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认证认可》2007,(2):19-19
继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证企业和食品认证获证企业开展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之后,2006年,国家认监委开展了第三次针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证企业的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同时对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档案进行了抽查。检查结果表明,被查企业的总体环境管理效果较明显,可以满足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认证认可》2008,(2):20-20
继对质量管理体系获证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获证企业进行三次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之后,2007年国家认监委开展了第四次针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的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并对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档案进行了抽查。  相似文献   

3.
《中国认证认可》2012,(3):10-10
近日,国家认监委依照《认证认可条例》和姒证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公布了2011年针对全国501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开展的认证有效性专项监督检查结果,并对6家问题较突出的认证机构公开通报批评。  相似文献   

4.
我国开展管理体系认证已有十余载,许多获证企业已经历过多次复评,获证企业已不再满足于仅获得一张“认证证书”,不再满足于通常意义上的“符合性”认证,而是希望认证能切实起到改进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增值”作用。那么,认证机构应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实现“增值认证服务”呢?  相似文献   

5.
《认证认可条例》第二条规定,“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这就明确:认证,实际上就是认证机构为获证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信任担保,表明获证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规定,该组织是一个可以持续提供满意服务的生产商、  相似文献   

6.
2006年岁末,国家认监委正式宣布,中国绿色市场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质量安全监管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标准协会、中国产品质量认证中心等5家认证机构不具有法定认证资格,属于非法认证机构。这5家“认证机构”被定性为非法机构,摘掉这些非法机构和相关受益者的虚假光环,是政府管理部门维护认证认可行业诚信形象的一记重拳。  相似文献   

7.
《中国认证认可》2005,(10):52-52
东北认证有限公司(NAC)于2005年8月底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办了获证企业“认证有效性与增值认证服务”研讨会。部分获证企业与NAC的代表近百人交流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经验,重点研讨了增值认证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8.
认证是什么,姒证认可条例》给出了答案:“认证是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可以说,这是认证业务的价值基点,由此而来的符合性评审证明属性也成为认证作为行业存在的理由。因此,让认证有更多价值就成为一些认证机构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认证有效性问题的角度有很多,如获证企业的经济实力及其管理理念与认证有效性的关系、认证工作符合性与认证有效性的关系、认证价格与认证有效性的关系、认证机构的经营策略及其能力(包括审核人员能力)与认证有效性的关系,还有认证机构的认证风险与认证有效性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认证本质属性是一类面向社会的证明性质的技术活动,我国行政法规《认证认可条例》确定的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机构通过认证传递的是质量、安全和质量管理的信息。正如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认证认可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生命和希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开拓市场、促进贸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企业机制的改革,一些企业完全走出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其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对企业经营指导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一种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培育企业竞争力的先进管理方法。由于一些企业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管理基础薄弱,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月6日至7日,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秘书处组织有关专家、党务工作者、认证机构代表、认可评审员,就“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讨。会议就质量管理体系术语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特殊领域中的理解、ISO9001:2000标准要求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适宜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讨会对一些概念问题基本达成一致理解,个别问题还需要与党建理论专家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3.
ISO9000族标准自问世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现在持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对组织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获取认证证书已经不是组织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如何使认证后的质量管理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永续经营,已经成为众多组织关注的焦点。若认证机构此时能够为获证客户提供适当的培训或指导,主动为客户指点迷津,无疑将有益于组织持续改进,提升认证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无论认证机构还是获证企业.都极为关注认证范围的表述。认证机构给出的认证范围应准确无误.表述的专业应符合认可要求.如果审核证据无法支持认证的范围或范围过大将给认证机构带来风险。从企业的希望来看.认证范围越大.越证明自身管理能力强。认证机构和企业之间经常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沟通协调不好会导致企业不满意或中断审核等。那么.如何合理地确定认证范围呢?笔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认证认可的使命是传递信任。何谓信任?就是相信而敢于托付。根据信用理论,作为认可机构、认证机构从事的认证认可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信用授受”行为。认可机构是认证机构能力的授信方,认证机构是认证结果的授信方,获证组织是信用的接受方,社会及最终用户则是采信方。认证结果被采信是授信方价值的最终体现。认可机构通过对认证机构的评价,证实了认证机构应具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从2009年初开展信息安全管理体系(1SMS)认证机构认可以来,多次组织相关方和业内专家围绕ISMS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的能力管理进行研讨,并正在对相关认可规范进行修改和完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些研讨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自强制性产品认证(CCC)制度实施以来,通过认证主管部门、指定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各地质检部门的共同努力,获证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认证产品的质量逐步改善。但是,通过认证机构对获证组织实施年度监督检查和国家主管部门对获证产品进行专项检查的总体结果看,认证产品一致性和获证组织的质量保证能力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8.
试运行3年多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确认审核工作在2011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仅确认审核的各项工作全面推开,而且在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的接受度、配合度以及成效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这是CNAS为充分发挥认可约束作用,提高认证有效性,以认证认可业务层面为着力点,从最终用户角度研究的一项认可监督新方式,对提升认证机构审核质量、责任意识以及获证组织体系运行有效性,引导认证行业良性竞争、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清晰呈现这项监督管理新方式的运作模式和成效,近日,本刊专访了CNAS副秘书长樊恩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认证认可工作经过三年的改革和开拓,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认证数据看,已然认证大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发证数量和获证企业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但认证质量不高、认证有效性差的问题依然存在。在第三次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国家认监委主任王凤清对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努力提高认征认可工作有效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王凤清主任指出,认证质量不高,是长期的积弊造成的,要彻底扭转过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提高认证质量的工作必须抓紧做。按照会议的部署,各级监管部门正在采取措施,提高认证认可的有效性。力争使我国成为认证强国。本刊2005“新年特稿”专栏就以此为主题,邀请国家认监委有关部门领导撰写了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认证认可》2004,(12):42-43
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按照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所建立和实施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对符合标准要求的发给相应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合格评定活动。目前,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对应的管理领域,已经形成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多种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