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传统移相全桥变换器滞后臂ZVS范围窄、占空比丢失严重和变压器次级侧环流较大的缺点,提出一种以其为基础的全新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即基于双电感的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该变换器能克服传统移相全桥变换器的种种缺点。详述了该电路结构的基本原理,制作了一个800W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证明,文中所提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3k W移相全桥软开关充电机设计中的移相全桥控制电路部分。将移相全桥控制电路应用到充电机的设计中,减小了电路中元件的应力,降低了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并详细介绍了充电机主电路,以及基于UCC3895的移相全桥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实验证明该设计能够实现软开关,降低了输出电压纹波系数,提高了整机效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高频隔离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直流变换拓扑结构,在传统移相全桥变换器基础上加入简单的辅助网络实现移相全桥ZVZCS,为确保滞后桥臂实现ZVS,将移相全桥ZVZCS结构与半桥LLC谐振电路通过共享滞后桥臂相结合构成混合全桥-半桥电路,变换器以串联形式输出,由PWM移相来控制。论述了为改善传统移相全桥ZVS电路缺陷已提出的一些改进型结构,详细分析了所提出的混合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最后研制了15 k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该结构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移相全桥ZVS变换器在中大功率场合有广泛应用,在数字移相控制系统中,对移相互补驱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特别是对移相角产生的灵活性具有一定的要求。选用32位ARM内核的单片机,利用其定时器互连关系提出了一种计数延时法,并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两种ZVS变换器驱动波形产生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计数延时法产生移相角原理,重点阐述了两种四路移相驱动信号设计步骤,最后通过软件设计实现了移相互补信号的产生,并进行了移相全桥变换器开环和电压闭环实验,实验验证了该计数延时法的可行性,大大简化了全桥变换器移相PWM控制,且为多模块移相全桥变换器的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DSP的移相全桥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全桥变换器作为主电路拓扑、以TMS320LF240x系列DSP作主控芯片、以移相控制方式作为控制方案的移相全桥软开关DC-DC变换器.由DSP发出移相控制信号并经芯片IR2110驱动放大,在移相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可以实现全桥变换器主功率开关的ZVS.进行了系统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并安装了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正确,软开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传统移相全桥电路在大功率和宽范围输出电压下很难满足半载以下软开关需求,以及电路损耗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移相全桥变换电路,即在最难实现软开关的滞后桥臂并联辅助电流源网络,改变移相全桥电路的工作模态,使滞后桥臂在宽范围负载下仍可实现软开关,同时降低电路损耗。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和损耗分析,新型移相全桥电路可满足在输出电压77~137.5 V下19%~100%额定负载的软开关需求,相较于传统电路软开关范围提升约15%,同时在软开关范围内,新型移相全桥电路开关器件效率大于96.3%,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直流变换器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高频开关电力操作电源的设计方案.使用TMS320F2808型DSP作为主控芯片,实现了数字移相控制及全桥变换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试制了一台3 kW的样机,给出了实验波形及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分析了移相控制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及运行模式,并指出移相控制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与Buck变换器的拓扑等价性。既然传统的电压模式控制Buck变换器中存在分叉与混沌等非线性现象,那么移相控制全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中也必然存在相应的各种非线性现象。仿真结果证实了这一推断。  相似文献   

9.
移相全桥(PSFB)变换器以其零电压开通(ZVS)的软开关特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移相全桥变换器电路参数的设计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通过深入分析移相全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出系统占空比丢失以及ZVS负载范围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基于ZVS负载范围的移相全桥变换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详细地介绍了隔直电容、输出滤波电感、谐振电感以及IGBT死区时间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搭建45 k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旋转式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应用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旋转式ZVS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详细分析了移相全桥ZVS的工作模态及占空比丢失问题,给出了高频旋转变压器的具体分析与设计方案,最后对所设计的移相全桥旋转变换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分析了转速变化对输出的影响,给出了实验波形,验证了该旋转变换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大功率软开关移相全桥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移相全桥变换器的占空比丢失严重和开关管电压应力增大的问题,提出适用于大功率移相全桥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进行了原理分析,完成了1000A大功率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移相全桥ZVS变换器中整流二极管容易出现电压尖峰的情况,设计了基于DSP控制且主电路带有钳位二极管的移相全桥ZVS变换器。分析了带有钳位二极管的移相全桥ZVS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主电路参数以及反馈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对变换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较小,能够较好地实现软开关并对原边电压尖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LLC谐振电路和移相全桥电路的混合调制型三路输出DC-DC变换器,根据LLC谐振电路与移相全桥电路不同的调制原理,采用脉冲频率与移相混合的调制方式实现三路输出的调节。该文提出的变换器可以等效成一个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结构的LLC谐振电路和两个移相全桥电路,由于LLC谐振腔的存在,开关管可以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零电压软开通;移相全桥电路的辅助电感无需特别设计,可以减小由辅助电感引起的占空比丢失的问题。本文对提出的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一台输出功率1.4k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出变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以往一些ZVZCS移相全桥变换器的拓扑.在实现主电流复位的常用方法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最近一些新颖的ZVZCS移相全桥变换器拓扑,分析了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主要波形图。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移相全桥同步整流变换器的设计方法,阐述了移相全桥电路的工作机理及实现软开关的边界条件.该电路通过应用软开关及同步整流技术可获得较高的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2kW移相全桥PWM变换器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移相全桥零电压PWM变换器工作原理,根据对系统数学模型的仿真,设计了变换器的控制参数,采用移相全桥零电压PWM变换器技术研制了一台功率为12kW的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一种带辅助桥臂的移相全桥软开关变换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传统移相全桥ZVS变换器滞后桥臂零电压开关范围窄、占空比丢失严重、功率损耗较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带辅助桥臂的移相全桥变换器拓扑。分析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功率损耗情况和辅助桥臂控制方法,给出了辅助桥臂参数设计的计算公式。最后研制了一台功率为1 kW,工作频率为16.7 kHz的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移相全桥电路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功率低压大电流应用的同步整流移相全桥变换器的工作状态,提出了开关管寄生电容对移相全桥变换器实现ZVS软开关存在不可忽略的影响。通过开关暂态过程和数学推导定量确定了寄生电容导致超前桥臂关断电流的跌落量,并分析了其对滞后桥臂ZVS软开关条件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了变压器励磁电流补偿方案,在设计的2.5kW低压大电流移相全桥样机上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柯灿  林飞  李彬  李旭阳 《电力电子技术》2021,55(2):36-39,49
在大功率场合中,移相全桥变换器应用十分广泛.该变换器可以利用谐振电感与开关管的寄生电容发生谐振来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ZVS).鉴于移相全桥主电路拓扑的特点,在考虑变压器漏感和整流二极管寄生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移相全桥变换器变压器次级整流桥换流时的暂态等效电路模型,并详细分析变压器次级整流桥寄生振荡的产生机理.介绍了几种常用抑制整流二极管电压振荡的方法,并利用P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实验表明,在大功率场合,移相全桥变换器中采用初级二极管箝位电路加次级RCD吸收电路,能极大抑制变压器整流二极管电压尖峰和电压振荡.  相似文献   

20.
设计并试验验证了一种基于SiC二极管的隔离型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变压器采用交错并联结构以提高功率等级,降低电流电压应力;采用移相全桥电路实现软开关,降低开关损耗,便于提高开关频率以减小磁性元件体积、增加功率密度;此外,二次侧不控整流电路使用SiC二极管,消除了传统不控整流反向恢复的问题。通过分析移相全桥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SiC二极管整流的移相全桥DC/DC电路设计方法,并研制了1台额定600V输入、300V输出的3.6kW样机,试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