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负荷模型对含UHVDC的多落点电网直流恢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负荷模型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特别是对电压稳定性影响甚深,为了解负荷模型对含特高压直流的多直流落点电网直流动态恢复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扰动下ZIP静态负荷模型、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IM)的多回直流恢复特性,深入分析了送、受端网区ZIP静态负荷模型中不同比例的恒功率有功负荷、恒电流有功负荷、恒阻抗有功负荷、感应电动机模型负荷和IM欠压保护切除和恢复重接入特性等对多落点直流动态特性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南方电网典型IM模型和IEEE6型IM模型对直流恢复特性的影响,引入多馈入交互因子(MIIF)指标分析故障下直流换流站间动态交互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送端和受端负荷模型对直流恢复特性的影响效果相反;大扰动下当电压跌落在一定范围内时,受端典型IM模型在改善功角稳定性方面占优,而无论送、受端,IEEE6型在弱化系统电压稳定性方面都占优。  相似文献   

2.
负荷特性对特高压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互补群能量壁垒/扩展等面积准则分析多机系统中特高压直流紧急直流功率支援(EDCPS)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机理,研究了大扰动下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ZIP)静态负荷模型、感应电动机(IM)负荷模型对特高压EDCPS效果的影响,深入分析了送、受端网区ZIP静态负荷模型中不同比例的恒功率有功负荷、恒电流有功负荷、恒阻抗有功负荷及其不同比例感应电动机动态负荷对特高压EDCPS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扰动下IM比ZIP负荷吸收更多有功。送、受端IM负荷对大扰动后EDCPS下的功角稳定性影响是相反的,送端改善其支援效果而受端则恶化其效果;至于全网采用综合模型后相对于ZIP模型对功角的影响,要衡量送、受端网区负荷量的大小,若送端负荷小于受端负荷则恶化支援下的功角稳定性,需适当增大直流提升量或适时提前投入功率支援。  相似文献   

3.
河南电网送端和受端负荷模型对稳定极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感应电动机负荷和恒阻抗负荷在暂态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特性,说明负荷模型主要是通过有功特性对功角稳定性产生影响。通过对河南电网送端和受端负荷模型的调整及断面稳定极限的仿真计算,指出受暂态功角稳定性影响的送、受端断面稳定极限随电动机负荷的比例及定子电抗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且当相同的模型分别处于送端和受端时,其对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不同。介绍了河南电网负荷特性数据库的建设和负荷模型测辨结果的应用情况,对今后的负荷模型分析和实测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系统分析了多馈入直流对受端交流系统的影响,指明多馈入短路比(MISCR)可以作为表征交直流混合系统运行性能的综合指标.综合分析国内外对于多回直流馈入系统(MlDC)影响研究现状,将多馈入直流对受端电网的影响分为直流线路对弱交流系统的影响和多回直流交互作用产生的影响两大类,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负荷模型对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岩 《陕西电力》2009,37(7):32-36
为了研究负荷模型对交直流系统动态稳定的影响,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BPA对WSCC36节点输电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比较了不同的直流控制方式下目前电网分析中经常使用的几种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负荷特性对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动态稳定有明显的影响,受端使用考虑配网支路的综合模型最容易造成功角失稳和电压失稳,恒阻抗静态模型最有利于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由于不同模型的仿真结果差别较大,并且不存在对所有故障都保守的负荷模型.因此采用最反映实际情况的负荷模型才能有效保证仿真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快速发展,交流电网新增馈入直流全面建设,电网"强直弱交"的问题逐渐突出,受端交流系统的安全隐患日益严重。对于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系统而言,由于多个直流线路并列运行,各交直流系统之间,直流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对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控制和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分析了短路比、直流线路换相失败、受端交流系统接入能力研究现状,为强直弱交受端交流系统安全馈入直流功率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直流馈入华东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瑶  汤涌  郭小江  周勤勇 《电网技术》2011,35(12):50-55
基于2015年“三华”特高压规划电网的丰大运行方式,利用短路比和多馈入短路比指标分析了华东受端电网的强度,并讨论了受端系统网架调整和直流系统落点位置对短路比/多馈入短路比的影响。采用PSD-BPA暂态稳定程序,分析了华东受端电网在各种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结果表明:直流系统落点位置对华东受端电网强度的影响较大;交直流...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西电东送”战略逐步重视以及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的持续提升,特高压多直流馈入后替代受端电网常规电源而导致受端“空心化”趋势可能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以青豫直流馈入河南及华中电网为例,分析了直流馈入受端电网后的潮流疏散、电压稳定、功角稳定、小干扰动态稳定及多馈入短路比等主要特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直流工程可有效提升受端电网供电能力及电力互济能力,但直流落点近区可能存在潮流疏散不均衡、暂态电压、功角及系统动态稳定性降低,及现有跨区直流多馈入有效短路比降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及受端交流网架加强工程与直流工程同步的建议,并验证了建议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规划、运行及国内同类直流工程设计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由于多直流落点受端系统的交直流相互作用复杂、直流馈入功率大,存在着交流故障引起多条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区域间潮流交换困难、短路电流水平超标等问题。柔性直流输电以其快速灵活的调节功率、不增加系统短路容量等优越特性,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异步联网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利用柔性直流输电的技术优势来进行电网分区,不仅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交流故障期间交直流系统间和各个直流系统相互之间的耦合,还可以向系统提供无功支撑,减少因交直流系统相互影响而带来安全稳定问题的发生。本文引入了短路电流裕度、多馈入短路比、引起直流换相失败的短路故障比例、短路故障造成直流功率丢失的比例等受端电网网架评估指标,对以江苏电网为代表的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现状进行评估。通过应用柔性直流分区技术后的评估指标对比,江苏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中,因为多条直流线路落点于同一交流电网、各换流站间电气联系紧密、无功消耗大,交、直流系统间常以换流母线为纽带发生非常复杂的交互影响。本文围绕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相互影响,概述了换相失败、功角/电压稳定性、扰动后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恢复等问题,分析了现有控制和恢复策略的特点及不足,为今后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区电网的互联,低频振荡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已成为突出的问题.本文研究电力系统的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影响.通过搭建单机无穷大系统,理论上研究送端负荷分别采用恒功率,恒电流及恒阻抗模型时,分析其与自动电压调节器及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相互作用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影响.通过对一个两区域四机系统的典型实例,利用PSD-BP...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issue of power system load modelling. In power system and voltage stability studies, only aggregate loads at high voltage buses are needed. Due to difficulties in determining appropriate load models at high voltage buses, the classical exponential static load model is still often used. This paper shows that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e.g. presence of power factor correcting the condensators, the standard approach of modelling real and reactive power as exponentially dependent on voltage may lead to unrealistic values of reactive power voltage exponents. The development of load models where real and apparent power are exponentially dependent on voltage is proposed to avoid unreliability of the reactive power voltage exponent. The constant power factor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and reactive power is also discussed. The error that could be made by assuming constant power factor of the load during voltage variation is estimated.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load modeling in power systems for voltage stability studies. The steady-state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available continuation power flow. Different types of load models - constant power; constant current; constant impedance; and composite load,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first three models, are considered. The composite load model is obtained using the LOADSYN software, where the load dependency on voltage is 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load connectivity is defined and the confusion about the critical point with respect to PV curves is clarified. It is shown that for nonlinear loads, the critical point is not at the tip of the PV curve.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order aggregate dynamic load model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duction motor loads have been evaluated from the v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point of view. Two models, the First order Variable Admittance (FVA) model and the Aggregate Nonlinear Recovery (ANR) model have been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system dynamic equations to obtain the dynamic voltage stability limit of the system. The adequacy of these two models is verified with a third order Detailed Induction Motor (DIM) model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uction motor loads.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all the models for three different test systems. It is shown that the dynamic load models used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uction motor loads have a tremendous effect on the voltag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5.
恒功率负载特性是多电飞机电源系统的典型特性之一,将飞机的电源系统和恒功率负载结合,为了得到带恒功率负载的机载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以机载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相应的等效电路,建立恒功率特性载荷模型,通过全系统的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依据劳斯判据,得到对于给定的恒功率负载的机载直流电源系统,通过增大电机补偿电容可以提高其稳定性的结论。并且通过仿真以及实验对得到的稳定性条件进行验证。结果可用于电路的设计以及优化。  相似文献   

