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配制出强度高于30MPa并满足透水要求(透水系数不低于1mm/s)的路面材料.方法采用轻型击实密实方法,利用粗集料的级配试验及改变砂率试验进行平行对比,确定最佳级配,根据水灰质量比与强度及透水系数关系曲线,确定合理的水灰质量比.结果随着锤击次数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及体密度增大,当达到18次后,强度及体密度趋于稳定;粗集料存在最佳级配,当采用5~10mm、5~25mm两种集料质量比为1:1时,空隙率最低;保证透水混凝土透水能力的同时,随着细集料掺量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也增大,最佳砂率为20%;当保持水泥用量不变,随着水灰质量比的增大,透水混凝土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水灰质量比存在最佳范围,本研究最佳水灰质量比0.26.结论采用分层锤击的密实方式,选择最优的级配,保证透水能力的前提下控制细集料的掺量及水灰质量比,可以配制出强度高于30MPa的透水混凝土,满足透水路面面层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攀枝花尾矿为原料制备透水混凝土,采用填充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投料法和插捣法进行透水混凝土的搅拌成型,考察了水灰比(W/C)、设计孔隙率等对试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设计孔隙率P为15%,水灰比为0.30时试块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29.2 MPa,并且透水系数2 mm/s,能达到一般轻型抗压透水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3.
依据体积堆积理论采用5~10、10~15、15~20 mm单粒级的碎石骨料设计和配制孔隙率分别为15%、20%、25%的透水混凝土,利用相关数学模型探究实测孔隙率与透水混凝土性能相关性,通过平面孔隙二值化识别透水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透水混凝土的实测孔隙率能达到设计孔隙率的90%以上,与表观密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与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均呈现良好的幂函数关系。设计孔隙率的变化对骨料粒径较小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影响较大,较小的骨料粒径有利于增加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较大的骨料粒径有利于增加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设计孔隙率与骨料粒径的增大均能使透水混凝土内部孔隙等效直径增大,降低孔隙曲折度,改变骨料级配,但骨料粒径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4.
对比研究了复合前/后透水砖的外观及其主要性能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固定表层配合比,研究了底层配合比设计参数(水灰比、集灰比、集料粒径以及级配等)对复合结构透水砖的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复合结构透水砖的最佳水灰比为0.24~0.26,集灰比为3,粒径为2.36~4.75mm的集料在粒径为2.36~4.75mm和4.75~9.5mm的石灰石混合料中的最佳质量百分比范围为60%~100%。根据以上参数所配制的复合结构透水砖7d抗压强度大于30MPa,透水系数满足JC/T 945—2005《透水砖》标准;当钢渣粉与矿渣粉复合掺合料等体积取代50%的水泥时,钢渣粉与矿渣粉存在一个最佳体积比25%∶25%,在此比例下透水砖7d和28d抗压强度最高,分别为29.9MPa和35.8MPa,透水系数达2.83mm/s。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灰、粉煤灰、废石粉单掺及三元复合等质量代替部分水泥, 研究其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透水系数及砂浆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硅灰掺量增加, 砂浆流动度先增加后减小, 透水混凝土强度逐渐增大, 透水系数先减小后增大, 当硅灰掺量超过6%时, 强度不再增加, 透水系数增大, 砂浆流动度 下降;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砂浆流动度不断增加, 透水混凝土强度与透水系数不断降低, 单掺粉煤灰时, 掺量不宜超过10%; 随着废石粉掺量的增加, 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少, 透水系数一直减小, 在掺量为 15%时强度最高。硅灰-粉煤灰-废石粉三元复合体系中, 掺6%硅灰、10%粉煤灰、10%废石粉的透水混凝土, 砂浆流动度为162mm, 28d 强度达到38. 4 MPa, 透水系数达到 4. 4 mm/ s。SEM 分析发现, 三元复合体系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板状氢氧化钙, 还有少量针状钙矾石, 各水化产物之间连接较好, 浆体密实,水化产物发育较好, 浆体水化较完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雨水流失问题,课题组根据住建部2014年度下达的《雨水收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任务,对道路、屋面雨水收集装置及防止钢筋混凝土水池漂浮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出透水混凝土、透水钢筋混凝土、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快速排水砖等材料,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研究表明,在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的今天,组织雨水收集相关材料与雨水收集装置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利用建筑垃圾铁板砂制备透水砖的配合比,研究了粗骨料粒径、水灰比、外加剂掺入量等因素对透水砖强度、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讨论了制作工艺中的各影响因素与透水系数和强度的关系,获得了最优的混合材配比方案.结果说明:建筑垃圾铁板砂是制备绿色环保型透水砖的有益材料.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9.
