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弥补数据交换实际应用中交换标准的不足,本文首次提出了"自标准数据"、"数据港口"、"数据码头"和"数据泵"的观点。为提供更加灵活的数据提供方式,数据提供者可以"自标准化"所提供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存放在数据港口;对于数据消费者,可以利用数据泵从数据港口获取并解析出所需要的数据。文中对自标准数据的定义、特性、产生的背景、基于自标准数据和数据港口的数据交换的技术架构以及应用的领域等进行了论述。原型系统实现及企业应用验证了自标准数据和数据港口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国家的治理模式、企业的决策架构、商业的业务策略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大量数据的汇集不仅加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而且大数据中包含的巨大信息和潜在价值吸引了更多的潜在攻击者。此外,大数据的应用是跨学科领域集成的应用,引入了很多新的技术,可能面临更多更高的风险。作者回顾了大数据的定义和特征,提出大数据架构和大数据安全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数据安全在法律法规、标准、数据生命周期保护和大数据平台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梳理美国、欧盟、中国等在大数据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现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中国等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研究现状。大数据在生命周期过程中需要大数据平台为其提供支撑,以实现大数据的收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等功能。从大数据生命周期和大数据平台两个维度分析大数据面临的安全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现状。生命周期包括收集、存储、使用、分发和删除5个阶段。收集阶段的数据质量决定了数据价值,提升数据质量的技术手段主要有数据与模型不一致性的检测、数据清洗两类。大数据分发将处理后的大数据传递给外部实体,隐私保护或敏感信息保护至关重要,相关的关键技术有数据匿名化、支持隐私保护的数据检索和分析等。大数据的管理主要包含元数据管理、数据血缘管理等方面,可以为有效使用大数据和确保大数据安全提供支持。大数据平台安全主要解决大数据组件之间的身份认证、数据隔离、数据加密存储、大数据平台边界保护和审计,主要的关键技术有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审计等。目前,在国际上仍缺乏完善的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在隐私保护、数据共享和数据跨境传输等方面缺乏标准的规范和指导。大数据分析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很难预测今后的大数据关联分析对隐私保护和敏感信息保护带来的问题,因此,现有的数据脱敏技术和隐私保护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数据同态加密实现了分析数据时不暴露数据隐私和敏感信息,现有的同态加密算法还远未成熟。现有的大数据平台的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仍采用的传统技术,不能适应大数据面临的数据规模大、处理逻辑复杂、用户量大等新环境。一些大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在性能和可用性方面还值得深入研究,以期可早日投入实际应用。另外,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研发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威胁情报分析等安全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抵御针对大数据的攻击威胁也已成为大数据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趋势。大数据安全的发展需要法律法规、标准和关键技术的共同支撑和推动。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地图制图和数据入库的需要,传统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同时存储两套数据,增加了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维护成本.以AutoCAD数据入库到ArcGIS Geodatabase数据库为例,提出了数据建库和地图制图一体化的方案.基于数据库设计实现了数据编辑、转换、入库的一体化控制,通过设计要素表达规则和开发地图制图系统,实现了从数据库数据派生制图数据,实现了入库数据和制图数据的一体化管理,达到了一库两用的目的,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高校校友工作理念转变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校友资源管理和利用新局面。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校友会在数据方面所面临的管理、技术和人员困难,并运用大数据思维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依据政府数据开放模式和元数据标准化制定的实践经验,为高校数据开放提供范本,以期实现校友数据的完整性,提升数据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的价值。为此,校友工作人员需要树立数据意识,提高数据运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从而为校友数据开发利用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5.
数据手套中的传感器数目直接决定数据手套的价值。为了能够使传感器较少的数据手套达到传感器较多的数据手套同样的精确控制能力,以5点数据手套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精确的数据手套的控制方法,达到了14点数据手套的控制能力,大幅度提高了数据手套的应用范围,有效降低了数据手套的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配电网采集的数据规模日益增大,如何高效地预处理配电网数据成为目前配电网数据分析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考虑到配电网大数据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Apache Spark的大规模数据并行预处理的方法。首先,为了更有效地处理配电网大数据,以Spark为计算引擎搭建了大数据并行计算平台;接着,分析了目前配电网大数据面临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数据治理方案;然后,结合Spark计算引擎,介绍了配电网大数据预处理的具体流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数据预处理对配电网数据预测的精确度提升,以及分布式计算平台在数据预处理方面的速度优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据挖掘可以优化有杆泵系统的生产管理方案,其数据挖掘目标值宜定为单井生产成本。挖掘数据应是包括油层基础数据、井眼轨迹数据、井下流体数据、井下工具数据、井下作业数据、地面设备数据、日常生产数据等7大类数据在内的所有相关数据。在数据预处理设计中,应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过滤噪声数据、数据单位的规范化处理、表达术语的统一化处理、成本量化处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重复数据删除集群是解决不断增长的海量数据备份需求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关键问题是数据路由策略,即如何把数据合理分配到集群内的各个节点。目前的数据路由策略利用文件或者数据段的最小数据块签名计算路由目标节点,称作MCS(minimum chunk signature)数据路由策略。当重复数据删除集群规模较小时,这种方法的存储使用量接近单节点重复数据删除。但是,当集群规模较大时,它的存储使用量远远劣于单节点重复数据删除。为了降低重复数据删除集群的存储使用量,提出一种基于路径的重复数据删除集群的数据路由策略,称作DRSD(data routing strategy based on directories)。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各种不同的节点数量,DRSD的重复数据删除率都明显高于MCS,并且接近单节点重复数据删除。当节点数量是64时,DRSD的重复数据删除率比MCS高35%。  相似文献   

9.
