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技术及防孤岛效应保护能力测试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研制了复合光伏并网逆变器和风力发电并网变流器的防孤岛效应试验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不同类型并网变流器防孤岛效应测试。不仅可用于验证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变流器的防孤岛效应保护能力,还可用于研究不同孤岛检测方法的特点,为并网变流器孤岛检测策略的选择及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220 kV琴韵3C绿色变电站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实例,基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孤岛现象的发生和传统防孤岛效应保护的缺陷分析,研究了基于网络和IEC61850标准的站域孤岛保护的工作原理、抗干扰措施及整定原则.依托站内高速通信网,通过采集变电站区域内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相关部分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集中判断、运算,实现基于站级的防孤岛保护功能.站域孤岛保护解决了传统防孤岛保护存在不可检测区、整定困难和对电网产生电能质量影响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光伏电站并网标准的相关规定,针对开展防孤岛能力试验需要考虑的逆变器容量、并网点电压等级、负荷加载、地理环境等实际问题,开发了一套具有380 V/ 10 kV/35 kV多电压等级接入、最大容量为1.5 MW的移动式光伏电站防孤岛能力检测平台。该平台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光伏电源防孤岛能力试验的需要。选定曲阳县某光伏电站开展现场防孤岛能力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检测平台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并网逆变器是否具有防孤岛能力。  相似文献   

4.
IEEE Std,929-2000标准要求光伏并网逆变器必须配置孤岛保护。提出了易于DSP实现的Sandia频移(SFS)孤岛检测方案,通过分析数学模型得到一般工况下孤岛检测的不稳定判据,通过合理设计频移系数,即可实现光伏并网系统的无盲区孤岛检测。前级直流变换环节通过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追踪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可有效减少功率波动,为网侧孤岛测试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进而获得理想的频移系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SFS孤岛检测的方案能快速进行孤岛保护,且对电网无污染。  相似文献   

5.
随着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光伏电源并网后的防孤岛保护成为研究热点。分析了并网光伏电源孤岛前后的电压和频率特性,并给出了仿真验证结果。若孤岛前后功率平衡,电压、频率、阻抗和相位等判据失效,而相电压三次谐波之和变化明显。通过对不同品质因数的负载进行分析,提出了三次谐波电压的孤岛判据,进一步丰富了孤岛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光伏逆变器为代表的各种并网逆变器通常要求具备孤岛检测功能.被动式的孤岛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孤岛检测盲区.主动检测法提高了孤岛检测的可靠性,但其在并网逆变器的输出中施加了扰动,影响了并网电能质量.重点分析移频与移相主动孤岛检测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参数选取原则,并给出相关的参数优化建议,同时探讨多并网逆变器运行时的孤岛检测有效特性,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点孤岛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阻抗测量的分布式光伏主动孤岛检测方法,通过在并网点加入信号发生器,引入高频信号,主动判断系统阻抗变化,进行微网或光伏孤岛检测,优于目前通用的被动式孤岛检测算法,从而消除检测盲区。最后对主动孤岛检测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可知基于阻抗的孤岛检测方法可有效规避检测盲区,提高孤岛产生时的电网运行安全性,且高频电压信号的引入对原有分布式光伏正常运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9年度新颁发的《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根据IEC62116《光伏并网系统用逆变器防孤岛测试方法》的相关要求,并网逆变器产品必须严格进行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专用标准IEEE Std.2000-929和UL1741也规定要求,所有的并网逆变器必须具有反孤岛效应的功能。ACLT-3818M并网逆变器检测试验装置满足  相似文献   

9.
光伏并网逆变器复合式孤岛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孤岛检测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传统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和主动电流幅值偏移法的基础上,结合两者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式孤岛检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与实现过程。结合IEEE.Std.2000-929标准中的技术规范,对新方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逆变器输出与负载功率平衡且负载呈阻性时,新的孤岛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检测出孤岛、实现无检测盲区、不会影响电网质量,而且能够减小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孤岛检测是光伏并网系统的必备功能之一,检测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在总结现有孤岛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滑模频率偏移法有检测失败的可能,提出一种改进型算法。首先阐述了改进型滑模频率偏移算法的工作原理,其次进行了改进型滑模频率偏移算法的参数优化和盲区分析,最后在考虑不同负载情形下,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5kW光伏并网孤岛检测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算法不仅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孤岛,而且减小了检测盲区。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室内任何光线阴暗的角落变得亮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上一盏灯,加灯容易,但是选择灯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21世纪的灯具已经不再只是传统的照明器具了,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月12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联手共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风电装机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全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k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kW,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光伏阵列特性的工程计算方法,基于光伏电池组件的基本技术参数、光伏阵列总的串联单元数和并联支路数、以及现场光照强度和温度,即可得出光伏阵列的特性.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光伏阵列的特性曲线.以该计算方法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内第一套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系统的构成及特点.以此为平台,对型号为AURORA-PVI-5000-OUTD逆变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给出部分测试结果,与该逆变器出厂检测参数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华尔街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如多米诺骨牌效应正蔓延至全球各个角落.近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国内光伏产业,在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光伏阵列特性的工程计算方法,基于光伏电池组件的基本技术参数、光伏阵列总的串联单元数和并联支路数、以及现场光照强度和温度,即可得出光伏阵列的特性。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光伏阵列的特性曲线。以该计算方法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内第一套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系统的构成及特点。以此为平台,对型号为AURORA-PVI-5000-OUTD逆变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给出部分测试结果,与该逆变器出厂检测参数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配电网光伏接纳能力优化问题,兼顾光伏投资方收益与运营方网损,提出一种计及弃光约束的配电网光伏接纳能力评估方法。首先,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将弃光约束引入基于DistFlow方程的评估模型,将问题转化为不同弃光阈值下的二阶锥规划问题;然后,以固定增量迭代增加弃光阈值,对评估模型计算得到相应弃光阈值下的光伏接入容量和弃光率,依据投资收益与光伏总接入容量及弃光率的差分关系,插值估算出投资利润最大时的光伏总接入容量和弃光率;最后,采用回代策略将估算得到的总接入容量和弃光率作为新约束,带入到评估模型中,计算各备选节点的接入容量。在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确定的光伏接入容量较好地平衡了投资收益和网损。  相似文献   

17.
光伏场群等值建模是研究新能源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基础。提出了综合考虑光伏电源自身动态以及机网动态交互作用的光伏场群等值建模策略。基于电力系统微分代数方程,讨论了光伏电源与电力系统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强调了光伏场站端口电压是机网交互的关键因素。仿真分析了不同电压跌落程度下光伏电源的动态,指出变流器控制策略是影响光伏电源自身动态的主导因素。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考虑机网交互作用的光伏场群动态分群方法及建模流程。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表明,与现有仅基于光伏电源自身动态的分群方法相比,进一步考虑机网交互作用可显著提高光伏场群的等值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18.
魏居魁  汤雨  谢少军 《电源学报》2009,7(3):208-2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Z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传统的Z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同时光伏电池与逆变桥臂实现了共地,电磁干扰(EMI)也更小。分析了该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制策略,并提出了一种能够维持直流链峰值电压恒定的并网控制策略,实现了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直流链电压的升压以及网侧电流的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Z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能够适应光伏电池电压的宽范围变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
串联型Z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串联型Z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传统的Z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同时光伏电池与逆变桥臂实现了共地,电磁干扰(EMI)也更小.分析了串联型Z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种能够维持直流链峰值电压恒定的Z源电容电压控制方法,设计了该系统并网控制策略,实现了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直流链电压的升压以及网侧电流的单位功率凶数运行.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所提串联型Z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能够适应光伏电池电压的宽范围变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