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模糊偏最小二乘及其在药物构效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更好的了解类Fenton体系降解对氯苯酚(4-CP)过程Fe2+的来源,考察了过程中Fe2+的变化并分析了两种Fe3+ 还原途径.Fe2+的生成分成3个阶段:缓慢增加、快速增加和停止增加;Fe3+还原存在两种途径:H2O2的还原作用(A)和 中间产物对苯二酚对Fe3+的还原(B).实验数据拟合表明Fe3+被对苯二酚还原的速率与溶液中Fe3+的浓度的平方成正比, 与对苯二酚浓度成正比,反应速率常数为4.96×105 (mol/L)-2•s-1.降解过程中,两种还原途径交互起作用.反应启动时 ,A途径起着关键作用并导致B途径的产生;降解12 min后,B途径居主导地位,20 min后,A途径的作用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物滤层同步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离子过程中"漏锰"现象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漏锰"是由亚铁离子对锰化物氧化还原引起的,试验证明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为MnOx质量、原水中Fe2+浓度及pH值等.Mn2+溶出的浓度与MnOx及Fe2+浓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pH值小于5.0时促进反应发生,大于7.5时则抑制锰的析出.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溶解态铁离子和H2O2浓度等在Fenton反应中(初始Fe2+浓度为10~200mM)的变化,考察了葡萄糖、苯酚等对Fenton反应过程的影响,分析了生成的次生铁矿物组成.结果表明:初始Fe2+浓度≥50mM条件下的瞬时ORP和pH值随n(H2O2):n(Fe2+)摩尔比的增加呈先递增后快速降低的变化过程.初始葡萄糖和苯酚浓度为4.17mM、初始葡萄糖浓度为8.33mM时的H2O2基本耗尽时间分别约为15,10,2min;初始苯酚浓度为8.33mM、初始葡萄糖和苯酚浓度为16.66mM时的Fe2+浓度至60min末分别为7.40,27.40,58.83mM.初始pH值为3.3时Fenton反应形成的次生铁矿物经XRD分析初步鉴定为施氏矿物,其中添加葡萄糖或苯酚的Fenton反应生成的球形次生铁矿物其表面形成刺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微波化学工艺,对微波强化腐殖酸-Fenton氧化降解硝基苯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因素条件下对硝基苯的降解效果,并结合成本因素确定各参数的优化反应条件.方法 利用微波和腐殖酸-Fenton的协同作用,改变腐殖酸质量浓度、Fe3+物质的量浓度、微波功率、辐射时间、H2O2物质的量浓度及pH等工艺参数对水中硝基苯进行氧化处理.结果 100 mL的硝基苯原水,微波辐照功率为125 W,辐照时间为5min,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4 mol/L,腐殖酸的质量浓度为20 mg/L,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5 mmol/L,pH在3~6.在最优条件下,初始质量浓度为75 mg/L的硝基苯降解率达到96.1%,出水质量浓度低于2.0 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结论 pH值和Fe3+的用量在一个最佳反应范围之内;随着H2O2的投加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的增大,硝基苯的降解率也逐渐升高.加入腐殖酸后,促进反应进行,在pH接近中性时反应仍具有很高的降解率;微波强化腐殖酸-Fenton氧化工艺能够有效的降解硝基苯废水.  相似文献   

5.
模拟室内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砂岩腐蚀不同阶段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及化学腐蚀机理,用定义的质量损失率、孔隙率和纵波波速来描述砂岩与不同浓度HCl溶液反应的快慢程度并相互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延续质量损失率、孔隙率及纵波波速的关系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第40 d时pH=2、pH=3.5及pH=5的酸溶液中质量损失率分别达到最大值为0.432%、0.405%和0.281%;在0~30 d岩样孔隙产生较明显,纵波波速变化率也较大,30 d之后岩样孔隙率增加缓慢,随之波速增加也较缓慢最终趋于平稳;第一阶段pH=2溶液中Na~+离子溶解速率在初期最大为264.78 mol/d,pH=3.5及pH=5溶液Na~+离子溶解速率在中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2.28 mol/d和79.67 mol/d,pH=2的HCl溶液中Ca~(2+)溶解速率最大为489.50mol/d,分别是pH=3.5及PH=5溶液中Ca~(2+)溶解速率的5倍和4倍.  相似文献   