以铁尾矿为主要原料、膨胀珍珠岩为造孔剂,掺入煤气化灰渣和钠长石制备铁尾矿烧结透水砖。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灰渣比、膨胀珍珠岩掺量和粒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烧结透水砖力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且对烧结产物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透水砖的抗折和抗压强度随铁尾矿掺量的增加而提升,透水性能随膨胀珍珠岩掺量与粒径的增加而提升;透水...  相似文献   

10.
透水混凝土系统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透水混凝土路面较之传统路面的优点,介绍了透水混凝土的品种与构成,重点分析了透水混凝土的施工组织及施工要求,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假定在微幅波作用下,柔性透水薄壁做微幅摆动,采用线性理论研究了柔性透水薄壁对波浪的散射作用。讨论了入射波波数,薄壁的摆幅及薄壁距水底的距离对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水灰比、水泥用量以及添加矿物掺合料研究浆体性质对透水混凝土性能以及混凝土pH值对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强度有很大影响,当水灰比为0.3时所得混凝土28 d强度达20.4 MPa,孔隙率达22.9%,渗透系数达2.87 cm/s,符合设计要求。矿物掺合料中硅灰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pH值。综合考虑水灰比为0.3,水泥掺量为300 kg/m~3,硅灰掺量在5%~10%时,强度大于20 MPa,有效孔隙率达到20%,渗透系数在2.3~2.8 cm/s之间,同时pH值可降至7.5~8.5之间,满足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高羊茅对优选条件下制备的多孔透水植生混凝土有良好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高寒山区强透水的地基上,按常规采用粘土铺盖,浆砌石、混凝土渠道防渗质量不易保证,设计中经方案比较,选用复合土工膜防渗铺董,防渗效果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透水结构促淤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透水整治建筑物以其自身优势已逐渐被用于河道整治中.通过水槽试验和现场试验,分析不同透水性结构对水流特性以及泥沙运动的影响,提出一种可抛投的透水三角网促淤结构,为透水结构缓流促淤机理的深入研究及其推广运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不同透水性三角网对水流泥沙运动的影响不同,采用合适孔径三角网可以起到较好的缓流促淤作用;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预制、施工方便、淤积速度快等优点,此外,不需要任何外加动力和能源,对河势干扰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透水柔性平面防浪堤对波浪的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透水柔性防浪与波浪相互作的数学模型与级数解的基础上,了透水柔性平面防浪堤对波浪的绕射,研究了波浪的反射和投射的变化规律,这在理论上和实用上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强透水地基上水闸底板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研究减压前处理对茧的吸水及其均匀性,透水抵抗的影响,提出了通过适当的减压前处理有利于茧的吸水及均匀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配制混凝土透水砖,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连通孔隙率为指标,分析了骨料粒径、水灰比、骨胶比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透水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方向及定量分析方法,试验找出了在一定条件下混凝土透水砖的最优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19.
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各个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出孔隙率和透水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为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影响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主要因素为骨料粒径、制作工艺、粘结剂掺量和外加剂掺量等。  相似文献   

20.
对透水混凝土的水泥浆进行改性,得出耐离析、高流动性能的透水混凝土。通过室内研究系统研究了灰骨比、水灰比、骨料级配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密度、孔隙率、渗透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抗分散剂可有效解决水泥浆下沉及离析的问题;抗分散透水混凝土的灰骨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显著影响,水灰比的影响较小;集料级配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孔隙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上述试验,得出适用于现场施工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振动沉管法施工透水性混凝土桩的可行性,并验证了透水性混凝土桩具有较高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