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配电网负荷波动较大,电压质量亟待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在配电网中采取自动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案.利用电容容抗可以补偿输电线路感抗这一特性,在配电线路中采用加入可控串联电容补偿的方法.在负荷波动情况下,通过实时采样和检测负荷侧电压,控制晶闸管的触发角,调节电容补偿量,从而达到平滑调节和稳定负荷侧电压的目的.并利用仿真软件PSCAD/EMTDC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负荷波动情况下,能够自动快速地调节电压,实现了优化配电网电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压配电网串联电容补偿调压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供电半径大、负荷波动较大的中压配电线路,由于线路中的电压损耗较大,常常造成负荷端的电压值偏低、电压波动大,难以满足电压质量要求。通过对不同负荷情况下,对补偿电容量的精确计算,得到中压辐射线路的在电容串联补偿下稳定末端电压的最大输送容量,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在某电力公司10 kV线路接上串联电容补偿器,其正常运行并且稳定负荷侧电压验证了串联电容补偿调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汪蕾 《江苏电机工程》2011,30(6):30-33,37
对低压配电网的不平衡度进行调节,且对降低电网的损耗、改善电能质量有着重大意义.考虑到配电网中实际负荷大部分为感性负荷,同时结合无功补偿尽量只使用电容、而不使用电感的原则,及实际加在各相中和各相间的电容量是有限的情况,分析了基于矢量分析法的全电容调节补偿模型,并以损耗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再通过仿真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且与...  相似文献   

4.
目前,供电半径较长且负荷较重的线路末端普遍存在电压偏低的情况,且电压频繁波动;尤其分布式电源通过线路末端接入后,其出力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使电压波动问题更为突出。传统的电压控制措施(如无功补偿、调节变压器分接头等)均无法满足电压调节的实时性与连续性要求。由于配电网线路中的等效电阻与电抗值基本相当,二者均会带来一定的电压降落,若采用固定电容实现串联补偿,仅能补偿电抗中的压降;若单纯采用基于电力电子的有源设备进行电压全补偿,所需设备容量较大,难以保证系统实现的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电容器与有源设备相结合的综合串联补偿技术,通过固定电容器自适应调节电抗中的压降,利用有源设备自动补偿电阻中的压降,在有效抑制有源配电网电压波动、提高供电质量的基础上,保证了系统实现的整体经济性。基于PSCAD仿真软件建立了含分布式电源的有源配电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配电网处于电网的末端。随着经济发展,用户对电压的要求日益提升,而目前许多地区的配网建设滞后,电网结构薄弱、无功功率不足,加之负荷波动大,导致电压偏低,配电网的电压质量迫切需要改善。目前配电网多采用并联无功补偿,其提供的无功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在电网电压偏低时提供的无功反而降低,具有很大的弊端。而串联电容补偿则通过在线路中串入电容,有效避免了这一弊端。本文结合串联电容补偿的原理,研究串联电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一般有较多的波动性或冲击性电动机负载,造成电压偏低、波动严重,严重影响电能质量和电机的运行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采用串联电容就近对电动机进行补偿的方法,计及电机的负载特性,通过对比计算确定了在配电变压器高压侧进行串补对机端电压调节的效果最好。仿真计算了波动性负荷情况下串补装置不同补偿方式对电机机端电压调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度过补偿方式,可以在避免自激的情况下,在较大的范围内提升线路末端电机的电压性能,消除由于波动性负荷引起的电压波动,为配电网中改善电动机的运行性能和机端电压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管理、优化线路参数等降损方式大家已经理解并在努力完善中,而对于采取就地无功补偿方式降低线损并没有得到科学的理解。有的电工嫌投入补偿电容后总电表转慢了,就停掉了JP柜内的补偿电容器;有的嫌晚上电压高,切掉线路补偿电容不再投入使用,使得电网无功补偿现状“雪上加霜”。的确,电容自身并不节电,但是根据电工原理可知,补偿电容在工作中电容电流可以抵消电感电流,从而减少输配电线路中流动的电流,从而减少电流引起的损耗及电压降。电表走慢了,是因为减少了低压线路损耗,晚上线路电压高,可以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调节输出电压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中的功率损耗主要来自变压器及其供电线路,不同负荷功率情况下,变压器的运行电压对配电网中的损耗有重要影响.因此,改变配电网供电电压,可以改变功率传输过程中在变压器和供电线路上产生的功率损耗.针对电力系统在经济供电半径下,负荷高峰阶段和负荷低谷阶段两种不同情况,分析了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来减少在变压器及供电线路上的损耗.  相似文献   

9.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含光伏电站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含光伏电站的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降低了,输电线路上的电压降不仅受无功功率的影响,有时有功功率引起的电压波动更加明显.由于有功和无功引起的电压变动分量是代数和的关系,因此无功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有功功率变动造成的电压波动问题.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函数,包括采用补偿措施后减小的配电网功率损耗费用和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的费用2个部分,建立含光伏电站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光伏电站并网逆变器的无功调节能力,采用改进的多组织粒子群算法对规划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风电场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两节点线路电压的理论分析,建立用于评价电压稳定性能的指标VSI(Voltage Stability Index).然后,考虑在风电功率波动和负荷波动的运行情况下,通过计算配电网各节点的VSI指标,分析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稳定性能.最后,在电力仿真软件DIgSILENT上搭建了IEEE13配电网络和风电场的模型,仿真研究结果显示出VSI不仅能够正确地指示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稳定水平,而且能够判断风电功率波动、负荷波动对配网节点电压造成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配电网末端低电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串联电压补偿控制的线路电压补偿系统。