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分析10 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机理和防止雷击断线的原理,设计了一种绝缘导线防雷附线装置,以有效降低绝缘导线雷击断线事故,提高10 kV架空绝缘线路供电可靠性.对防雷附线试品进行雷电冲击试验,并结合防雷附线多年现场实际应用情况,提出防雷附线能有效保护绝缘导线免于雷击断线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卢小钟  高萍 《华东电力》2006,34(2):68-70
110 kV变电所采用两线三变的桥接线模式,通过放大导线截面、减少线路回数,节约了线路走廊,降低了投资,缩短建设周期,但增加了保护和操作的难度,在苏州地区尚处在试点和推广阶段.对110 kV变电所两线三变桥接线模式中的电气主接线、保护配置、总平面布置等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型线结构导线是近年新开发的一种新型导线,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在机电气性能、经济性、配套金具及施工等方面对圆线与型线进行了比较,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表明型线具有线径小、荷载轻、弧垂小、电晕小及年费用低等特点,提出推荐型线导线的技术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在导线选择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架空输电线路发生严重的微风振动时会造成断线倒塔等电力事故。为此研究了输电线路中某一耐张段所在的塔线体系,建立“三塔两线”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发现输电单塔主要表现为铁塔的扭转和侧移振型,塔线体系主要表现为输电导线的侧移和扭转振型。静态风载分析表明,风速与塔线体系中导线的最大位移成正比,导线自重在风速较低时对线路风振影响较大;导线的位移最大发生在导线弧垂最大处,故需重点关注导线弧垂最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第一条750kV超高压架空输变电示范工程中,部分导线选用LGJK-300/50扩径导线.由于扩径导线的特殊结构,在施工中必须使用专用的卡线器来对扩径导线进行牵引、锚固及紧线等工作,本文介绍了扩径导线卡线器设计原理、结构形式以及试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架设观测弧垂时的温度,在过去的规范中规定是按周围空气温度为准。近年来有不少国家都改为以导线的实测温度为准。新规范《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改为“观测弧垂时的实测温度应能代表导线或避雷线的温度”。江苏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近年来研制的导线线芯温度计就是解决此问题的较好手段,该公司也积累了几年的使用经验。但是必须指出,测量导线的实际温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影响因素较多。各地在使用中要多开动脑筋,进一步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使实测出的温度更接近于导线的实际温度。  相似文献   

7.
郝阳  贺立斋  张建华  徐光 《电力建设》2011,32(10):23-26
对750 kV变电站同塔双回进出线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研究.以典型进出线段同塔双回线路为模型,分析了相导线间距离、分裂导线的根数、分裂间距、分裂导线子导线直径、导线对地高度等因素变化对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变电站同塔双回进出线段线路周围电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曹建  徐慧 《电测与仪表》1992,29(12):31-32,20
为配合输电线防冰导线的研制,设计制造了热敏磁芯线发热量测量仪。仪器由几个分立的部分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准确的特点。用制造的热敏磁芯线发热量测量仪对几种金属导线进行了实际测量,测量结果能用电磁理论作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关导线脱冰和风振同时出现的输电线路脱冰研究成果较少,输电塔-线体系导线风振对脱冰的影响更是鲜有报道。为此,采用有限元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搭建某500 kV实际运行线路的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通过动态仿真分析了当导线均匀覆冰10 mm时,不同风速下导线脱冰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并分别从导线位移、导线应力和杆塔两侧导线的不平衡张力3个方面探讨了导线风振对脱冰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线水平振幅随着风速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导线竖直振幅、导线最大拉应力以及杆塔两侧导线的不平衡张力随风速的增大而略有减少。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若计及水平位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则需要考虑导线风振对脱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频感应温度、高频感应电流和铜导线规格对铜导线半硬值的影响规律,比较了传统退火工艺和高频感应退火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导线半硬值随高频感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210~230℃内,半硬值急剧减小;铜导线半硬值随高频感应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在高频电流为70~95 A时快速减小。与传统退火工艺相比,高频感应退火工艺能耗较高,只适用于宽边较宽的铜导线的生产。在漆包线生产过程中,经过高频感应退火处理的电磁线线芯半硬值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11.
提高10 kV及以下线损管理水平是当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10 kV及以下线损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通过加强10 kV及以下线损管理体制建设、细化指标分解、建立完善逐级考核制度等途径,利用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线损管理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配电线路故障的快速、有选择性的切除、隔离与恢复,缩小停电面积并减小停电时间,提出一种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新系统由断路器、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DNCP(distribution line non-communication protection)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单元三部分组成。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故障区段两端的断路器在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的作用下动作跳闸,切除故障部分;失去电源的非故障区段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单元的控制下,投入备用电源,恢复相应区段的正常供电。新模式切除故障只需要一次断路器动作,一条具有6分段的配电线路最长故障切除时间小于1.1 s,非故障区段失电时间小于1.2 s。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市县级供电企业为研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市县级一体化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线损技术,提出了通过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来对低压配电网用户理论线损进行计算的方案,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违章窃电诊断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操作简便、人机界面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配电网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互操作性差、流程容易割裂,最终形成孤岛,严重影响了线损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为此,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线损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多点、异步通信的特点,且在空间、时间和控制流上完全解耦,适合于线损管理这种信息交换频繁、动态性强的应用系统。基于SOA的线损管理系统,通用性强,易维护,可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互操作,从而提高线损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电力网技术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根据电网负荷的实测结果,用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电网的技术线损分布及构成,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线损计算结果,分析了我国电网技术线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降低技术线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宝兴 《电力设备》2007,8(2):64-67
总结多年以来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建设中模型建立、数据源整合、线损数据管理和考核等环节的经验,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公共信息平台的新型线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各自动化系统导出的CIM模型文件进行合并和扩展,建立了完整的分线、分压、分片、分区的线损对象模型;基于统一编码标准和统一数据信息平台,为线损统计、计算提供了自动、可靠、完整的数据源;系统同时提供层次化、流程化的数据管理、应用和考核机制。从而为配电网运行提供了科学“分析、降损、增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城市配电线路供电半径短时,按优先保障选择性整定的电流速断保护,在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故障时,将出现保护灵敏性不足,甚至失去保护范围的问题。本文提出在配电线路分段末端和各分支始端配置串联电抗器,实现配电线路全线速断保护的方案,以提高保护的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仿真分析了串联电抗器接入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方案可行。并设计出小型化结构的串联限流电抗器,可安装于配电线路杆上,便于本方案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周晓云  郑毅 《江苏电器》2009,(10):50-52
分析了目前国内配电网线损状况,总结了目前所采用的降低线损的措施。并针对电力市场化后,配电网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提高供电电压、合理布局、采用灵活配电系统等措施,是降低城市配电网络总损耗的有效手段,可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网损,并维持电压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配电网结构复杂,故障电流弱,且存在间隙性电弧,分支多,故障选线困难。为解决传统的选线方法准确率低,无法准确采集到行波信号而导致故障选线失败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行波信号的配电网选线方法。该方法以双端行波定位法为基础,对行波检测装置进行优化配置,选择性的在配电网分支末端变压器端安装行波采集装置;将行波装置两两组合,组成多组定位系统,获得初始行波的波头到达时间;准确排除非故障线路,确定故障区间;融合多组系统的故障区间,取其交集,最终实现配电网的精确故障选线。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实现配电网的故障选线。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6年河南电网负荷实测的数据,用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分析了河南电网技术线损构成,并提出了相应的降损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