大型数据中心海量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分析了大型数据中心对海量数据存储的要求 ,根据海量数据存储遵循性能优化的原则 ,提出了一整套完备可行的数据存储管理解决方案 ,包括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归档、数据迁移与分级数据管理、数据资料的迁移和回迁方法以及SAN文件共享  相似文献   

10.
传统虚拟数据库产品在数据集成中存在着系统配置过程、数据查询过程复杂及数据大量复制移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视图的多源数据集成方法.该方法利用分类包装器对底层物理数据进行包装和转换,统一异构数据源访问接口、把底层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模型.在上层保持原物理数据不变的情况下,建立物理数据局部虚拟数据视图和全局虚拟数据视图、建立数据映射字典,无需进行数据的复制和移动就能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数据查询接口,使其能在各个系统中查询信息.实验证明,该方法解决了多源数据集成过程中的同名异义及异名同义问题,简化了数据集成的查询定义过程,有效地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  相似文献   

11.
提出基于田口法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描述生态环境敏感性特征,构建生态环境敏感性数据的统计分析模型,结合大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关联数据挖掘,提取生态环境敏感性数据统计分布的模糊聚类特征量,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和相关性融合分析方法,实现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和检测,基于田口方法构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检测统计量,根据稳健性检验和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实现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自适应性能较好,预测准确度较高,提高了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置信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是藤茶中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抗疲劳、消炎、解酒护肝等奇特功效,在食品工业和制药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从DMY的结构鉴定、含量测定、药效、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DMY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啤酒糟为原料,对比分析了颗粒细度、浸提料液比、浸提温度三种因素对酒糟中木糖、海藻糖、多糖、RNA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借助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出最佳技术参数。木糖浸提最佳参数为:颗粒细度100目、料液比40∶1、浸提温度90℃,得率为2.314%;海藻糖浸提最佳参数为:颗粒细度80目、料液比60∶1、浸提温度70℃,得率为12.74%;多糖浸提最佳参数为:颗粒细度100目、料液比60∶1、浸提温度80℃,得率为49.22%;RNA浸提最佳参数为:颗粒细度100目、料液比50∶1、浸提温度80℃,得率为9.108%。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商场建筑型式的调查和对影响商场空调冷负荷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建设面积等九个主要因素作为因子的大中型商场空调动态负荷分析模型,对哈尔滨和上海的商场在不同新风控制方式下的新风负荷与空调动态负荷进行了模拟,并对新风控制方式对空调动态负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光催化分解H2O制H2的效率,采用模板剂导向自组装法合成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纳米InVO4.光催化剂,通过XRD、TEM、SEM、BET、UV-Vis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晶相组成、形貌、比表面积和吸光性进行表征.讨论了无机源与模板剂用量比、pH值、晶化温度、溶剂萃取和煅烧温度对样品结构的影响,并比较了纳米InVO4与锐钛型TiO2,的可见光响应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无机源与模板剂的摩尔比或控制煅烧温度,可选择性地合成不同晶型的纳米InVO4光催化剂,其在可见光区的吸光性能比锐钛型TiO2有较大改进,在紫外光激发下的光解H2O制H2性能与固相烧结法所得InVO4相比有较大提高,产H2速率约为16.6 mmol/(h·g).  相似文献   

16.
