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耐冷菌的分离及在低温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寒冷地区冬季时低温污水的生物处理长期以来存在着处理效果差、污水处理后难以达标的问题,虽通过降低污泥负荷,提高污泥浓度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样无疑提高了运行费,从微生物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4种在0-9℃一可降解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耐冷菌,并作了单菌和混合菌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耐冷菌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在低温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污泥处理湿地(sludge treatment wetland,STW)污泥降解能力弱的问题,首次提出在STW系统中嵌入生物产电装制,以加速污泥湿地处理过程中污泥有机物的降解性能,同时回收污泥生物质能.启动以美人蕉为湿地植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泥处理湿地系统(MFC-STW),通过电化学测量与有机物分析,考察不同进泥负荷下污泥湿地处理系统的有机物降解及产电性能.结果表明,MFC-STW系统的输出电压、内阻、功率密度均随进泥负荷增大而升高.系统的最大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0.794 V和0.268 W/m3.在负荷期内,MFC-STW系统下层积存污泥含水率为84%,TCOD降解率为74%,较STW系统分别提高7%和11%.说明生物产电可促进污泥湿地处理过程中的污泥脱水和有机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3.
优势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车废水难降解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比较研究了优势菌-膜生物反应器和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对洗车废水的色、味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优势菌-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水质良好,该反应器出水色、味优于普通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出水;经过生物强化后的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水质优于该反应器强化前出水。  相似文献   

4.
煤气废水为有毒废水,废水量大、有机物含量高.现行生物处理工艺存在运行不稳定、出水酚和化学需氧量(COD)高等问题,需要开发新型工艺,中试实验表明,新开发的白土-活性污泥系统,固体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5 d和24 h.污泥成长和沉降性能良好、运行稳定、抗冲击性强;采用延时曝气的方法,系统废水总酚和COD去除率均高迭80%以上.同时,系统污泥产量也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焦化废水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稳定性差、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低.为此,采用新型好氧-缺氧-好氧生物(O1-A-O2)工艺处理实际焦化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运行稳定,系统中O1是有机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处理单元,而O2是氨氮去除的主要处理单元.系统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总去除率为86%,NH+4 -N去除率为61.3%,强化了普通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在对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基础上,以COD表示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变化,建立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系统对COD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至试验的145d时,系统的COD已降至100mg/L以下,不需要处理即可直接排放;模型的模拟值与系统的实测值基本一致,可以预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7.
利用ORP和pH控制豆制品废水的处理过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研究ORP和pH在豆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与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实现SBR法处理废水的在线控制.以豆制品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进水有机物和污泥质量浓度的试验,结果显示,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0RP出现两个特征点:第1个为ORP凹点,表示反应器内大部分有机物已被去除;第2个为0RP平台,表示有机物已基本不再降解;pH存在两个变化区域:在反应初期为波动区,当有机物降解接近结束时,pH上升速度明显减慢,最后出现平台区.不同进水有机物和初始污泥质量浓度对反应过程的特征点并没有影响,因此可应用ORP和pH作为SBR法去除有机物的模糊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8.
F/O法处理含氮有机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O工艺对含己内酰胺废水的脱氮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工艺的脱氮效果良好,剩余污泥产量氏。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18h,好氧池溶解氧1.0-2.0mg/L,填料CODcr负荷最高不超过1.29kg/m^3.d为宜,用剩余污泥作为内碳源效果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探讨,好氧池有机物的降解符合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污泥好氧消化的动力学关系式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总结国内外污泥好氧消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污泥好氧消化活性参数的选择、污泥好氧消化的动力学关系式以及温度、消化时间、污泥龄、pH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TTC-DHA是描述污泥好氧消化降解性能的最佳活性参数;污泥好氧消化的反应速度与生物量遵循一级反应式;消化时间在15-25d之间为宜;温度低于20℃时,反应常数对温度较敏感;污泥龄越长,反应常数受其影响越小;当pH为7-8时,污泥好氧消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在好氧生物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过程中,溶解氧(DO)浓度对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和污泥回流运行成本均有较大影响.实验研究了溶解氧对好氧生物法处理印染综合废水降解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固定活性污泥和基质浓度,测定不同溶解氧浓度下混合液初始降解速率,表明溶解氧浓度对有机物降解速率的影响可用氧的开关函数表示,获得氧的开关常数Ko=0.255mg/L。当DO≥1.0mg/L时,有机物降解速率为完全不受DO抑制时的80%以上.获得溶解氧影响印染综合废水好氧生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固定高效优势耐冷菌处理低温生活污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确保寒冷地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效能,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以聚氨酯泡沫为载体固定高活性耐冷菌,通过实验室小试,考察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接触氧化法联用的内循环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温污水的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工艺解决了由于冬季水温低出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系统对COD、BOD5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66%、90%和89.67%;系统HRT为10 h,活性污泥法处理单元与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单元的DO分别保持在2.0~4.0 mg/L和4.0~8.0 mg/L,污泥负荷为0.25~0.30 kgCOD/(kgMLSS.d),可以使系统出水在冬季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验同步半硝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工艺(simultaneous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with granular sludge,SPNAGS)对低氨氮污水的生物脱氮效果,开展了长期的小试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污水氨氮浓度从200mg/L降到20~50 mg/L时,系统中的颗粒污泥发生解体,难以保持颗粒状,且污泥颜色由原来的红棕色变为灰黄色,系统仍然保持很高的氨氮去除率(95%),但总氮的去除率却逐渐降低,最后仅有20%左右,约80%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该工艺在应用于低氨氮浓度污水生物脱氮时,系统内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的控制既是关键,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3.