6.
天然泥炭对Cu~(2+)、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泥炭为吸附剂,对Cu2+、Pb2+及其混合离子溶液进行吸附实验,探讨了泥炭质量浓度、溶液pH值、混合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泥炭用量的增加,提高了离子的去除效果;当溶液pH值为5时,泥炭对Cu2+、Pb2+均有最佳的吸附效果;而当pH值为6时,泥炭对混合液离子的去除率最高,表明离子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段进水工艺处理城市废水实现深度脱氮(TN〈5 mg.L-1)研究中,采用SBR反应器,分别以甲醇或葡萄糖为碳源研究了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NO2--N)的积累情况、pH和ORP变化规律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2种碳源系统、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反硝化过程均出现明显的NO2--N积累。相同C/N下,在NO2--N积累阶段,葡萄糖碳源系统的NO2--N积累浓度明显大于甲醇碳源,但2种碳源的NO3--N还原速率均大于NO2--N还原速率,且随C/N增加NO2--N的积累浓度逐渐增加,积累时间逐渐缩短。而高C/N下葡萄糖碳源的NO3--N还原速率及NO2--N积累浓度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pH和ORP变化规律可很好地表征反硝化过程中NO2--N积累的特征点,通过pH和ORP曲线的第2个拐点可指示反硝化过程的"真正"结束。  相似文献   

8.
利用空气氧化软锰矿浆烟气脱硫浸出液中的Fe2+,研究了Fe2+浓度、氧分压、氢离子浓度和温度对空气氧化Fe2+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对Fe2+的氧化速率随Fe2+浓度、氧分压和温度的增加而加快,随氢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氧化Fe2+的反应对Fe2+浓度为2级,对氧分压为1级,对氢离子浓度为-1级,反应的活化能Ea为101.4308kJ/mol,指前因子A0为2.48×1014s-1。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理解纤维材料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将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AO-PAN)分别与5种金属离子Fe3+、Cu2+、Co2+、Ce3+和La3+进行配位反应并生成改性PAN纤维金属配合物,在考察了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影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特性,并计算和比较了相关反应参数.结果表明,当AO-PAN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时,提高反应溶液中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能够促进金属离子平衡配合量的增加.这个配位反应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温度的升高能够导致其反应速率常数显著增大.在相同条件下5种金属离子的反应速率常数的排列顺序为Fe3+>Cu2+>Co2+>Ce3+>La3+,而其反应活化能则表现出相反变化趋势,这表明Fe3+离子的配位反应能力最高,而2种稀土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对温度的依赖性更强.热力学参数△H0>0、△S0>0、△G0<0,证实这个配位反应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纤维素稳定的零价纳米铁粒子(ZVI),并对不同浓度和pH条件下稳定的零价纳米铁粒子去除SeO42-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纤维素稳定的零价纳米铁粒子去除SeO42-的初始动力学(t≤8h)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pH=7.0,T=25℃),Kobs的最大值为0.24h-1.研究结果还表明pH值等于6.0是ZVI与SeO4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FeCl3 Al(i Bu)3 Phen胶体催化剂在25℃加氢汽油中,单、多组分按不同配比混合非水体系的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并测定相应的紫外 可见光谱。实验结果表明:Al(i Bu)3以缔合状态存在并解离成离子对,它与FeCl3作用是形成胶粒的主要反应。Phen与Fe2+络合有阻止Fe2+被还原成更低价态的作用。适当过量的Al(i Bu)3形成双电层,使催化剂胶粒稳定,同时将Fe3+还原成Fe2+。  相似文献   

12.
掺杂对复合高铁酸盐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高铁酸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改善其稳定性,采用KOH在65℃条件下制备出高Fe(VI)浓度、低碱度、强稳定性的复合高铁酸盐溶液,并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氧化剂和金属盐掺杂物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复合高铁酸盐溶液中掺杂K2S2O8、KI、NaClO3和NaSiO3时对Fe(VI)起稳定促进作用,而KMnO4对Fe(VI)有强烈的催化分解活性.Al盐在低浓度时对Fe(VI)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当浓度升高时表现出一定的催化分解作用.Zn2+、Mg2+、Fe3+、Ca2+、Cu2+金属盐均对Fe(VI)有催化分解作用,并且浓度升高,催化分解作用加剧.其中Al3+、Zn2+、Fe3+的硫酸盐对Fe(VI)的催化分解作用大于氯化物;而对于Mg2+,其氯化物对Fe(VI)的催化分解作用大于硫酸盐.  相似文献   

