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采用人工修建的湿地系统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将这项技术应用于自主研制的滤水花坛,而滤水花坛是基于人工湿地所具备的水体净化功能原理而设计的.通过基质选择试验和运行试验,验证了处理效果的可靠性,并对滤水花坛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分析宁夏清水河泉眼山水文站年径流量受扬水灌区灌溉回归水的影响程度,以及灌溉回归水与年扬水量、灌溉面积、降水等的密切关系,采用监测断面流量法、年径流量法、年枯季径流量法、水量平衡法等,对不同年份的灌溉回归水量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以及合理性分析,确定采用年枯季径流量法比较符合实际.经回归计算法确定出三元回归方程,便于工作中确定各水平年扬水灌区的灌溉回归水量.  相似文献   

3.
三、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 1、大力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以“人水和谐”为目标,把河道整治与防洪排涝、灌溉供水、交通航运、截污治污、景观美化等有机结合,全年完成2000公里建设任务.推广利用河道淤泥制砖、保留和增辟湿地、提引清水入河及配水冲污等做法,搞活水体,充分发挥水体的自净能力,在“水清”上下功夫.探索和建立河道、水域的长效保洁管理机制,全年抓好2000公里河道的长效保洁管理,努力达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改善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受污染水体的技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活性污泥技术,生物操纵技术,生态浮床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氮磷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改良混合式平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在户外自然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将湿地植物按夏冬季节类型进行混搭栽培,基质按粒径和孔隙率不同进行有层次配置。结果显示,试验第1阶段,进水为成都犀池富营养化水体,水力停留时间为3 d时,水质净化经过了非稳定和稳定2个时期,在系统总体上运行到25 d后逐渐趋于稳定,各级湿地不同水层pH始终稳定在中性偏酸性范围,TP、T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60%、80.46%;随后提高进水中氮磷浓度(模拟生活污水),进入试验第2阶段,水力停留时间仍为3d,在21 d的运行周期内,系统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抗冲击和稳定性,TP、T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6.8%、90.08%,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GB3838—2002)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18—2002)中一级A类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本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水质中N、P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能实现湿地系统的周年循环处理污水的效能,加之其低投资、低能耗及低成本管理等特点,无疑是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富营养化水体行之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造纸废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化湿地的生态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灌溉模式,定期测定了造纸废水灌溉后湿地土壤Cl^-,Na^+、土壤可溶性盐、土壤呼吸强度及芦苇干重等指标,研究了灌溉过程中土壤中Cl^-,Na^+迁移以及对土壤的生态改良效应.结果表明:灌溉后土壤Cl^-,Na^+及可溶性盐分别去除57.79/6~70.0%,45.7%~47.1%,53.2%~59.7%;一定范围内,湿地水力负荷、淹水深度变化对土壤降盐效果影响不大,干湿交替灌溉模式对降盐有影响;废水灌溉还能平均提高土壤总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呼吸强度和芦苇地上生物量到2.17,1.20,1.46和1.34倍,对盐碱化滨海湿地具有综合的生态修复效应,但不同灌溉工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遵循自然规律,能强化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恢复水体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运行维护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是当前富营养水体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热点和重点。其主要包括人工湿地、稳定塘、沉水植物、生态浮床等技术。通过研究以上技术的原理及进展,认为人工湿地技术和生态浮床技术是我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处理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人工湿地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原理及工艺组成,结合近年来人工湿地运行实例,综合分析了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建设、区域气候调节、地下水补给以及地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总结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独特性和生物学价值,为其有效地推广和发展提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9.