以有功线路损耗最小和节点平均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和容量优化配置模型。计及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及补偿装置接入后对接入点前段线路潮流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加入补偿装置的线路潮流模型及求解计算方法。以一典型线路末端低电压台区为算例,对比了加入补偿装置前后的线路电压特性,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以线路负荷1/10的补偿装置容量,实现线路全部供电电压满足供电指标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原有的低电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Labview的无功补偿模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配电系统中由于负荷的不确定性,低压线路往往在高峰和低谷负荷时出现无功不足或无功过补偿的情况,从而导致线损增加。文章提出了一种无功补偿的模糊控制方法,考虑一天内当前负荷和未来2 h负荷的变化趋势,并把它们用时间信息来表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为时间信息和功率因数,而输出信号用来控制并联电容器组的投切。通过Labview实现该模糊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某低压配电区,分析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减少投切的次数并获得较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直接连接用户的关键供电环节,保证配电网沿线电压质量直接影响到用电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来补偿线路的电抗,可以有效提高交流输电线输电能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压质量。线路供电半径较大、末端负荷较重时,线路沿线电压降严重,此时单一的补偿方式很难满足要求,需要其他补偿方式共同补偿。本文针对10 kV配电网5种典型的负荷结构,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复合结构、不同补偿度的串补效果,旨在分析探究单一串补方式下能使沿线负荷电压均满足幅值质量要求的临界补偿长度,同时也研究了负荷容量及功率因数等参数对补偿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工业用户的持续增长,电力系统的负荷也大幅增加,给电网电压调整、功率因数及线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对低电压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某高负荷、供电电压偏低的35 kV供电系统进行潮流仿真分析,通过修正线路参数得到精确仿真模型,定量分析各节点的电压降落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即使用户功率因数不小于0.95,负荷高峰时段仍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电压降落及线损。提出以线路补偿为主辅以用户就地补偿的补偿方式,通过线路无功补偿优化算法确定线路无功补偿的最小容量,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提升供电电压合格率的同时,有效降低线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低压配网功率因数低的情况,提出在完善农网建设与改造中,采用杆上无功补偿装置,用以减少低压线路无功电流传输,减少线路电压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阐述了根据负荷及功率因数来确定补偿容量及各补偿点所在线路的位置,最大限度降低配网线路的无功电流,达到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无功补偿是节能降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最方便、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农村用电负荷的迅速增长,部分供电半径大、负荷重的10 kV配电线路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将线路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到10 kV农网线路中,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手段。首先介绍了无功补偿的配置原则,然后介绍了10 kV线路无功补偿安装容量和安装位置的确定方法,最后介绍了10 kV线路无功补偿技术在德阳农网中的成功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油井负荷特征和现行无功功率补偿措施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通过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方法来提高高压线路cosφ,以有效降低高压油井线路损耗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与现有高压分散补偿方法相比,在投资和效果方面基本一样,但能克服现行补偿措施存在的一些重大缺点.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低压侧在用户负荷增加时会出现负荷端电压降低的情况,从而影响电器的正常运行。目前对配网低压侧电压偏移现象的治理途径主要是利用并联无功补偿技术,但其治理效果会随负荷量的增加而减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串联电容补偿应用到配电网低压侧的方法。首先分别推导了串并联无功补偿在线路中对负荷端电压抬升的原理,根据工程实际设置参数,仿真得到不同导线型号与负载率下的末端电压幅值,并对比了抬升同等电压两者各自所需的补偿容量大小,最后分析了串联无功补偿对配电网低压侧功率因数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低压配电网中的电压偏低具有更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串联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有了更多的应用,需要研究串联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的配置方案,满足配电网在多种状态下的运行需求。但是配电网的负荷是存在较大波动,电力企业希望能在串联补偿装置可以在配电网不同负荷状态下实现降损和改善线路低电压问题。为此,本文建立一种综合考虑配电网负荷运行状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线损率和电压偏离度为优化目标,进而通过NSGA Ⅱ算法获得帕累托前沿。再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从帕累托解集中获得任意负载率下的优化结果,对于所有负载率下的优化结果进行配电网年度潮流计算,选取线损率最低的为最终的优化方案。最后在34节点配电网算例中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和分析,并说明了计算结果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压无功功率混合补偿方式。针对负荷随机变化,三相负载可能处于严重不平衡的状态,在含有大量快速变化负荷的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了快速补偿和普通补偿相结合的混合补偿。采用新方法比全部用快速补偿,可在尽可能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