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对无功补偿装置中,串联电抗器的接入方式进行分析。串联电抗器接在电源侧和中性点侧两种情况下,当系统发生短路或有涌流时,如何接入能减少或消除对电抗器或系统的影响。通过举例和详细的计算进行分析说明,并且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的结果证实了接入方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在无功补偿电容器组中,串联电抗器的作用,以及确定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时如何考虑与接入系统背景谐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城市配电网后夜容性无功过剩及单相接地时电网产生较高的过电压问题,设计了一种Y接电抗器灭弧装置.首先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计算Y接电抗器中性点接入不同容量的补偿元件后电网的过电压;最后利用Matlab对电网分别接入消弧线圈和Y接电抗器进行仿真.理论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电网装设Y接电抗器后发生单相接地时的过电压得到抑制且能较快恢复到正常状态.Y接电抗器不仅减小接地电容电流,熄灭电弧,还可以解决后夜容性无功过剩和降低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可取代消弧线圈解决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和容性无功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城市配电网后夜容性无功过剩及单相接地时电网产生较高的过电压问题,设计了一种Y接电抗器灭弧装置。首先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计算Y接电抗器中性点接入不同容量的补偿元件后电网的过电压;最后利用Matlab对电网分别接入消弧线圈和Y接电抗器进行仿真。理论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电网装设Y接电抗器后发生单相接地时的过电压得到抑制且能较快恢复到正常状态。Y接电抗器不仅减小接地电容电流,熄灭电弧,还可以解决后夜容性无功过剩和降低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可取代消弧线圈解决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压和容性无功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5.
官澜  刘菲  文卫兵  康鹏  胡君慧  赵娟 《中国电力》2019,52(8):98-104
针对1 000 kV特高压交流变电站主变低压侧无功分组多、占地面积大带来的工程站址场地选择受限等问题,提出将无功补偿装置直接接入500 kV母线的设计方案。对无功补偿装置直接接入500 kV母线的各种接线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调研了设备供货能力,研究了布置方案,进行了全寿命周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可以起到提高单组电容器、电抗器容量,减少无功补偿设备占地面积的作用,还可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5、2000、2005年黑龙江省500 kV电网中500 kV输电线的回路数、总长度、平均长度及500 kV变电所装设高压电抗器和低压电抗器容量对500 kV变电所补偿度进行了计算,对黑龙江省500 kV变电所中高压电抗器和低压电抗器装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某些500 kV变电所装设高压电抗器的容量过大、补偿度过高,造成无功在500 kV线上流动,引起网损增大.500 kV变电所高压电抗器补偿度应低于50%,低压电抗器补偿度应大于50%.  相似文献   

