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关于2004年电力供需情况和2005年形势分析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需求的高速增长。一年来,全国电力行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克服困难,千方百计保障电力供应,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2011年受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凉夏气候的双重影响,北京市电力需求增速呈现了低速增长。2012年在北京市政府的积极调整政策推动下,经济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受持续的凉夏气候的影响,电力需求与2011年水平相当,电网供应能力充足。预计2013年,北京地区经济企稳回升,电力需求稳中有降。多个燃气机组的建设将改变北京地区的电源结构,为首都电力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供用电》1995,(3)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通过宏观调控,加强用电管理,运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并辅之以行政的手段,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稳定供电秩序,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改善我国缺电状况,开拓计划用电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2008年电力供需状况2008年受我国经济发展周期、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和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剧,我国经济增长回落较快,全年GDP增速为9%,电力消费需求减缓,全年供需的特点是"前紧后松",  相似文献   

5.
随着长三角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安全保障特别紧迫。文章分析了建立长三角地区电力安全保障机制的途径,提出从电力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清洁电力、加强区域电力安全协作、多途径提高区域能效等方面保障长三角地区的电力安全。  相似文献   

6.
2011年以来,我国用电增速逐步回落,反映了在国际经济疲弱及国内宏观调控的双重影响下,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预调微调,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电力需求也不会出现2008、2009年部分月度用电负增长现象.但经济继续下行的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密切关注未来经济及用电走势变化.  相似文献   

7.
1 2004年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 2004年,电力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电力供应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基本保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麦卓成 《电测与仪表》2007,44(10):25-28,52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一项惠及各方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矛盾越来越严重,电力需求侧管理也日益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发展趋势.运用宏观调控理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设计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分析与决策系统,并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目标、原理、功能及实施情况,为需求侧管理工作提供了经验,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内生动力强劲,中长期电力刚性需求增长态势稳定,中东部能源电力资源相对匮乏而电力需求稳步增长,促使中东部省份积极争取省外清洁电力。本文以"西电东送"某±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为例,研究测算跨省区输电对受端省份投资拉动、环境效益、税收及就业等多方面影响,归纳总结出跨省区输电对受端省综合影响分析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兆光 《现代电力》2007,24(6):I0001
电力与经济密切相关,在研究电力与经济的关系时经常遇到下列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电力弹性系数将会有何变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将会有何影响?·经济结构与能源、电力有何关联?·宏观调控政策对电力需求有何影响?能不能像做物理实验一样,对电力经济中的一些半结构化问题在计算机上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模拟实验?这是我十几年来饭后茶余、睡前梦后一直思考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及方法论的创新,采用智能工程的方法,它将成为现实。2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型、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以运筹学、控制论…  相似文献   

11.
《电业政策研究》2005,(8):30-34
一、营销工作现状 (一)主要竞争优势与发展机遇 1、临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旺盛的电力需求。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迅速,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将为电力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2.
《电源世界》2005,(1):11-11
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发挥效应及电力建设速度加快等因素,未来两年中国电力供需矛盾将逐步缓解。2005年用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电力需求达到23900至24700亿千瓦时,相应增长10%至14%。2006年全年电力需求达到26200至27200亿千瓦时,相应增长8%至12%。2006年至2007年,随著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会稳步趋缓,  相似文献   

13.
区域电力负荷中长期预测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我国各个地区电力需求区域性、结构性波动的问题,保持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性地将区域电力负荷中长期预测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并从4个方面对其复杂性进行分析。描述了区域电力需求的系统构成,分析了区域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因素和复杂性特征,提出区域电力负荷中长期预测复杂性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力需求变动趋势及其相关结构变化的深入分析,对电力需求的精确规划至关重要,有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宏观调控。借助于结构突变的单位根和趋势稳定性检验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电力需求的数据生成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电力需求的数据生成过程不具备趋势稳定的特征,而是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同时,利用内、外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寻找到电力需求的内、外生结构变化点。  相似文献   

15.
美国PJM电力需求响应项目可分为紧急需求响应项目以及经济需求响应项目。介绍了PJM需求响应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并从项目特点、参与到电力市场的方式、测量与结算以及运营情况等方面分别对紧急需求响应以及经济需求响应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结合PJM电力市场中需求响应的运行情况以及我国电力市场环境,提出了对我国需求响应项目的开展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PJM电力需求响应项目可分为紧急需求响应项目以及经济需求响应项目。介绍了PJM需求响应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并从项目特点、参与到电力市场的方式、测量与结算以及运营情况等方面分别对紧急需求响应以及经济需求响应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结合PJM电力市场中需求响应的运行情况以及我国电力市场环境,提出了对我国需求响应项目的开展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业政策研究》2007,(11):29-31
一、总体情况 2007年1-9月,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持续较快、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继续提高、民生逐步改善的良好态势,宏观调控成效正在显现。受经济快速增长因素拉动,电力消费高速增长,前三季度电力消费增长率达到15.12%,超过年初各方预期,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达到6544.15万千瓦,高于以往任何一年,全国范围内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继续缓和,  相似文献   

18.
转型经济对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研究转型经济对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转型经济下电力市场的竞争过渡模式和风险防范措施.研究表明,由于中国转型经济时期具有国有经济控制力、政府宏观调控、电力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及节能环保等具体国情,从而决定了中国电力市场建设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过渡性特征.同时,对中国电力市场的竞争过渡模式提出了总体设想,对转型经济下面临的电力市场系统安全风险、市场力风险、市场主体经营风险等3方面风险提出了防范框架,并指出对冲可以作为转型经济中电力市场交易风险防范和竞争过渡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作为推进科学、安全、节约使用电能的重要手段和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的最有力武器,在有效缓解电力能源紧缺状况、构建节约型社会过程中已愈来愈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近几年夏冬季电力供应中的削峰填谷、降低高峰供电压力方面取得了很大效果,受到了全社会的极大重视。但是,许多县市地方政府的电力资源统筹意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政策法规断层,行业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指导缺位,相关职能部门的经济政策和配套措施空缺,用电客户对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理解、接受意识错位,供电企业内部常态运行机制、机构以及办法和措…  相似文献   

20.
电力需求响应是应对电网峰谷差持续拉大、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能源结构转变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需求侧主动响应策略——面向工商业用户的电力套餐,并对电力套餐的设计问题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采用基于特性指标降维的负荷聚类方法辨识工商业用户的负荷特征,为电力套餐的设计进行市场细分;其次,在综合考虑电费支出满意度和用电方式满意度对用户决策的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多项Logit模型构建用户对电力套餐的选择行为模型;接着,构建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电力套餐综合评估模型,以衡量电力套餐的经济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最大化益本比为优化目标的电力套餐设计的优化模型。算例采用某地区工商业用户的实际数据,结果显示了所提电力套餐的经济价值及其调动需求侧主动参与负荷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