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严重,河道生态系统被破坏。河流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景观建设水平、提升城市魅力和修复河道生态系统。龙崮河河道景观设计在对场地区域概况分析的基础上,以"舞动的绿脉,简单的美丽"为主题,以龙崮河及周边风貌为基底,恢复两岸生态环境与地域特色,重塑乡村景观,创造了蓝脉、绿脉、动脉、文脉4条景观脉络,形成了"一底、四脉、五区、多点"的空间布局,划分了特色文化体验区、休闲游憩区、生态湿地科普区、田园生活体验区和郊野休闲娱乐5大功能分区,将龙崮河营造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绿色廊道生态水域。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河流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基本要求,寻求维持河道行洪功能与生态环境恢复的契合点,指出河流修复应该是在新环境条件下逐步恢复河流的各种功能,同时提出处理好河流综合治理中的几个主要制约关系.重点对北方毗邻城市河流滩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模式进行研究.选择典型河段进行分析,提出了既解决河道治理与生态恢复又解决临河城市发展建设,使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河流健康形成和谐互促关系的治理原则.通过实施防洪与生态总体工程和非汛期湖景区工程,提出了河道整治、生态恢复、景观营造的一体化的综合治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景观、环境、生态与效益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住宅区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一般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来改善城市边缘住区环境质量。通过对三大城市三个边缘住宅小区内外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测调查,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城市边缘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一般通过生态修复手段来改善城市边缘住区环境。通过对三大城市三个边缘小区内外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测调查,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取开发区5号渠为试点,介绍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在河道管理中的设计和应用,总结出生态修复的特点:实现人工生态向自然生态的演替,利用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特点来净化水质,改善河道景观.目前水体生态修复在推行低碳环保发展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河流护岸的基本形式和在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当前河道治理和河流生态修复的新理念,以位于子牙河水系的石家庄市城市河段防洪综合整治为典型示例,提出了河流生态综合治理方案,实践表明城市河流生态综合整治措施能在城市防洪、城市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人文等方面发挥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流景观廊道对于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承担郊野游憩的能力、廊道景观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相关案例和现阶段城市河流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现代城市的发展和人身心需求的研究.针对性提出强化湿地生态功能、营造内河湿地、截污系统与生物净化水质、加强保水措施与加固河床、建立沿岸生态涵养林地等措施.旨在科学的构建河道景观廊道,完善整体景观结构,最终形成生态的城市水体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8.
导读:生态修复在基础理论上达成8条种共识,在土壤、水、大气等环境中广泛运用。2013北京园博会秉承低碳发展理念、循环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运用多种生态修复技术,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文明。其中,为根治永定河老河道进行生态修复使之成为“锦绣谷”的景观,成为最大亮点,且体现了基于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修复在大地园林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从景观变化视角出发,运用蒂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方法,以连云港港湾区域为例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规划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最新遥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RS/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破碎度指标进行空间量化和表达,进而将两者叠加后生成景观生态规划分区图,将连云港市区划分为重点生态维护区、重点生态修复区、一般生态维护区、一般生态修复区、城市扩展重点开发区和城市扩展优化开发区,并提出相应分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衡水市辖区滏阳河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河道堤坡护岸、堤防、滩地设计的整体思路,提出在保证滏阳河河道主体工程结构稳定和河道形态健康自然的基础上,建设沿河堤景观生态走廊,赋予河流以适宜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条气质非凡的魅力之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湿地公园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对其恢复、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当今城市绿化和生态园林建设的热点.对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效能,有效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前提和手段.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设计是在对场地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可持续性、景观多样性、互动参与性等原则,将东营市历史文化融入到设计中,以打造“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景观,规划入口景观区、滨水休闲区、湿地景观区、湿地保育区、文化展示区、游憩观赏及科普教育区六个功能分区,营造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自然、生态、野趣的城市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主要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紧缺。全国大部分湖泊、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甚至出现了许多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城市生态景观,也对人民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人们日益重视景观水体的污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技术按照治理手段划分又可分为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方法等。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水体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改变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pH、吸附沉淀水体中悬浮物质和有机质。物理修复措施包括人工曝气、截污、调水冲污、河道疏浚等措施。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微生物制剂技术、人工浮岛技术、人工湿地处理、生物栅修复等。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方便管理、修复效果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河湖水质改善与保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造成的水资源紧张及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水环境治理的难题.本研究结合陕西省渭河宝鸡市区段生态治理工程,分析了生态治理工程对宝鸡市区河湖水质的影响,并在市区人工湖浅水区进行了芦苇带对湖水和渭河公园中湿地对河水水质改善效果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芦苇带和湿地对城市河流水质改善效果良好.根据实地调查和试验结果,提出宝鸡市在治理工程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分析了在市区河湖进行生态修复的可行性.为城市河湖的水环境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流生态恢复能力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为针对城市河流的实际情况,确定河流的生态恢复目标,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不透水表面比率对河流生态的影响,以不透水表面比率为评价依据,选取不同评价因子,初步构建了退化城市河流生态恢复能力评价体系,依据评价等级确定了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提出污水物理处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源头引水增水量-沿线建立多机制生物处理-曝气-沉淀-消毒等方法,降低了三湘江水排放对九龙江水质的污染,改善内河水体水质及景观生态。  相似文献   

16.
山地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是实现山地城市河流可持续控制的重要工具。对河流健康内涵及山地城市河流特点进行了概要分析,认为山地城市河流健康应以山地河流生态系统为基本单元,并具有4个方面的内涵:河流内部的生态完整性、弹性和恢复力、河流与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安全性、河流与城市人群关系的和谐性,以及河流上述关系在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地城市河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山地城市河流健康评价的重要工具,并认为评价时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加强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滏阳河污染控制及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滏阳河的污染现状,提出一套以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生态河道相结合的滏阳河污染协同控制、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体系.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与污水处理厂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滏阳河外源污染源的顶端控制,最大限度的消减由点源和面源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物积累;利用生态浮床和生态护岸技术构建滏阳河生态河道,进一步削减滏阳河中内源污染物,加速滏阳河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恢复,最终实现河流水质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18.
河流生态修复的几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河流造成的负面影响,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结合社会现状,从水土保持与治理、探索生态水利工程、水体污染源的控制和推扩工农业节水技术等四方面论述河流生态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与绿化景观营造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景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济南奥体中心周边破损山体的测查分析,划分了三种破损山体类型,并分别配套了相应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模式,土质边坡采用台地续坡和削坡法,石质边坡采用平立面结合植物种植、削坡砌台、挂网喷播植草以及植生盆技术等方法,碎石及弃石边坡则采用台地续坡式修复法和削坡砌台法与挂网喷播法相结合方法,通过四年的建设与养护管理,济南奥体中心周边破损山体的生态景观功能得到恢复提升。研究总结出的修复方法与景观营造模式,可为类似城区破损山体修复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