16.
电压稳定分析中异步电动机动态负荷建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电压稳定分析中异步电动机(IM)负荷的建模问题。分析一般的动态负荷模型(GDLM)不能捕捉IM动态行为的机理。分别以IM的滑差模型和滑差磁链模型为基础,严格地导出了适用于电压稳定分析的简化一阶(SIM)和详细三阶(DIM)动态负荷模型,同时还说明了SIM和DIM模型实质上是对GDLM模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对SIM和DIM模型在暂态电压稳定分析和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SIM和DIM分别以不同的准确度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电压稳定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虚拟阻尼补偿的恒功率负载系统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机负载广泛存在于各个工业领域,其闭环控制对前级功率系统表现为恒功率负载(constant power loads,CPL)特性,即负阻抗特性,给系统带来了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基于前置BUCK变换器的电动机驱动系统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基于前置BUCK变换器的电机驱动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了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尼补偿的控制策略,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增加系统损耗的前提下有效抑制负阻抗特性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并给出了补偿系数的设计流程。仿真和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增加了电机驱动系统稳定带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恒功率负载大量接入直流配电网会引起直流侧电压振荡失稳,现有研究仅从单端VSC有源阻尼角度出发提高系统稳定性,然而单端有源阻尼改善效果有限,基于这一问题,提出双端VSC有源阻尼控制策略,不仅能提高系统稳定性,而且可提升系统带载能力。首先以下垂控制下的双端VSC直流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等效阻抗模型,然后分析恒功率负载造成系统失稳的原因,采用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分析恒功率负载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比单端VSC有源阻尼控制策略与双端VSC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的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ummarizes improvem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load models in power system stability studies by utilizing end-user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to identify the composition of loads. The project included derivation and compilation of customer load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Ontario Hydro System and subsequent interfacing with a transient stability program. Results from these models were compared with recordings of a recent Ontario Hydro system disturbance.  相似文献   

20.
面向综合的电力负荷动特性建模   总被引:52,自引:12,他引:40  
针对目前负荷动特性建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负荷建必须面向综合的观点,给出了综合的方法,并结合1996年沧州地区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负荷组成昌变系统中综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模实践表明:负荷动特性综合对于解决目前负荷动特性建模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适用于仿真计算的负荷模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