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正交法考察了各因素对葛根素纯化工艺的影响,确立了离子交换纤维纯化葛根素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葛根素的最佳条件是上药液的pH=7,药液流速0.17 mL/min,药液质量浓度为1.6 mg/mL,溶剂为75%的乙醇.吸附在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上的葛根素动态解吸的最佳条件是乙酸浓度为2.5 mol/L,解吸液体积与纤维床体积的比值为8.实验结果表明用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纯化葛根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用正交法考察了各因素对浸取纯化三七总皂苷的影响,确立了离子交换纤维纯化三七总皂苷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浸取三七总皂苷的最佳条件为温度65℃,时间2 h,浸提剂体积20mL/g(三七粉),浸提次数3次,浸提率7.68%;在质量浓度为1.152 mg.mL-1条件下,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静态吸附三七总皂苷的最佳条件是温度65℃,pH=8,皂苷体积250 mL/g(纤维),吸附率为91.02%;吸附在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上的三七总皂苷的静态解吸的最佳条件是pH=1,温度70℃,解吸剂质量分数60%和解吸剂体积900 mL/g(饱和纤维),解吸率92.21%.上述结果表明用强碱阴离子交换纤维提取纯化三七总皂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纤维动态吸附和解吸桑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态条件下,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分离纯化桑叶中的多糖,分别研究了流速、pH值、上柱液体积和浓度对多糖动态吸附和解吸的影响,并计算了动态吸附活化能.结果表明:在初始质量浓度为0.38 mg/mL,pH=6,体积为30 mL,流速为0.5 mL/m in的条件下,交换纤维对多糖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活化能为37.45 kJ/mol,饱和吸附量为232.22 mg/g;而使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为解吸剂,pH=1,解吸剂体积与纤维床体积比例为5时,解吸效果较好.实验结果表明用离子交换纤维提取纯化多糖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利用聚酰胺柱层析对金花葵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研究。以金花葵花总黄酮质量浓度为指标,通过考察聚酰胺树脂对黄酮的吸附和解吸能力,筛选出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金花葵花总黄酮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当金花葵花总黄酮的上样液质量浓度为4.68 mg/mL、pH为4~5,在1.5 mL/min的吸附流速下上样1.5 BV时,可达到吸附饱和。接下来用3.0 BV水淋洗去杂质,再用5.0 BV 体积分数为80%乙醇解吸液,在1.5 mL/min的解吸流速下进行解吸,树脂每使用5次需要进行一次再生处理,此时分离纯化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为金花葵花的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预处理后的乳酸发酵液,经过5种树脂对吸附及解吸性能的筛选,确定选用弱阴离子树脂D301G从发酵液中提取乳酸.在正交试验优化基础上,得到该树脂单级工艺最佳操作条件为:时间3h、发酵液浓度86.0g/L、pH值为3,此时交换容量为237mg/g.又测定了流速和高径比对固定床吸附操作的影响,最终确定流速为1mL/min,高径比为10.8:1是最优固定床吸附工艺条件,并绘制该条件下的穿透曲线,此时穿透时间为60min,交换容量为193mg/g.  相似文献   

6.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大豆糖蜜中的异黄酮,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糖蜜中异黄酮的吸附能力,并以糖蜜中异黄酮浓度、吸附液流速、吸附液pH值为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树脂为LS-800,其静态吸附率为64.12%,静态解吸率为69.39%;动态吸附条件为:吸附液中异黄酮质量浓度1.23 mg/mL,吸附液流速1 mL/nin,吸附液pH值4.0,吸附率为89.50%;动态解吸条件为:解吸液为体积分数为80%乙醇水溶液,解吸液流速1 mL/min,解吸率为86.22%.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产品中的异黄酮含量为56.03%,回收率为68.82%.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青稞中天然花色苷类色素的吸附纯化效果.结果表明:D 101型大孔树脂对该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能力,是吸附纯化青稞花色苷色素的最佳树脂类型.其最佳参数为:上柱液溶液pH值为2.0,质量浓度为2.69×10-2kg/m3,上样流速为2 mL/min;洗脱剂为60%(体积分数)乙醇,解吸流速为1 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分离青稞色素,浓缩干燥后,其色价达到39.3,该树脂的重复利用率好,使用7次后吸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研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水蜈蚣总多酚进行纯化的最佳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性能。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的方法对水蜈蚣提取液中的总多酚进行纯化,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总多酚的含量。最佳树脂为DM-301型,最佳动态工艺条件:上样液体积25 mL,总多酚质量浓度为0.834 mg/mL,吸附流速2 BV/h,样品液pH值为2.0,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为75%,洗脱液用量为30 mL,洗脱流速3 BV/h。纯化后浸膏中的总多酚纯度可达39.4%。该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适合水蜈蚣总多酚的纯化。考察提取液对DPPH、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用Vc作为对比,结果表明,水蜈蚣总多酚的抗氧化能力与Vc的抗氧化能力接近。  相似文献   

