的结构特点,经济辐射空间格局分异明显,区域内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悬殊较大。淮海经济区的城市发展不是一个单核心的广辐射城市群,而可能是组团式的。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剪切型框架结构模态参数对损伤的敏感性,有助于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损伤识别。从结构的固有振动方程出发,根据剪切型框架结构刚度矩阵特性,导出了结构固有频率、振型和振型斜率的敏感性系数表达式。对一个10层剪切型框架结构的数值分析表明,对于绝对敏感性系数,高阶模态参数比低阶模态参数对损伤敏感;对于相对敏感性系数,同一阶频率对不同处损伤的敏感性及不同阶频率对同一处损伤的敏感性均不相同;振型和振型斜率相对敏感性系数的最大值一般发生在最靠近振型节点的自由度处和振型斜率绝对值最小处,不能反映结构的损伤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城市群逐渐成为竞争的主体,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研究群内每个城市的竞争力对提升整个城市群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在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4大城市群内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排序,并结合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和个体特征,提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开展了模拟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研究,研究利用小波包分析技术,首先对声发射信号进行分解,再对衰减的信号在不同频率段内进行有效的补偿,然后对分解的信号进行小波包重构,利用互相关技术计算两个声发射传感器接收到的声发射信号的时差,进而进行声发射源定位。对模拟天然气管道泄漏的声发射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管道泄漏检测与泄漏源定位,并且泄漏源的定位精度高,误差〈8%。如能将这一技术改进并实现长距离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选址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选址的科学合理化直接关系到区域物流的服务绩效。系统分析了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选址影响因素,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以湖北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选择为实例,探讨了科学合理定位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北省阳新县城址变迁历史的追溯及其城市形态基本特征的分析,将县城址的变迁、县城布局基本特征等与县域水环境的具体情况相联系,并引用中国古代城市关于城市选址的有关论述,提出"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原则,探索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特定水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累积结果以及城市发展潜力的体现,在城市竞争力中区位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分析各城市竞争力与其所处空间区位的关系,利用SOFM网络对全国23个城市进行区位竞争力的分类。  相似文献   

19.
引入非中心差商极限概念,讨论了非中心差商极限存在与可导的关系,以及对称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方面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