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中压配电网采用20kV电压等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电力负荷及负荷密度日益增长的情况和城市配电网现状,指出目前10kV电压等级供电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采用20kV电压等级配电网的合理性,论述了推行20kV电压等级可以有效提高供电能力,较好地适应不同规模客户的需要,提高电压质量并降低损耗;国内外的实践均证明了采用20kV电压供电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20kV电压等级设备的生产情况也为20kV配电网建设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线路传输容量、供电电压质量、供电半径及传输距离、线路功率损耗4个方面对中压配电电压序列10 kV,20 kV,35 kV进行了技术特性分析,得出结论:中压配电网采用较高的电压等级,可以提高线路输送功率、降低电压损耗、增大供电半径、减少线路走廊。  相似文献   

3.
20 kV电压等级供电等级的提出可以追溯至1980年,经过论证,1992年以推荐方式列入GB156。1993年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兴建时,江苏省电力工业局同意采用20 kV全电缆供电方式进行供电,由此我国第一个该电压配电网项目进行试点,1996年投入运行。中国电力科学院对20 kV供电进行过专题研究。2008年6月19日~20日,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江苏省电力公司在苏州召开了推广20kV电压等级供电学术研讨会,20 kV电压等级供电再度成为关注焦点,本刊记者就此走访了中国电力科学院供用电所总工程师范明天。  相似文献   

4.
针对江苏省初步采用20kV电压等级代替10kV、35kV电压等级,通过实例对采用20kV供电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投资的经济性优势作了分析,可供20kV电压等级供电用户的推广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杜欣秋 《黑龙江电力》2012,34(6):478-480,482
针对群力新区供电中压配电网在哈尔滨地区供电电压序列中首次采用20kV电压等级供电问题,阐述了20kV电压等级供电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20 kV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的特点及电阻的选择计算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群力新区中压配电网较适合采用20 kV电压等级供电,供电系统中性点宜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6.
陈光捷 《供用电》2009,26(2):77-79
提高配电网电压等级是提升城市电网供电能力的有效途径。阐述了福州地区负荷发展态势,比较了对10kv和20kV电压等级线路的供电半径和输送容量,以及对短路电流和110kV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影响。提出了福州地区建设20kV配电网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及开发区,负荷密度不断增长,现有的10 kV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已明显不足。适时引入20 kV电压等级,对提高和简化城市电网电压等级,解决配电容量不足,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文章着重论述了20 kV配电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优越性,以及唐山供电公司在曹妃甸工业区及滨海新城的中压配电网引入20 kV等级的必要性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20kV电压等级及其在国内外的实践,比较了10kV和20kV电缆线路的供电半径和输送容量,以及对短路电流和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的影响,实际应用证明:采用20kV作为配电网电压等级能有效减少线损,节能效果明显,是提升企业电网供电能力的有效途径。规划和推广20kV配电电压等级应从区域电网远景建设规模、可靠性、电压质量、经济性和节能等方面综合分析,文章对企业规划区采用20kV配电模式和建设20kV配电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中压10kV电压等级供电模式,无论输电容量还是传输距离均难以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无法保证正常供电。因此,近年来,对20kV电压等级及35kV电压等级作为中压配电电压多有研究。本文在分析约束条件下,针对不同负荷密度,计算得出具有参考意义的中压配电电压的供电距离。  相似文献   

10.
针对10kV配电网在部分负荷密度较高的城市中心区供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简化电压序列和提高中压电压的要求。分析了20 kV与10 kV技术区别;比较了城市配电网电压序列220/110/10/0.4 kV、220/110/20/0.4kV和220/20/0.4kV在变电站占地面积、线损率和单位面积年费用经济技术指标。以某开...  相似文献   

