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提出一种XML文档存储和查询方法,解决XML文档有效的存储和查询,避免处理XML数据时进行多级复杂的转换.方法充分利用关系数据库成熟技术,有效实现大量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采用SAX技术解析XML文档,并通过对现有哈夫曼编码进行扩展,实现将XML文档结点信息和属性以关系结构进行存储和查询.利用扩展后的哈夫曼编码来存储结点信息和结点之间关系.结果通过遍历XML文档生成了XML文档对应扩展哈夫曼编码,实现了XML文档信息以关系数据形式存储和查询,并实现了SQL语句与XML查询语句的转换.结论基于扩展哈夫曼编码结点映射的存储与查询方法能较好地实现结点信息与结点关系的存储,并有效地实现查询,在应用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X ML文档数据的存储是目前XML相关研究的热点。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映射的将XML文档中的数据映射到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的方法,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亦可反向映射重新生成对应的X ML文档,给出了映射的算法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映射方法生成的表结构简单且保留了X ML文档的结构信息,能够实现X ML文档与关系数据库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3.
XML文档作为一种半结构化数据,与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的结构化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XMLSchema的结构和语法,借鉴P-Schema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名为E-Schema方法用于XML模式到关系模式的映射,解决了多值元素、可选元素、组元素的映射问题,能够在关系数据库中完整的保存XML文档的结构信息和数据信息,并提高了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0,28(3):128-130,142
目前的数据库多数是关系数据库,将关系型数据库同XML文档中的数据进行交换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由于二者本身数据结构不同,XML文档中的数据无法直接存储到关系型数据库中,需要将数据库中表的结构映射为标准的DTD或XML Schema文档,经过转化映射后XML文档就能够方便地访问、存储数据库并进行后续的处理,使XML文档和关系型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和传递更加灵活,便于有效的进行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型XML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方法,解决了XML文档有效的存储和查询复杂的问题.采用SAX技术输出XML流,并通过对哈夫曼编码的分析,对XML文档中各个元素生成基于哈夫曼编码加以扩展,并随元素信息存入关系数据库.即在关系数据库中存放结点信息及结点之间的关系,使查询结点与子结点信息更方便,实现以文档为中心的文档粒度较大的文档的存储和查询.应用SAX技术生成扩展的哈夫曼编码,存储结点的信息,方便地实现XML文档信息的查询.基于扩展哈夫曼编码的XML有效地提高了XML文档存储和查询效率,在应用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XML Schema的XML与数据库转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ML作为一种数据交换的国际标准,已经贯穿于Internet应用的各个领域之中.如何准确地实现XML与关系数据库的转换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分析XML DTD技术实现XML与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基础上,分析与比较了XML DTD与XML Schema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应用XML Schema实现基于文档类型的XML文件在转换到关系数据库中的方法.通过分析映射XML Schema到对象模式,对象模式到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式,得出直接由XML Schema映射为关系数据库关系式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数据粒度较大的以文档为中心的文档转换为关系数据库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XML文档与关系数据库转换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XML文档的数据转换算法和模型分析一种基于元素树的数据转换方法,使用DTD元素树来刻画XML文档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XML文档与关系型数据库数据的结构映射关系,从而完成数据转换.基于元素树方法,在.NET开发环境中实现XML文档与关系型数据库数据相互转换的应用系统.该系统为用户指定的DTD自动生成其对应的元素树,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定义或系统自动生成的元素与数据库字段的映射关系,实现XML文档与关系型数据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8.
