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维系城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核心和重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公园的生态规划设计,是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生态功能,创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和因地制宜及地方特色等设计原则,以“一线、七区、四廊道”为空间布局结构,对青岛崂山杜鹃公园进行了生态规划设计,规划为人口景观区、崂山佛教文化展示区、高山杜鹃民俗文化展示区、科普文化展示区、湿地观赏区、旅游健身疗养区、崂山特色植物种植区七大功能分区,力求打造以高山杜鹃为主,集特色花卉、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文化中心,开发符合居民陶冶身心、休闲健体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空间是公园城市体系中物质空间的生产效率推动者,是城市品质的主要保证,因此进行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品质量化研究具有一定意义.选择合肥市滨湖科学城的许小河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测量城市设计研究的指标评估方法为依据,形成许小河公园绿地空间品质量化物质空间与场所感知体系,包含6个维度、5个要素、13个指标,采用复层结构绿化比例和绿地率计算法、标准差椭圆法、空间句法整合度、空间尺度感知和平均语义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估分析与讨论.结果 表明:公园绿地空间结构不佳,乔木结构有待整合优化并加强管理;公园的可达性基本合理,节点空间分布特征渗透性不强,需进一步结合城市建设优化节点和道路空间;空间尺度感知的舒适性较好,场所精神感知平淡,需要加强空间序列的文化景观整治建设.以此为许小河公园品质优化和区域后期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品质量化评估和建设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公园绿地的研究多从公园绿地自身出发,较少以社区居民的角度考虑,然而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体,以社区居民的角度研究公园绿地的使用情况可更准确的反映公园绿地的服务质量与存在的问题.文中基于GIS网络分析法,考虑居民偏好的影响,分析赣州章贡区河套老城的社区绿色便捷度.研究发现:老城区的绿色便捷度整体较好,局部较差,尤其是东南片区.且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并未实现全覆盖,此外还发现带状滨江公园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老城区在东南片区新建一处综合公园,并增加街头绿地和社区公园的数量,同时向南延续贡江西岸的东河公园.  相似文献   