11.
20kV电压等级供电等级的提出可以追溯至1980年,经过论证,1992年以推荐方式列入GB156。1993年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兴建时,江苏省电力工业局同意采用20kV全电缆供电方式进行供电,由此我国第一个该电压配电网项目进行试点,1996年投入运行。中国电力科学院对20kV供电进行过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电世界》2017,(7)
随着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负荷密度逐渐增大,很多10kV中压配电网供电的地区呈现出供电能力不足、电压水平偏低、网损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发展20kV中压配电网。介绍国内外20kV电压等级的使用现状,以及采用20kV配电网的优点:提高配电网容量,降低线路的电压损失,降低线损,增大配电网的供电半径。给出10kV配电网升压至20kV运行的制约因素:在负荷密集区对110kV变电站主变和中压配电室进行更换改造,技术上的过渡方案难以保证,用电客户的设备资产也必须进行改造,国内缺乏20kV电压等级建设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13.
陈庆  姚铿  沈向东 《电力设备》2008,9(9):106-107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110/20/0.4kV配电系统,目前已运行15年,可满足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85%,线损率同比10kV配网为低。实践证明采用20kV电压等级配电电压具有明显优点:①提高了配电网供电能力,相比10kV配电减少配电变和通道占地;②减少线损、节约能源,在输送相同容量负荷时,20kV的线路损耗仅为10kV的1/4;③适宜扩展配电范围,在相同电压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中压配电网仍以10 kV为主,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现有10 kV配电系统容量小、损耗大等问题日显突出,已经很难承受急剧增长的用电负荷。20 kV电压等级早已列入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38—1983中,在国外已被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具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国内对20 kV电压等级的优点早有认识,1980年当时的电力部就提出将20 kV电压等级列入GB 156标准,1984年农电系统的专家也提出采用20 kV电压等级配电,此后众多专家学者相继提出建议,给予论证,倡导采用20 kV电压等级。并在GB 156—1993《标准电压》中加括号列入,后修订为GB 156—2007《标准电压》。与传统的10 kV配电网相比,20 kV配电网电压不但可以增加供电能力,降低75%的电力损耗,还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2008年6月19日~20日,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江苏省电力公司在苏州召开了推广20 kV电压等级供电学术研讨会,进一步促进了有关方面的技术论证和该项目的进展,促使制造部门开始研制、生产相关产品。我刊邀请20 kV电压等级供电供方和需方的技术人员面对面地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鉴于珠江新城采用220/110/10/0.4kV四级电压供电出现的问题,在总结20kV电压供电优势的基础上,对广州新城应用20kV中压配电系统进行了探讨,结论表明应用20kV电压等级既能节约资源,又能节省投资,是解决高负荷密度地区供电困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kV中压配电输送容量大、供电距离长、电压质量高、输送损耗少的特点,并通过20kV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在贵阳电网部分区域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在贵阳电网推广应用20kV供电的方案,此方案能有效缓解电网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电能质量的国家标准,通过建立电路模型时采用20 kV供电和10 kV供电系统时,非线性负荷及不平衡负荷对配电网的电压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20 kV供电时,非线性负荷及不平衡负荷所引起的电压谐波含有率和电压不平衡度都小于或等于采用10 kV供电时的一半.  相似文献   

18.
用电顾问     
20kV与10kV供电相比具有的优势问:20kV与10kV供电相比具有哪些优势答:目前,世界上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将20kV电压作为中压配网的标准电压。  相似文献   

19.
刘平  马新明  戴迪 《电气开关》2010,48(6):14-15,18
相比于10kV配电网,随着城市电力负荷密度和供电范围的增大,在中压配网中发展20kV电压等级供电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对中压配电电压引入20kV等级,从其发展优势、技术改造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论证了20kV中压配网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kV电压等级供电,除了包括对新建区域采用新的电压等级以外,鉴于目前国内的中压配电电压等级以10kV为主,现存大量10kV配电设备,因此欲采用20kV电压等级供电,就需要对现有的10kV电网进行升压改造,达到有效利用现有设备存量、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坚强电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