采用以结构为中心的映射方法,抽取XML文档中每个节点的名称、类型、路径和取值等信息,并利用二叉树存储,在其后的遍历过程中,将每个节点的信息以记录的形式存储在表Document之中,从而实现了XML文档到关系数据库的映射.该映射过程不依赖XML DTD或Schema,具有通用性,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关系模式到XML Schema的约束保留映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XML逐渐成为网络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将关系数据描述为XML格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关系模式到XML Schema的保留约束映射算法,通过对关系模式和XML Schema数学建模,定义模式映射模板,将关系模式转化为XML Schema模式的描述,实现关系数据到XML文档的转化。由于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充分保留了语义约束信息,与同类研究相比,算法的映射结果可以更完整的描述关系模式的结构和语义信息,保证了数据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XML的文档图像在原生数据库中存储和检索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文档图像切分标记为XML文档,将此类XML文档存储到原生数据库中;利用XML:DB API接口对XML数据进行查询和管理,XSL样式表完成XML数据的显示.  相似文献   

11.
关系数据库转换为XML文档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在保存数据约束条件下,把关系数据库信息转换为XML文档,并在得到的XML文档信息中能完整地体现所保存的数据约束的新方法。解决了只注意数据结构的无损转换,而忽略数据约束的保存问题。具体做法是:为使关系模式与XML模式相互兼容,把关系数据库中存在数据联系的关系合并成一个新关系;把每个新关系按其数据的约束条件转换为XML文档树后,将多个XML合并成一棵XML文档树;在此树上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整个(部分)XML文档树转换为XML文档。  相似文献   

12.
XML数据的B+树存储实现及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ML已成为Web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如何有效实现对于XML数据的存储、查询及更新操作是XML相关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模式匹配的XML数据库系统(DISXDBS)组成,重点研究了基于模式匹配的XML数据库系统(DISXDBS)上实现用B^+树存储XML文档以及对其进行查询、更新等简单操作,并对目前几种常见XML文档的存储策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基于DOM持久化的XML数据存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交换的国际标准,XML语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XML语言的广泛使用,XML文档的数量也日益增多.为了有效地存储这些文档,设计了一个XML数据存储模型.这个模型是以DOM模型为基础来存储和更新XML数据;以XPath语言为基础来检索XML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库作为其底层的数据存储方式;利用持久化DOM技术实现.此模型充分利用了关系数据库的成熟技术,可以在不影响原数据库正常使用的基础上,把普通关系数据库扩展成XML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为了处理互联网上大量独立于模式不规则的、零散的XML文档,提出了一种通过扫描XML文档转换为XML文档树,再对文档树进行深度遍历算法把节点映射到数据库的算法,并与其他算法做了简单比较.该算法能把XML数据内容完整地保存到数据库,还可以完全恢复.通过实例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面向中小企业过程集成的数据集成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中小企业对业务过程集成的需求,提出了支持过程集成的自动数据交换方法,开发了支持异构系统集成的软件平台.通过分析制造企业业务过程管理及其对集成的需求,构建了关系数据库与可扩展标识语言(XML)的映射模型,使用XML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载体,通过导出映射模式将源数据库数据转化为XML数据,再通过导入映射模式将XML数据转化为目标数据库数据,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实现数据实时交换.该平台可以根据业务过程灵活设置,具备柔性集成的功能,实现业务过程自动的平滑无缝对接,便于企业内部协作.实际运用表明,该数据集成平台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内部的过程集成,还可以扩展到与外部企业的业务过程集成,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设计动态XML网站的技术可行性,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示例显现XML文档的一些动态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17.
测绘网络计算平台在技术方面,把测绘计算功能进行集成并实现网络共享,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很方便地实现测绘计算,该计算平台改变原来单机版软件数据存储模式;在应用方面该平台提供给教育部门以及与测绘有关的研究和生产单位,同时该平台模式还有利于行业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在工程图档设计工作流管理中,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随着网络及Web Service的不断发展,基于XML的图档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分析现有类似系统的不足及工程图档设计工作流后,构造了基于XML的工程图档管理安全模型,分用户认证、图档存储安全协议和基于XML的存取控制三个相关联的方面来实现。并通过智能卡、SVG的图档文件及定义结合工作流管理的授权XML集进行了实践和分析,表明系统还具有可撤回性及不可否认性,可扩展应用到其他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