9.
对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分离发酵液中L-谷氨酰胺(L-Gln)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立了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上柱液pH为3.5,氨水的洗脱浓度为0.03mol/L,洗脱速度为1.0mL/min,提取得率为7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选取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刺玫果总皂苷进行纯化,并采用静态吸附-解吸与动态吸附-解吸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刺玫果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刺玫果总皂苷的含量,并对工艺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上样药液总皂苷浓度为3.409 mg/mL,吸附速率为3 BV/h,解吸液乙醇浓度为95%,解吸速率为3 BV/h,最佳上柱药液pH值为8~9,洗脱剂用量为4倍柱体积;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刺玫果总皂苷的纯度为粗提物的3.99倍.结果表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刺玫果总皂苷的初步纯化.  相似文献   

11.
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对冬枣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从中筛选出适合冬枣黄酮分离纯化的树脂,并对其吸附和解吸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X-5树脂对冬枣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冬枣黄酮在X-5型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5h、上样液的质量浓度为0.8mg/mL、速率为3mL/min、pH值为3.0,树脂对冬枣总黄酮的饱和吸附量为44.34mg/g。最佳洗脱方式为:依次用2BV50%乙醇、1.5BV7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冬枣总黄酮洗脱率达82.42%,产品纯度达83.07%。  相似文献   

12.
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波法提取千斤拔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优化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0%、微波功率500 W、微波时间60 min、料液比1:15(g/mL)、微波温度65℃.在此工艺条件下,千斤拔总黄酮提取率为1.146%.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选择性提取黄柏生物碱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将黄柏中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进行选择性的提取方法.通过考察上样液浓度和上柱流速对三种生物碱动态吸附量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吸附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20.00 mg/mL,上柱流速3 mL/min;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洗脱条件,确定了较优洗脱条件为:用体积百分比为78%乙醇溶液作洗脱液,洗脱液用量与上样量的体积比0.04:1,洗脱流速1.5 mL/min.以此条件对黄柏水提液进行处理,3种生物碱的收率较高且相对含量的与黄柏水提液最接近,该方法能够对黄柏中的小檗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进行有选择性提取富集,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中药栀子中栀子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精制中药栀子中栀子苷的工艺条件,以栀子苷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不同吸附树脂、吸附流速、洗脱流速等因素对精制栀子苷的影响,表明HPD-100树脂精制栀子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流速为2.0 mL/min,洗脱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收集30%乙醇水溶液洗下来的洗脱液,干燥后,得到纯度为90.75%的栀子苷产品。此工艺可较好地精制中药栀子中的重要有效成分栀子苷,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白腐真菌的生物学培养特性研究,获得最佳培养条件:在转速160r/min、温度30℃、稻壳浸出液90mL、葡萄糖质量浓度35g/L、pH3.5的条件下,生长势最好;分析了煤水中煤泥颗粒组成,发现其粒度小于0.045mm的含量占55.93%,而大于0.25mm的含量仅占3.75%,说明煤泥水中细粒含量较多,靠自身重力难以沉降;探讨了pH、生物絮凝剂用量、搅拌方式和金属离子等单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了该菌所产絮凝剂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条件.结果表明当煤泥水质量浓度27.42g/L、助凝剂(CaCl2)质量浓度5.0g/L、二段式搅拌、pH11和絮凝剂体积浓度15mL/L时,其絮凝活性最佳,可达98.71%;进一步实验表明,絮凝活性物质绝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是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菌体细胞产生的胞外分泌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