4.
城市犯罪影响着城市公园的使用,为了设计更安全宜人的城市公园,分析影响公园安全的基本要素,建立基于CPTED理论的公园设计框架,提出环境行为干涉和多方参与协同设计两大策略,并对专类活动空间、照明、标识系统等专项设计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公园是以生态学为指导思想,以传统城市公园与主题公园为基础,建立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公园以"景观生态"为设计理念,以生态优先、群众参与性以及体现地域特色为设计原则,以"一轴两线、三区"为总体规划布局,对济南市彩虹湖公园进行生态规划设计,规划形成了一条环湖文化景观轴,两个休息娱乐广场,以及体育健身区、娱乐活动区、休闲体验区三大功能区域,提出了乔灌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的植物景观规划,营造一个功能全面、生态良好、具有浓厚地域文化氛围的城市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6.
公园绿地作为森林城市生态网络体系构建的主体,是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公园绿地的服务效率是衡量公园绿地布局科学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服务半径的大小决定公园绿地服务效率的高低。文章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成本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济南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进行量化计算与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方案。结果表明:济南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三个梯次,0~500 m区域仅占全部研究区域的28.27%;500~1000 m的区域占全部研究区域的26.11%;1000~2000 m的区域面积占全部研究区域的33.33%;服务半径2000 m以外的区域主要在中心城区的北部、西部。说明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布局不合理,且布局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功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市民对城市公园绿地使用的角度,对绵阳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绿地对人们的心理与生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能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强人们的精神健康、促进人们的社会交流。随机估价法、享乐付价法和旅行费用法等方法是开展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功能价值定量化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绿地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是反映绿地系统建设水平高低的科学依据,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以RS与GIS技术为支撑,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景观格局及规划指标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量化计算与评价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设济南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斑块类型齐全,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占总面积比例小,破碎化程度大。公园绿地在城市绿地类型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绿地缺乏;济南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值为0.4867,其中绿地生态效益指标值为0.4977,绿地固碳释氧能力及滞尘能力较低;景观效益指标值为0.5798,景观破碎程度及分离程度较高,景观优势度不明显;绿地规划数量指标值为0.4525,绿化总量不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未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9.
公园作为城市重要公共资源,其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对住宅价格具有影响效应。本文以合肥市天鹅湖公园为例,从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和小区特征三个类别中选取了16个影响住宅价格的潜在特征变量,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定量研究了天鹅湖公园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及公园不同功能的影响差异性。研究发现,距天鹅湖公园最近边界步行距离与住宅价格关系呈负相关,在模型1和模型2中,距天鹅湖公园最近边界步行距离每减少1%,住宅价格将分别上升0.109%和0.097%;距天鹅湖公园人工沙滩边界步行距离与住宅价格关系呈负相关,模型2表明,距天鹅湖公园人工沙滩边界步行距离每减少1%,住宅价格将上升0.075%;距天鹅湖公园器械活动广场边界步行距离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统计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城市公园时,可通过合理布局公园功能、强化公园游憩功能和利用直线交通组织形式提高游憩功能之间及游憩功能与主要出入口之间可达性等设计方法和策略提高城市公园对城市房地产经济的积极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0.
浅谈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理论,是近几年来城市理论中的重要理论.理论的多元化,以及与公园相关的城市设计理论发展,是人们对公园这一空间形态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作用和形态发展的认识及展望.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公园的外部环境形态.这些理论不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专有理论,但都对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产生了相对的影响.本着对理论问题的深入剖析加强认识的目的,论文中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而准确定位,使城市公园绿地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相协调,更是今天人们寻求地方特色、追求多样性生活的内容之一。从公园绿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园林城市的定位、以人为本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等方面对创建园林城市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转变,已成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管理理念的一场变革。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总结其城乡绿地的生态人文资源、功能布局耦合、层级体系结构、精准匹配认知等发展特征,借鉴国内外前沿经验,提出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规划编制方法,即构建“战略-规划-实施”完整成果体系,建立多元生态要素融合的广义城乡公园体系,运用多样技术方法回应市民对绿色休闲空间需求等,进而提出青浦区蓝绿交织、城园相融、增绿筑景、乡村振兴、开放连通、环湖升级六大规划策略,力求对特大城市郊区绿地系统规划方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城市设计修复功能的概念,从城市空间组织、动态行为梳理、城市生态环境配置三个层面进行理论分析,以武昌蛇山片区的概念设计为例进行阐述,通过山、水两条空间提高显示度,形成连续统一的城市印象,从整体上完善和组织城市空间体系;通过调适空间开放状态、丰富公共活动层系,表达不同的生命体验、适应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以此重组公众的动态行为;通过建立沿山脊、河道、道路的开放空间,将城市生态绿地贯联起来,形成可读的、连续的城市肌理,从而改良自然环境,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希望推动城市设计修复功能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并对武汉城市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园绿地的服务效率是评价城市影响力和衡量市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空间可达性是公园绿地服务效率指标的核心内容。以往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只是考虑距离公园的直线距离,没有涉及市民到公园的实际路线,或没有考虑到公园绿地周围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济南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绿地建设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相对阻力的可达性分析,公园绿地可达性较为合理;基于综合阻力值的可达性分析,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合理,可达性不合理的区域分布在中心城区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绿地建设的理论基础与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绿地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而且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等方面起着其它基础设施无法替代的作用,城市生态绿地建设的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还是评判是否达到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准。文章阐述了城市生态绿地建设的理论基础有: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总结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需要遵从的原则有:生态平衡、生态位以及物种多样性,从绿地斑块的构建、绿廊的构建以及城市生态绿地网络系统的构建三个方面提出了城市生态绿地建设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发生时避难疏散的经验与教训表明,中小型城市公园是重要的紧急避难场所、火灾隔离带。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现状,从城市震灾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小型城市公园发展中所面临的公园分布的均衡性、公园边界的开放性、公园设计的多组合策略、广泛的公众参与等相关问题,以期对我国城市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而准确定位,使城市公园绿地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相协调,更是今天人们寻求地方特色,追求多样性生活的内容之一。从公园绿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园林城市的定位,以人为本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等方面对创建园林城市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植物多样性集中体现的场所,研究其植物多样性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提供理论基础。文章以菏泽市曹州牡丹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方法,对公园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共有36科、66属、81种植物,其中乔木43种、灌木21种、草本17种、常绿植物16种、落叶植物65种;优势种明显,优势科为蔷薇科、禾本科、豆科、木犀科等;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灌木层与地被层物种丰富度较低。  相似文献   

19.
以合肥天鹅湖城市开放型公园为例,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特征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现状,探讨城市滨水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构建稳定的生态型水体驳岸、提供功能多样化的虚实空间、打造参与性强的绿地景观空间和融入城市文脉的环境小品设计等四个方面,建构公共性强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0.

均衡考虑城市公园绿地提供的服务与负面服务

毛靓,崔馨月

(东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

创新点说明:

以往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评价研究,均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文章主要从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角度对城市公园绿地展开讨论,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概念与分类,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识到需要均衡处理公园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与负面服务,使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研究目的:

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通过论述城市公园绿地服务与负面服务的均衡关系,概述了研究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系统负面服务(PEDS)对提高人类福祉的意义。最后,指出未来城市公园绿地在规划设计和管理维护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与田野工作法相结合。

研究结果:

1)理解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概念,表明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是由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产生的。

2) 意识到研究生态系统负面服务的必要性。

3)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评价,需要对公园绿地的生态服务和负面服务进行综合评估。

4) 均衡考虑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负面服务对应策略。

结论:

突出生态系统负面服务评价的重要性:首先识别生态系统中潜在的生态系统服务(ES)和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然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ES)并避免或最小化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ES),最后减轻和适应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对生态系统负面服务(EDS)进行的研究越多,就越能在不减弱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情况下消除负面服务。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负面服务;城市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