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7SiMn钢的亚温淬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7SiMn钢的亚温淬火工艺,着重讨论了亚温区的淬火温度选择及预处理组织对该钢亚温淬火效果的影响.测试了各种状态的静强度和冲击韧性.通过高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试验钢微观组织的观察分析,得出该钢的亚温淬火加热温度在860℃,原始状态以调质态时性能较好.从经济的观点出发,采用锻造后正火态+860℃淬火+550℃高温回火的亚温处理可代替920℃淬火+500℃回火的原调质工艺.  相似文献   

2.
对热锻模具用钢5CrMnMo进行亚温淬火试验研究;通过拉伸、冲击、硬度、疲劳等试验与常规淬火相比,这些性能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提高;对经流软氮化处理的试样,又进行亚温淬火复合热处理。通过磨损试验表明,耐磨性有很大改善。最后通过金相、电子探针及断口扫描电镜分析,认为亚温淬火之所以能够提高钢的强韧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钢中保留一部分铁素体和晶粒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近来,人们开始采用氮化加高频淬火工艺,就是将氮化处理生成的氮扩散层迅速加热奥氏体化,随后急冷,使其转变成含氮的细微马氏体。这种以提高机械性能为目的的复合热处理研究及其实际应用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象Levey等人,曾对气体氮化后的钢进行高频淬火来增加马氏体正方晶格的c/a比,使钢的疲劳强度及淬透性能都比单一淬州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高濑等人指出,经液体软氮化加高频淬火或渗碳淬火后,由于生成了Fe—C—N系的细微马氏体组织和加深了硬化层,故可提高机械性能。此外,大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正火态基体和调质态基体的45钢激光淬火后的组织及其形成过程,指出由于激光相变硬化过程的高速性和极端的不平衡性,导至碳的局部区域扩散是造成正火态基体45钢激光淬火后,出现屈氏体多样化分层组织的根本原因。通过研究表明,45钢采用调质态基体进行激光淬火时,可使整个激光相变硬化层获得全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5.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8,27(3):198-198
按照热处理方法,齿轮可分为经淬火、回火后使用的调质齿轮和经渗碳、高频淬火、氮化和软氮化等处理后使用的表面硬化齿轮.调质齿轮和高频淬火齿轮均采用碳素钢和强韧钢,而渗碳淬火齿轮一段采用表面淬火钢,氮化或软氮化齿轮一段采用含铬、铝、铝和钒等合金元素的钢.  相似文献   

6.
亚温淬火对30CrMnSi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0CrMnsi钢进行了亚温淬火试验。通过硬度试验、冲击试验测定了该钢经不同亚温淬火工艺规范后的硬度和韧性;用光学金相、电子金相分析了显微组织的变化,观察并比较了断口形貌。试验结果表明:30CrMnsi钢通过亚温淬火后,与常规热处理相比,在不降低强度的情况下,明显提高了韧性,抑制了可逆回火脆性,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强韧化热处理工艺。这种强韧化效果,与亚温淬火前钢的原始组织、亚温淬火加热温度、加热速度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对亚温淬火强韧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5CrNiMo 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淬火温度高于900℃时,其马氏体形态是以板条状为主;当回火温度高于450℃时,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钢的断裂韧性有明显的提高,其室温、高温冲击韧性略有下降。锻模在950~1000℃加热淬火,再高于450℃回火,比传统的热处理后有更好的强韧性。试验结果还表明,此钢臭氏体化后在230℃、280℃等温淬火后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回火下贝氏体比上贝氏体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冲击韧性和强度,在230℃等温淬火再500℃经回火后,它的强韧性还优于回火马氏体组织。因此,5CrNiMo 钢热锻模应获得回火板条状马氏体、回火下贝氏体或二者的复合组织为宜。  相似文献   