宿鸭湖水库是淮河流域大洪河支流汝河干流上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Ⅰ)型平原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 498 km~2,库区位于宿鸭湖湿地范围内。水库运行已近60年,库床淤积壅高,库容逐年减少,水深逐渐变浅,影响水体自净功能。针对库床比较缓、库面面积大的平原水库在长期运行后出现泥沙淤积现象,导致兴利库容逐渐被蚕食的问题,通过水库泥沙淤积分析,根据兴利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以不影响坝体、坝基防渗,增加兴利库容,不影响防洪为原则,结合湿地规划确定水库清淤扩容方案,并结合地区规划提出了开挖土方、淤泥的处理措施,恢复水库兴利库容,改善水质和库周生态环境,持续有效地发挥水库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于裂缝和孔隙具有相同规模储集能力的裂缝型有水气藏,计算气藏储量时必须考虑双重孔隙介质和生产井产水对气藏储量估算的综合影响.针对小体积边水水体影响的某井区,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并考虑气藏双重孔隙介质和气井产水的特征,推导了裂缝型有水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实例分析表明对裂缝-孔隙型气藏而言,该方法计算的气藏地质储量更接近实际气藏的地质情况,为裂缝型有水气藏动态分析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水质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本地区在水质分析过程中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提出了符合本地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措施,并通过改善实验室仪器与环境控制、监督实验过程、合理处理检测与报出的数据、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等多种方法,来达到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希望为以后的水质分析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野外调查、取样分析以及遥感影像等,介绍了银川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资源利用概况,探讨了土壤盐渍化、湖泊湿地萎缩、地下水盐化、地下水超采以及土地荒漠化等水环境问题及其演化成因。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地下水主要接受渠系渗漏及灌溉入渗、大气降水入渗、平原周边地下侧向径流、洪水散失、黄河水等补给,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是排水沟排泄、蒸发和人工开采等,大部分地区潜水埋深在3m以内;地表水主要来源于黄河引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土壤盐渍化总面积8.17×104hm2,呈逐年缩减的趋势,主要分布于银川平原北部,平原南部仅分布在邵岗东部、灵武东部秦渠和东干渠等;湖泊湿地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主要分布在银川平原北部,永宁以北、平罗以南区域比较集中,滩涂沿黄河两岸分布;潜水总含盐量自西向东、自南向北不断增大;银川和石嘴山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已超过500km2;沙漠化土地分布在银川平原的东西两侧;土壤盐渍化及地下水盐化主要由潜水位埋深过浅,蒸发强烈造成的。最后,提出了防治上述水环境问题的对策: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配;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田间工程配套,实现渠道防渗管道化;改进田间灌溉技术;严格污水排放,积极开展污水净化处理,实行污水资源化;加强对水土环境质量的系统监测。  相似文献   

13.
井灌水稻区晒水池内井水增温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探求了井灌水稻区晒水池内井水增温与其几个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水温T与水流经路程L、池内水的流速v、气温T‘等同时对晒水池内水温(静水状况、动力状况)随气温T’、水深H的日变化规律作了初步探讨,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推荐设计了几种晒水池增温技术方案,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晒水池内井水增温技术措施、优化晒水池尺寸、优化灌溉制度提供了数量指标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白洋淀湿地生态调水分析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宝库和生存环境.文中总结了白洋淀湿地历次调水入淀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白洋淀生态调水的效率和生态调水的效果,阐明白洋淀调水最优途径和时机以及在干旱条件下生态调水对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白洋淀湿地面临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型水利工程项目通常会对所在地区生态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承担很大的环境风险.同时,由于影响的环境因子众多,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亦较困难.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万家寨引黄调水工程在施工阶段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与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经验证分析效果良好,为项目环境的管理与监测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同时也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内现状泡塘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了现状水质类别和水质预测,并分析其富营养化风险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对城市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探讨了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人工湿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针对一些环境问题筒略的介绍了其在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些成功的工程案例.同时,提出了目前人工湿地在设计、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河南段有多处引黄灌区,在工程上可构成一个系统,把各灌区引水、配水与黄河大堤加固、淤临、淤背纳入统一计划,统一调度。清水灌溉,泥沙放淤(筑堤)将开辟黄河下游水沙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以原阳县韩董庄穿堤闸以西7.1km长堤河为试验区,进行了此方面的初步研究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流域面积大 ,水污染的影响面也大。近年来 ,库区及其上游污水排放量大 ,水土流失严重 ,加剧了长江水质的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伴生许多潜在的污染问题。防治库区的水污染 ,需要有法可依 ,同时严格执法。应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法规 ,健全环境责任制度及赔偿制度。建议设立库区专门的环保执法机构 ,加大库区环保监管力度 ,提高环境监督执法水平和处理突发性污染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