黄土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引发的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往往与黄土蠕变特性密切相关。从黄土蠕变研究阶段、研究方法、本构模型和蠕变引发的工程灾害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黄土蠕变研究的现状,探讨了黄土蠕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趋势。具体来说,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基础上,将黄土蠕变研究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黄土基本性质研究阶段、黄土工程灾害研究阶段和黄土重大工程研究阶段; ②从黄土蠕变研究方法出发,分析讨论了黄土蠕变研究中采用的各类方法以及影响黄土蠕变的各类要素,尤其是含水量、干密度以及荷载对黄土蠕变特性的影响; ③总结了黄土蠕变本构模型的研究特点,评述了包括元件理论本构模型、经验本构模型及半经验半理论本构模型等3类模型的优缺点; ④对黄土地区常见的边坡、路(地)基、隧道等工程类型的蠕变破坏特征进行了梳理; ⑤建立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黄土蠕变本构模型、系统研究黄土蠕变微结构的动态演化和微观本构模型及动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特征,是未来黄土蠕变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浅探住宅建筑设计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住宅建筑设计中如何“以人为本”搞好住宅组团,环境质量,住宅平立面布置,室内装饰,结构,设备,新材料应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设计,提高住宅的适用性,结合作者的体会和现在住宅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重点介绍了以下碱个方面的问题:一,住宅平立面空间的布置(1.功能分隔灵活,着重阐述不用结构来分隔的六种形式,用家具,设备分隔,改变地面高度,改变顶棚高度的方法,采用绿化和装饰墙体等;2.室内外景观相衬托;3.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相分离).二室内装修(适应居住者的要求,创造气氛),三.新材料运用(使功能完善,有益健康,崇尚自然);使其布置合理,感觉舒适,富于个性化,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第八届流体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及环境灾害学术研讨会的主要交流成果,从侧面综述了近几年地质流体的形成演化与矿产资源的富集分布及环境灾害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从深部地质作用与矿产资源,地质流体研究的物理化学技术,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和发展现状,地质资源的成藏特征、主控因素以及富集规律,流体地球科学与地理自然环境等6个方面对本次学术研讨会主要交流成果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①油气和矿产资源的生成和演化机制、富集和运移机制以及勘探和开发技术的发展依然是目前流体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且研究内容也更加注重资源产生和演化的历史与机制; ②利用多样化且更精确的新技术对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埋藏更深及勘探和开采难度更大的新领域进行拓展研究是当前的主要趋势; ③目前中国极端自然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受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增长趋势,破坏性地震正处于频发时期,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表现出增长趋势,因此,提升中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急需高效的勘查技术支撑。航空地球物理是重要的高效找矿勘查方法,在世界矿产勘查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航空地球物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自主研发的高灵敏度仪器、更高分辨率和更多种类型数据的无缝采集、更精细的数据处理和更精准的解释方法、更大的探测深度、更广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多参量航磁、时间域航空电磁、航空重力等新勘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外找矿勘查实践表明,航空地球物理可在矿产勘查的不同阶段中发挥重要的直接或间接找矿作用,尤其是对铁、铜、镍、铀、钾盐等紧缺矿产勘查成效显著。但是,针对战略性矿产勘查以难进入地区和以深部间接找矿为主的新需求,航空地球物理找矿勘查面临信息微弱、浅部干扰大、探测(解释)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难以构建等难题; 存在自主研发的新航空地球物理装备使用不够充分、实用化程度不够高,基于较低成本的无人机平台勘查技术发展较慢,具有更高分辨率的航磁张量梯度、航空重力梯度和航空电磁等新技术发展滞后,先进实用的高精度航空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技术不完善,航空地球物理与地质和其他方法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基于此,初步总结了航空地球物理找矿勘查中不同方法在不同找矿阶段的作用,以及探测不同矿种、不同矿产类型的有效性,提出了航空地球物理支撑战略性矿产勘查的思路:以先进的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研究有效的技术方法或方法组合,以解决找矿勘查部署和隐伏矿体(或成矿地质体)精准定位问题为主要目标,重点实现国产化仪器和软件平台的实用化,研制更高灵敏度的仪器和高效的低飞行高度-高分辨率综合探测方法、有效的信息增强和弱信息提取技术、智能化的多源信息联合反演与地质-地球物理建模方法,发展空-地-井地球物理协同勘查技术。最后,展望了航空地球物理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应用前景,讨论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今后需重点发展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AFS,INAA,ICP-MS,ICP-AES,XRD等方法分析了宁夏石嘴山电厂原煤、飞灰、底灰中硫等43种元素的含量与矿物组成,基于燃烧与淋滤实验,探讨了这些元素的燃烧分异特征及As等11种有害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结果表明:元素在燃煤固体产物中的分布主要受其挥发性与赋存方式控制.燃煤过程中元素的挥发程度与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沸点或熔点的高低有关,易挥发的、以有机相赋存的以及赋存在亚微米/纳米级矿物中的元素(如Al和Na)向细粒飞灰中富集,而大多数元素基本不挥发,在飞灰与底灰中均匀分布.在877~1300℃的燃烧温度,元素As,Cr,K,Mg,Mn,Mo,Pb,Sb,Zn的挥发率受影响显著;煤及其燃烧产物中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主要与其自身的地球化学性质以及赋存状态有关.飞灰、底灰受酸性介质淋滤时,低挥发性的元素有低的淋出,而挥发性较高的元素易于淋出;AS,Br,Cd,Cu,Hg,Pb,S,Sb与Se在燃煤过程中有较高的挥发率,Co,Cd,Ni,Mo及U在酸性介质中的淋出质量浓度超过有关水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环境危害潜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