8.
对GCr18Mo钢进行了淬火+回火及等温淬火热处理,并对不同热处理工艺下GCr18Mo钢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值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GCr18Mo钢经930℃淬火180℃回火后的硬度值低于经860℃淬火220℃回火后的硬度值,两种热处理的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GCr18Mo钢在230℃等温淬火处理时,得到下贝氏体组织,其形态由单个细针转变到草丛堆状.GCr18Mo钢经930℃加热230℃等温130 min后的硬度值明显低于经870℃加热230℃等温30 min的硬度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CrMnMo热模钢900℃强韧化处理时加热保温时间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试样在900℃加热淬火时,当保温时间少于10min时淬火组织以针状马氏体为主,当保温时间大于35min后淬火组织主要是由板条马氏体组成,随着保温时间不断延长,纯板条束中的孪晶区也将不断减少,回火后的冲击韧性值及断裂韧性值有很大提高,研究指出,当5CrMnMo热模钢900℃加热保温60min左右淬火后于520℃下回火3h时可获最佳综合机械性能,这不但超过传统工艺而且优于复合等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亚温淬火以后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冲击韧性的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亚温淬火钢具有细小的晶粒尺寸,其次是显微组织中存在着少量未溶针状铁素体。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16Mn U型钢亚温淬火后的形变强化性能,结果表明:16Mn U型钢经820℃×30分钟水淬 200℃回火后,具有较好的形变强化性能,适合于工程应用。影响其形变强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淬火加热温度,其次是钢中的碳、锰含量及回火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的研究了30CrMnSi钢的亚温淬火。经试验,通过机械性能检测、金相分析、电镜观察及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了30CrMnSi钢经亚温淬火后的强韧化效果,以及原始组织、亚温淬火的温度和淬火次数及回火的温度对亚温淬火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亚温淬火的30CrMnSi钢无论强度、韧性和低温韧性都有提高,持别是对于改善钢的韧性和消除回火脆性有很大益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淬火温度对4Cr4W4MoV2Co4组织和抗热疲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淬火后钢的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硬度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抗热疲劳性能受到晶粒尺寸、残余奥氏体含量及碳化物尺寸的综合影响,当淬火温度是1000℃时,抗热疲劳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塑料模具钢的强韧性,文章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甥料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00℃淬火保温60 min、400℃回火保温60 min热处理后,塑料模具钢组织主要为贝氏体、马氏体和部分残留奥氏体,并且伴有少量的碳化物析出,此时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板状试样,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淬火温度,多次淬火(或称复合)热处理及等温、调质工艺对37SiMnCrNiMoV 超高强度钢强韧性能的影响。对断口、显微组织与断裂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淬火温度有时使断裂韧性与冲击韧性两者难以兼顾,多次淬火处理则可使材料获得强度、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的最佳配合,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潜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40Cr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和耐磨性.结果表明:40Cr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经850 ℃保温60 min正火,试样硬度约为200 HBS,正火后组织为索氏体;再经780 ℃淬火保温30 min后水冷,试样硬度约为52 HRC,淬火所得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和针状马氏体;最后经200 ℃低温回火后,试样硬度维持在50 HRC以上,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经淬火及回火后,试样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较高含铝(0.37%)及加钛(0.02%)的低碳Mn-V-B钢淬火后的显微,和TEM技术对淬火组织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淬火马氏体板条间有残留奥氏体薄膜,马氏体中存在着弥散碳化物和位错亚结构等组织细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不同温度亚温淬火及回火,在10双相钢中得到具有不同体积百分比及不同强度比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并研究了这些组织对钢强度、塑性及拉伸时两相变形行为和断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时马氏体的变形小于双相组织的平均变形,其差值不仅与马氏体的强度有关,同时还受到马氏体区几何形状的影响。低温回火的钢断裂前的微孔及裂纹只产生于铁素体晶粒内部,断裂主要在铁素体内扩展;高温回火后,微孔及裂纹的产生部位不再有明显的选择性,裂纹常常穿越马氏体区扩展,断口全部为韧窝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16MnU型钢亚温淬火后的形变强化性能,结果表明:16MnU型钢经820℃×30min水淬+200℃回火后,具有较好的形变强化性能,适合于工程应用.影响其形变强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淬火加热温度,其次是钢中的碳、锰含量及回火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40 Cr钢的热处理新工艺,即经过1280℃淬火,获得淬火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然后再经810℃第二次淬火,获得细晶的板条马氏体。试验结果表明,屈服强度和冲击韧性显著提高,并且抑制了低温(350℃)回火脆性。 本文还对改善性能以及抑制回火脆性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粒状碳化物形态是改善机械性能、抑制回火脆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