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了活性污泥膨胀的概念、类型和相关理论。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废水、陈腐或腐化的废水、含有毒物质的废水、N、P含量不平衡的废水、低PH值的废水等方面论述进水水质对污泥膨胀的影响;从水流流态及运转方式、流量和水质变化、其他环境因子(PH,温度,营养成分)等环境条件论述其对污泥膨胀的影响;和从负荷、溶解氧、污泥龄等运转条件来论述其对污泥膨胀的影响。提出了应急调控措施、环境调控措施和工艺运行调控措施来控制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4.
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最为普遍的处理工艺,而污泥膨胀是该工艺运行中最易发生危害最大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污泥膨胀的类型、诱发机理.指出了污泥膨胀的主要因素有污水水质、溶解氧、污泥负荷、冲击负荷以及运行方式和处理工艺等.并归纳了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北方城市污水处理的CAST工艺在冬季进水温度低和有机负荷低的条件下进行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提供经验,促进该工艺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方法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通过控制曝气量以减少曝气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结果在冬季进水温度低和有机负荷低的条件下,采用接种法培养驯化活性污泥20d就能完成污泥培养驯化,满足污水处理要求,使出水达到了设计标准.结论北方城市污水处理的CAST工艺在冬季启动调试及活性污泥培养时,采用接种法培养活性污泥能够克服有机负荷低的缺点,控制曝气量能够减少进水热量的损失,避免进水温度降低.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pH值工况下,对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pH值对污泥产量、组成、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影响。基于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优化实验,对华能南通电厂脱硫废水"三联箱"工艺进行调试。结果表明:pH值越高,污泥产量就越高,污泥沉降比也越高。脱水性能的改变是由于污泥中各成分占比发生了改变,脱水性能在pH值为8.5时最优。投加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能显著改善污泥的沉降和脱水性能。现场"三联箱"工艺运行pH值为8.5,将非离子型PAM更换为阴离子型PAM,泥饼含水率和出水浊度分别降低至25.2%和12.6 NTU。  相似文献   

17.
ABR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耐冲击、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生活污水和制药废水、印染废水等工业废水的处理领域应用较广泛,且处理效果较好。低负荷启动是ABR启动的关键;接种污泥对ABR的启动影响较大,接种的污泥越专性,越易启动反应器;A B R运行中,会产生颗粒污泥。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填料的开发、发酵产氢系统及分区进水A B R的研究是A B R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扬子石化水厂平流式重力浓缩池处理量小和浓缩效率低的问题,将PTA废水剩余污泥重力浓缩工艺改造为闭环式的涡凹气浮(CAF)浓缩工艺,并对相关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传统的重力浓缩工艺相比,改造工艺的污泥的处理量增加了近10倍,且含水率下降5%,出水上清液悬浮物浓度下降20倍左右。本文提出的工艺条件关联关系为实际装置的生产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产沼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城市生活垃圾与污水厂脱水污泥的混合填埋模拟实验,研究了添加污泥对垃圾降解及填埋气产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填埋垃圾中添加污泥起到了接种微生物的作用,加快了有机垃圾的降解与填埋气的产生,产气速率较生活垃圾直接填埋提高30%以上,填埋气中CH4浓度可达到64%,与没有添加污泥相比,填埋气中CH4含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利于填埋气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也可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经济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zero excess activated sludge (EAS) process by ozonation, a 100 L membrane bioreactor coupled with a sludge ozonation unit (MBR-SO) was performed for 80 d without EAS wasting. Some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developed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ss parameters and the operating effect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ludge lysing ratio (ξ), produced COD per unit mass lysed MLSS (η), observed sludge yield coefficient (Yobs) and intrinsic yield coefficient for COD produced by lysed sludge (Y2)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flowrate to ozonation unit (q). When q is 0.0067 times of influent flowrate (Q) and ξ is about 0.72 for each batch ozonation, a relatively stable MLSS concentration of 8168 mg/L and zero Yobs are achieved in the MBR-SO system. The calculation of sludge disintegration number indicates that the high ξ can apparently decrease the sludge amount needed for ozonation. At the same ozone dose, the low input ozone concentration and high flowrate can enhance the sludge lysing effects and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of 0.041 Yuan/m3 wastewater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