13.
A simulated landfill anaerobic bioreactor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and biogas generation of organic waste which was mainly composed of residuals of vegetables and foods. We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s of the coenzyme F420 activity and determined correlations between biogas yields, methane yields, methane concentration and coenzyme F420 activity. The experiment was carded ou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from control without any treatment, addition of Fe^3+, microorganism inoculation to a combination of Fe3+ addition and inoculation at a temperature of 36±2℃. The experiment was lasted 120 d and coenzyme F420 activity was analyzed using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rnetry.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ctivity of the coenzyme F420 treated by Fe and microorganism inoculation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 waste treated by inoculation had the greatest increase. When the waste was treated by Fe^3+, inocul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Fe^3+ and inoculation, biogas yields increased by 46.9%, 132.6% and 153.1%, respectively; while the methane yields increased 4, 97 and 98 times. Methane concentration varied between 0 and 6% in the control reactor, from 0 to 14% for waste treated by the addition of Fe^3+, from 0 to 59% for waste treated by inoculation and from 0 to 63% for waste treated by Fe^3+ addition and inoculation. Correlations between coenzyme F420 activity and biogas production, methane production and methane concentration proved to be positively significant (p〈0.05), except for the control. Consequently, coenzyme F420 activity could be used as an index for monitoring the activity of methanogens during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不同区域高砷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广泛分布2类高砷地下水区(干旱内陆盆地和湿润河流三角洲),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选择以河套盆地、呼和浩特盆地、大同盆地和银川盆地为代表的干旱内陆盆地和以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湿润河流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不同区域高砷地下水化学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以HCO3-Ca型为主,大同盆地、河套盆地和银川盆地高砷地下水主要为HCO3-Na型,而珠江三角洲高砷地下水为Cl-Na型;高砷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低,处于还原环境;SO42-和NO3-质量浓度总体较低,其中江汉平原SO42-最低,而河套盆地NO3-最低;铁与砷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珠江三角洲高砷地下水中铁、锰质量浓度最高,砷质量浓度相对较低,而大同盆地高砷地下水中铁、锰质量浓度最低,砷质量浓度相对较高;风化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等不同程度地发生于高砷地下水系统中,在河套盆地和呼和浩特盆地,除铁/锰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外,黄铁矿沉淀可能是控制地下水中铁、砷质量浓度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在江汉平原,铁/锰氧化物矿物的还原性溶解和Fe(Ⅱ)的再吸附是地下水中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在地下水pH值较高的干旱内陆盆地,吸附态砷的解吸附也是一个重要的富砷过程.  相似文献   

15.
对基因工程重组酵母所产的植酸酶进行分离和纯化 ,并考察纯化酶的酶学性质。该植酸酶酶蛋白分子量为 85 .2kD ;有 2个pH活力峰 :pH 2 .0和 pH 5 .0 ;最适温度为 5 0℃ ;在 3 7℃下以植酸钠为底物的反应初速度为 3 3 .5 μmol/(min·mL) ,米氏常数Km 为 0 .71mmol/L ;Ca2 +对此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Zn2 +、Fe2 +、Cu2 +、Al3+和Fe2 +对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而K+、Na+和Mg2 +对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聚苯乙烯与多聚甲醛、三氯化磷在氯化锌催化下,生成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与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在有机碱存在下反应,生成具有螯合功能基的功能高分子,利用元素分析确定其氮含量为11.2%,对比噻二唑与功能高分子的红外光谱图,确定了其结构,该功能高分子与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如Ag^+Cu^2++Cu^+Fe^3+及Co^3+络合生成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因而,在环保上有望用于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微量元素对焦化废水厌氧处理所起的作用,通过投加Fe2+,Mg2+,Ni2+,Zn2+和维生素B1等进行焦化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e2+,Mg2+,Zn2+和维生素B1对COD的去除起到促进作用,COD的去除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1.15%(维生素B1),15.46%(Fe2+),15.41%(Zn2+)和8.53%(Mg2+),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的依次是维生素B1和Fe2+,Zn2+,最小的是Mg2+。最佳投加量依次为1.5mg/(L·d)(维生素B1),3.0mg/(L·d)(Fe2+),1.0mg/(L·d)(Zn2+)和5.5mg/(L·d)(Mg2+);Ni2+的添加对COD的去除产生了抑制作用,使COD的去除率降低了11.44%,当浓度为0.25mg(L·d)时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8.
以元素铼替代放射性元素锝,对核废物中Tc(Ⅶ)的还原固定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计算研究了零价纳米铁还原固定土壤中TcO-4的价态以及反应的难易和反应程度.采用尝试法和MATLAB拟合等不同方法对纳米铁还原固定锝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产物形态为TcO2,可以有效固定TcO-4.纳米铁参与反应时,适当的粒径对反应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光谱拟合胶CIE色度计算方法,研究蓝宝石光学吸收谱各吸收带与颜色主波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蓝宝石的颜色主要与Fe^2+/Ti^4+对和Fe^3+离子相对浓度有关,随着Fe^2+/Ti^4+对和Fe^3+离子的浓度比值由高到低,颜色主波长由小到大连续变化,即颜色呈现紫-蓝-绿-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