7.
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中接入并联电抗器可以抑制由于电容效应引起的电压升高及调节系统的无功潮流。磁控无级可调电抗器可以对系统电压和无功进行适时自动调节补偿,使系统运行电压和无功平衡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有分布式小水电接入的配电网在丰水期小方式系统电压偏高问题,建立了分布式小水电丰水季节小方式的配电线路仿真模型,提出了水轮发电机进相运行、加装并联电抗器等改善策略,着重对比了在分布式小水电高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的效果,并提出了感性无功补偿电抗器安装地点和容量的选择。理论与实际仿真结果表明,在分布式小水电升压变低压侧加装并联电抗器补偿时,电压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接入的并联电抗器,可以适当地补偿分布电容所产生的容性电流,降低差动电流,但仍不能保证区外故障时正确动作.本文在传统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电抗器的补偿作用,对传统的补偿方案进行了修正.通过ATP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详细分析了有小水电接入的配电网在丰水期小方式系统电压偏高问题,建立了小水电丰水季节小方式的配电线路仿真模型,提出了水轮发电机进相运行、加装并联电抗器等改善策略,着重对比了在小水电高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小水电升压变低压侧加装并联电抗器补偿时,电压控制能力冠著增强,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消弧线圈补偿装置的暂态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可控硅调节的消弧线圈电抗器装置 ,并着重研究适用于 6~ 6 6kV配电网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中的可控硅调节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暂态性能。其中主要分析了突然投入理想正弦电源和接入电网中性点后电抗器本身的暂态响应及在稳定电源下工作点的调节 ,同时重点研究了在发生单相金属接地、单相高阻接地和间歇电弧接地情况下可控硅调节电抗器补偿容性电流的能力。通过实例进行EMTP仿真证明 ,新型可控硅调节的消弧线圈电抗器装置在适当的控制策略下 ,其电磁暂态过渡时间是满足要求的 ,从而说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可控硅调节的消弧线圈电抗器装置, 并着重研究适用于6~66 kV配电网的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中的可控硅调节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暂态性能.其中主要分析了突然投入理想正弦电源和接入电网中性点后电抗器本身的暂态响应及在稳定电源下工作点的调节,同时重点研究了在发生单相金属接地、单相高阻接地和间歇电弧接地情况下可控硅调节电抗器补偿容性电流的能力.通过实例进行EMTP仿真证明, 新型可控硅调节的消弧线圈电抗器装置在适当的控制策略下,其电磁暂态过渡时间是满足要求的,从而说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大容量可控电抗器等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设备已应用于新疆与西北联网750kV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电容电流是影响超高压长线路差动保护性能的主要因素,需计算出分布电容电流和并联电抗器电流后进行补偿。由于可控电抗器在运行中容量是变化的,根据电抗器参数间接计算电流的做法会造成过补偿或欠补偿。为此,提出将可控电抗器实测电流引入线路差动保护,以实现电容电流的精确补偿,并分析了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最后,采用数模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新方法提高了差动保护的灵敏性和可靠性,已在新疆与西北联网工程中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成和祥  丛庆地 《吉林电力》2010,38(3):36-38,41
针对并网风电场的电压无功控制调节问题,结合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大岗子风电场采用的磁控电抗器(MCR)型静止无功补偿(SVC)全范围动态补偿装置,对MCR+FC(固定电容器组)、TC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FC和SVG(静止无功发生器)升压变压器型多功率单元串联模式等3种无功自动补偿调节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根据吉林电网实际情况,风电场接入系统无功自动补偿调节方式选用MCR+FC型,最后分析了控制策略和运行方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综合治理电气化铁道的谐波和无功均要求动态补偿无功功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带磁分路的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的静止动态无功补偿器的新模型。在该可控电抗器次级侧设置若干组绕组,每组绕组用反并联晶闸管控制其导通程度,可连续调节可控电抗器的感性无功功率,配合滤波兼补偿的滤波支路,从而实现无功功率的动态补偿。该方法能使可控电抗器产生的谐波电流小,次级侧的电压低,有利于应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工程实施等。实验表明,设计出的可控电抗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性能。  相似文献   

16.
徐翔琳 《宁夏电力》2001,(2):5-11,32
通过对古城变电所电容器组投切时谐振频率的计算及谐波测试结果的分析,论述了串联电抗器参数选择时应考虑系统的结构、运行方式、电容器组的容量及组数等等因素。讨论了串联电抗器的接入给无功补偿装置的安全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专利介绍     
《电力电容器》2010,(6):25-25
专利名称:凋压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专利申请号:200920091350.8 申请日:2009年7月8日 授权公告日:2009年7月28日 申请人:黄留欣,赵国生,吴锋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调压变+饱和电抗器动态无功补偿SVC。它由调压变为电容器提供可调电压,串入饱和电抗器,接入电容器输入端。  相似文献   

18.
并联补偿电容器组对高次谐波的放大和抑制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春 《山西电力》2002,(3):53-54,59
分析了变电站无功并联补偿电器组对电力系统高次谐波的放大作用,论述了利用串联电抗器接入补偿电容器组进行参数合理选择,使其达到对高次谐波分量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工程实践对变电所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时发生的谐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防止谐振的措施对补偿电容器及串联电抗器长期容许高次谐波电流值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20.
规划的板桥变电站作为合肥市一环以内第1座220 kV变电站,采用全电缆出线,产生的充电功率较大,而周围变电站均未预留电抗器接入的可能性。考虑在板桥变电站集中配置电抗器以补偿周边电网盈余的无功功率,同时在尽量充分利用线路充电功率的基础上,减少站内电容器补偿容量;并结合电压水平和功率因数的要求,研究合理的无功配置方案,通过计算校验配置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