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基于电流电压序分量的模糊选相元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2种传统的序分量比相选相元件的动作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在特殊故障情况下(弱电源侧故障和转换性故障),电流序分量可能存在的误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电压序分量的模糊选相元件。该元件应用模糊逻辑的思想,将ΔI.1/I.2和I.0/I.2电流序分量比相选相元件与ΔU.1/U.2和U.0/U.2电压序分量比相选相元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电流序分量比相选相和电压序分量比相选相元件各自的优势。该元件在原理上创新性地通过故障相区的比较来实现故障选相,不需要配合其它的判别方法,也不需要用户进行整定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置选相判据的权重及动作阈值,该元件不但可对一般故障类型的故障相别做出准确判断,而且在特殊故障情况下,也能实现正确选相,选相结果不受过渡电阻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电压序分量的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零序、负序电流构成的序分量选相元件所存在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单相接地和两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和正序电压不同相位关系的分析,得出了一种由零序、负序、正序电压所构成的新型故障序分量选相元件。该元件原理简单,选相可靠,不仅能对一般性故障正确选相,而且在转换性故障,同杆并架上的跨线故障等特殊故障情况下也能正确选相,满足了高压及超高压线路保护中对选相元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相关分析的故障序分量选相元件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25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分析的故障序分量选相元件。该元件采用多参量比较的思想,在滤波和滤序环节设计得当时,较基于全周Fourier滤波的故障序分量选相方案速度更快。与电流突变量差选相元件相比,提高了在高阻接地时选相的灵敏度和两相接地短路的可靠性。最后,通过ATP仿真验证了本选相方案的有效性,并展望了相关分析理论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利用零序与正负序之和的相对相位关系选相新原理.该原理通过零序与正负序之和的相对相位关系,并结合零序与负序相对相位关系进行接地故障相别的判断.该选相元件从原理上克服了以往序分量选相方法受过渡电阻影响较大的缺点,原理简单,理论分析和大量的现场数据验证表明能有效可靠地选出故障相别,是高压线路保护实现单相重合闸较为理想的选相元件.  相似文献   

5.
一种序分量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本文通过对各种不对称故障的序分量相对相位关系的分析,得出了一种新型的序分量电流相对相位与不对称故障类型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新型的故障相区划分方法,用于高压线路保护的选相元件,能够准确确认各种故障类型及故障相别。通过大量动模试验表明,是高压线路保护实现单相重合闸较为理想的选相元件  相似文献   

6.
一种电流故障分量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准确有效的选相元件是高压输电线路采用自动重合闸的前提,分析了线路发生不同故障情况下电流序分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电流序分量间相位关系和幅值关系的选相新原理,对于接地故障,先利用零、负序电流相位关系判断故障发生在A,B还是C区,每个区域对应一种单相接地故障和一种两相短路接地故障;再用正序电流突变量和负序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来确定对应区域内的具体故障相别,该选相元件原理简单,相区划分的裕度角大,不受系统正序抗和负序阻抗不相等的影响,并且有很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EMTP仿真结果和动模实验表明,该选相元件能有效可靠地选出故障相,完全能满足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一峰  谭发 《电力学报》1996,11(3):31-34,57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故障电流序分量来判定故障相的选相元件,这种元件判相原理简单,实现方便,且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该元件的原理,并经EMTP数字仿真证明了该元件的正确性,目前这种选相元件已在我国实际装置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故障支路电流序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包含了明确的故障相别信息,但易受电流分布系数的影响。差电流中的负序分量的相位与故障支路中负序电流的相位相同;在差电流中的正序分量中减去系统电源产生的正序电容电流,修正后的正序差电流的相位与故障支路中的正序电流相同;通过负序差电流和修正后的正序差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可以明确判断故障类型。该选相元件不受线路分布电容、线路补偿电抗器、电流分布系数的影响,可在故障后长期使用,灵敏度高。仿真实验数据验证了该选相元件可以正确地选出故障相别。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振荡过程中序分量选相元件动作行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所用序分量选相原理和防止振荡时误选相所用的不对称故障开放判据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对于振荡中心和单相接地故障在同一条长输电线路且两者之间有较远距离的情况,从不对称故障开放判据和阻抗排作法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误选相的原因,理论分析和动模试验都证实了这种误选相现象的存在,为以后序分量选相原理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鲍小鹏  张举 《供用电》2003,20(6):23-25
分析比较了微机保护中几种常见序分量选相元件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压序分量的新型选相元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种反应环流电流的平行双回线保护选相元件   总被引:7,自引:15,他引:7  
针对目前反应电流全量的电流平衡保护受负荷电流影响导致相继动作区大或保护拒动,以及反应故障分量的电流平衡保护故障分量提取方面的问题,基于双回线的相序变换原理,得出了环流电流故障分量与系统参数无关的结论,由此得到了平行双回线各种单线故障时环流电流的特征,进而提出了一种平行双回线单线故障的选相原理及其元件。文中提出的反应各相稳态环流电流故障分量的选相元件,不受系统参数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并且稳态环流电流本身就是故障分量,在整个故障期间都存在,易于提取、误差小。与电流平衡保护相比,该基于环流电流的保护在理论上能够提高平行双回线保护的性能。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相元件能准确有效地选出故障相。  相似文献   

12.
对新型正序故障分量方向元件几个特殊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虽然正序故障分量方向元件原理简单,与其它方向元件相比具有自已独特的优越性。但在特殊的条件和环境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讨论正序故障分量方向元件的原理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几个特殊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种利用序分量原理提高电流保护灵敏度的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避免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受故障类型和相别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序分量提高电流保护灵敏度的新原理。可以克服故障类型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变压器一侧短路时,不会影响另一侧保护的灵敏度;而且,该原理受负荷电流的影响较小。给出了利用两相电流互感器实现该原理的简便算法。该算法逻辑简单,无需判别故障类型,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线模糊神经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快速灵活控制的在线模糊神经直流控制器。由于是在线控制,所以这种直流控制器与传统的PI调节器和离线式神经网络控制器相比更具鲁棒性和自适应学习能力;与只考虑电流误差的神经网络控制器相比,则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通过NETOMAC数字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控制器对交直流系统稳定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称分量模型的电力系统短路故障计算方法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对称分量法及其序网联接技术是电力系统故障处理的传统方法,但目前存在着许多因素引起了网络参数的三相不对称,以至序网无法分离,序网联接技术失效。该文以相分量故障处理方法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相分量坐标下的故障向量变换法。采用多态计算技术,用矩阵变换代替传统的数值计算,用不同的矩阵参数表达各种对称和不对称短路故障的特点,以使用统一的公式计算短路故障,将该方法推广至对称分量坐标下,无需序网联接就可以实现对称分量坐标下短路的故障处理,简化了短路电流计算编程的难点,分析了组合故障等情况,给出了新方法的处理结果,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简单实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理论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与选相方法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基于小波理论对高压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故障判据,定位和选相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故障诊断的小波检测算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所提出的方法对建立吭压输电线路高速继电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零序分量的距离继电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分量的距离继电器,具有故障分量继电器所特有的不受负荷、系统运行方式、系统振荡等因素影响的特点。此继电器所需的零序分量现场获取简单,故障后可以长期存在;对于现场较易出现的电压回路异常、零序电压量自动由自产转为开口三角(3U0)电压后,继电器仍能正常工作;该继电器的动作公式为模量比较,现场实现简单可靠。理论及大量的EMTP仿真表明:此距离元件综合性能良好,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完全可以作为高频方向元件的辅助元件,以提高方向元件的现场性能,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