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动态     
《国家电网》2011,(11):12-13
6省区启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水利部、财政部10月19日联合召开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启动视频会,与重庆、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和浙江等6个试点省份分别签订《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责任书》,启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作。按照水利部、财政部共同批复的试点实施方案,试点项  相似文献   

2.
林宝根 《上海电力》2004,17(5):449-451
给水泵是电厂用电大户.耗电量占全厂机组容量的2.6%.通过对2DG-9汽动给水泵的扩容改造.可以节能增效。在对汽动调速泵与电动定速泵作了技术分析后.介绍了给水泵扩容改造方案及实施过程.并对扩容改造后的汽动给水泵出力进行了核算.扩容改造投资20万元.改造后53天就能收回.扩容改造经验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3.
动态     
《国家电网》2011,(21):14-15
6省区启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 水利部、财政部10月19日联合召开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启动视频会,与重庆、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和浙江等6个试点省份分别签订《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责任书》,启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作。按照水利部、财政部共同批复的试点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提高了电站综合能效和水资源利用率,对推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人民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为例,从技术层面入手,深入分析电站改造前后特点,挖掘增效扩容改造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国内300MW及以上容量机组增效扩容改造以后,部分辅机设备存在未能适应机组扩容要求的情况。以某发电厂600MW机组汽轮机扩容改造为实例,基于机组超额定出力试验和主要辅机设备参数变化趋势,分析了机组扩容后汽机、锅炉主要辅机和电气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保证机组扩容后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疏水扩容器负载能力尚无相关完整的计算方法的现状,提出了用扩容器当量流量及扩容器容积负荷系数2个参数来评价疏水扩容器的负载能力,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对某电厂电站扩容器工作失稳及热变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对扩容器设计上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制定了改造方案。改造后2年多的运行实践证明,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及改造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李召科 《电力学报》2001,16(1):69-72
介绍了山西铝厂热电分厂WFZ130 / 3.82- 11型锅炉的扩容改造 ,对锅炉在扩容改造中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可供同类型锅炉的技术改造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30日,国家电网数据通信网扩容改造工程(网省公司部分)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国家电网数据通信网扩容改造工程于2009年3月17日开始实施,至2009年11月30日实施完毕,  相似文献   

9.
由于增加SCR烟气脱硝系统及取消脱硫旁路,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锅炉需对烟气系统风机进行扩容改造。将引风机和增压风机合一的改造方案应用于工程实际,相比于只对引风机扩容、增加1 000 Pa压升的改造方案,虽然初始投资大,但改造后的引风机具有调节反应快、高效区范围大、运行经济等特点,对比改造前后的经济和运行参数,改造后引风机节电20%左右,变工况调节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文摘资讯     
《西北电力技术》2011,(10):79-80
我国6省区市启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我国日前启动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将在今明两年对重庆、浙江、湖北、湖南、广两和陕西等6个省区市的620个项目进行改造。目前,我国1995年底前建成且尚在运行的农村水电站约有2.2万座,装机容量1.8×104MW。按照实施方案.试点项目共620个、装机880MW、年均发电量2.75×109kWh;改造总投资37.5亿元,其中中央补助12.3亿元;改造后装机容鲢将达到1.1×103MW、年发电量达到391×109kwh,比改造前分别增加25%和1142%。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将全面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  相似文献   

11.
云广±800kV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英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直流输电工程的非现场和现场系统试验是非常复杂的技术工作,对于世界上第一个±800kV直流输电工程尤其如此。云广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5000MW,额定直流电压±800kV。该工程两端换流站均为双极配置,每极采用双12脉冲阀组串联结构。文章介绍了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系统试验,包括非现场系统试验,即控制保护系统功能试验和动态性能试验,以及现场调试系统试验,给出了试验的目的、范围、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讨论了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在非现场系统试验中的应用;分析了该工程非现场系统试验和现场系统试验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网数字实时动态仿真系统(DDRTS)的研制及其应用情况,突出了系统的设计和特点。DDRTS基于微机实时数字仿真,具有系统仿真分析和装置试验研究的功能。阐述了DDRTS研制中的关键技术和双处理器体系结构提高仿真速度的原理。大量系统仿真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DDRTS是一套性能优越的全数字实时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3.
精确模拟直流逆变器换相失败及功率恢复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将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器RTDS连接到溪洛渡直流工程实际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装置,分析与评估逆变站换流母线电压跌落、故障类型以及交流系统强度等因素对溪洛渡直流的换相失败和故障恢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换流母线故障相电压跌落幅度是决定溪洛渡直流逆变器在交流系统短路故障后是否发生换相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深圳宝清电池储能站示范工程是大容量电池储能站在国内的首次应用。为了验证这个兆瓦级电池储能系统,采用实时数字仿真手段,系统地完成了南网兆瓦级储能系统控制保护装置功能、动态性能以及高级应用功能的研究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能量转换系统控制保护装置基本功能与预期设计相符;高级应用功能中削峰填谷控制策略基本正确;在模拟的各种试验方式下动作逻辑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徐攀腾 《电力建设》2011,32(11):48-50
直流工程用于远离主干网架的水电站或火电厂的电力送出时,送端交流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孤岛”。利用实时数字仿真器和控制保护系统SIMATIC TDC,对云南-广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孤岛运行方式下的直流频率控制功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在仿真过程中发现的频率控制功能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简称张北工程)将建成世界上首个柔性输电直流电网。不同于以往的多端直流工程,张北工程采用直流断路器对线路故障进行隔离。四端口字型网架结构为潮流提供迂回和备用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流电网。根据张北工程各个换流站所连接交流系统的特点,研究并提出了针对该工程的控制系统架构和协调控制的相关功能,以及有无站间通信方式下具体的控制策略。通过闭环RTDS实时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数字动态实时仿真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系统数字动态实时仿真系统(DDRTS)的研制和应用情况 ,突出了系统的设计和特点。该系统基于微机实时数字仿真 ,集系统仿真与实时测试功能为一体。系统采用双处理器体系结构 ,微机负责进行电磁暂态计算 ,通讯卡DSP负责通过标准输入输出接口与待测装置通信。双处理器并行工作可显著提高系统的计算和通信速度。实际的仿真与测试应用表明该系统是一套性能优越的全数字实时仿真与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8.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技术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华北电网托克托—浑源—安定(或霸州)500 kV发输电工程,在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机RTDS上建立可控串补仿真模型,仿真比较不同的二次控制规律对可控串补装置整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RTDS的“1.15”高肇直流极2闭锁事故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将RTDS与实际直流输电控制及保护装置连接,建立了交直流混合系统实时仿真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针对“1.15”高肇直流极2闭锁事故进行了仿真研究,成功地再现了实际故障过程,并分析了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直流极控装置误将瞬时故障检测为永久故障,终止直流线路重启;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修改极控装置中接地检测故障装置和直流线路重启去游离时间。  相似文献   

20.
灵宝背靠背换流站二次设备联合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宝背靠背直流工程中,换流站控制系统及直流系统保护首次采用国产设备,分别配置了两个完整套,两 套分别基于ABB公司和SIEMENS公司的引进技术。两套系统既需满足工程的统一规范要求,又要完成相互之 间、以及与国产一次设备及其它二次设备的接口。因此,换流站二次成套技术难度较大。为了提前发现问题,尽量 减少现场调试的风险,网联公司使用RTDS仿真系统完成了灵宝换流站控制系统/直流系统保护,以及相关二次设 备的功能、性能、接口的联合测试,测试项目约达280项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