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故障暂态电压的故障选相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各种故障类型下的高频暂态电压的特征,提出一种利用小波变换的暂态电压选相新算法。该算法利用暂态电压模分量的小波模极大值和各相电压的李氏指数值,从而可以实现可靠选相。对某典型的500kV线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各种故障条件下均能准确、快速地选相。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利用小波变换等方法获取暂态能量实现故障选相存在算法和选相判据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故障分量构建暂态能量的输电线路故障选相方法。该方法从电压、电流故障分量角度构建三相暂态能量比和零序暂态能量指标,通过将这些指标与相应的阈值比较,完成故障选相。基于某实际系统动模试验的故障录波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PSCAD/EMTDC搭建典型双端电源输电线路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选相方案可以不受故障点位置、故障初相角等的影响,可耐受更高的过渡电阻。  相似文献   

3.
基于暂态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选相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分析超高压输电线路三相导线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量的故障选相方案。该方案算法利用小波变换表征电流故障分量的暂态能量,并通过比较三相间能量的相对大小来识别故障类型和判别故障相别。大量EMTP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在不同的故障条件下(包括在不同的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初始角等)都能基本正确地快速选出故障相,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于初始行波的选相方法之不足。动模试验数据也充分验证了故障选相新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信号李氏指数的小波变换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压信号小波变换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算法.利用单端暂态电压信号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对电压信号的李氏指数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以便判断故障线路.仿真表明,在各种故障情况下该保护算法都足以提取和放大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差异,可靠、准确地动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暂态电流小波熵权的输电线路故障选相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暂态电流信号小波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借鉴熵权的概念,给出了小波熵权的定义,提出一种利用高频暂态分量的小波熵权实现故障选相方法。该方法直接利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高频电流,使用小波提取暂态信号特征,对提取的信号特征计算其沿尺度分布的权重,得到暂态信号的小波熵权,由此构造故障选相判据进行选相。基于EMTDC和MATLAB环境,利用该方法对某一典型500 kV线路进行各种故障类型选相的仿真分析,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高速、准确的特点,且不受过渡电阻、故障时间及故障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暂态行波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故障选相方法。该方法的实现原理是通过解耦变换将不独立的三相故障电流变换为解耦的零模电流分量和3个线模电流分量,并运用B样条二进小波对解耦变换得到的模电流分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零模电流分量和线模电流分量初始行波的模极大值;并根据4个模电流分量极大值在不同故障类型下的不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选出故障相。所提出的故障选相方法充分运用了故障时电流初始行波中的模电流分量特征,克服了现有选相方法选相速度慢、受波形畸变影响等缺点,采用所提方法可得到准确、可靠的选相结果。最后通过PSCAD软件进行了仿真,运用Matlab分析了各种故障时的数据,验证了所提选相方法在选相方面的准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故障选相研究:第1部分 理论基础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11  
结合行波分析和行波故障选相探讨了二进小波变换的性质和小波分解与重构算法,研究了暂态电流行波和其小波变换模极大值之间的关系,为构造新型行波故障选相元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结合行波分析和行波故障选相探讨了二进小波变换的性质和小波分解与 重构算法,研究了暂态电流行波和其小波变换模极大值之间的关系,为 构造新型行波故障选相元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信号李氏指数的小波变换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压信号小波变换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单端量保护算法。利用单端暂态电压信号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对电压信号的李氏指数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以便判断故障线路。仿真表明,在各种故障情况下该保护算法都足以提取和放大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差异,可靠、准确地动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能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检测和选相方案,该方案利用电流行波和电压行波构成能量判据来检测区内外故障.在分析各种故障类型的电气量特征基础上,利用暂态能量构成了选相判据.理论分析和ATP仿真验证了该判据对故障类型、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及故障起始角不敏感,不受CT饱和、系统振荡、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故障模型的广域故障定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广域测量信息进行故障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形成网络关联系数矩阵.故障发生后,对每条支路计算定位函数在每个步长点的值,并据此确定故障位置.该方法在故障定位过程中,无需修改网络矩阵,能同时确定故障线路和故障位置,计算量小,易于实现;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的影响,可靠性高.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雷达设备作为集电子、电磁、机械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结构日益庞大复杂、加之雷达均工作在高山、海岛等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中,雷达故障率高,故障检测和定位难度大.针对雷达设备故障诊断中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雷达故障诊断系统,应用故障树技术构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库,采用按权值大小搜索节点的控制策略设计推理机,并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在LabVIEW软件平台中设计实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已装备应用于部队,故障诊断实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刘树德  郑琰  杨凤民 《供用电》2006,23(6):33-35
介绍了郑州供电公司采用的故障自动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构成。重点阐述了其主要的特点是能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显示故障点的具体地理位置,并将故障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使维修人员准确、迅速地赶赴现场排除故障,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故障分量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基于故障分量的保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大量的文献多是从应用角度讨论故障分量、工频变化量、正序故障分量、负序故障分量、零序故障分量、暂态故障分量、突变量等概念。该文给出了这些概念的严格定义,并且讨论了它们的特征。概念的定义、特征的讨论,有助于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提高基于故障分量保护的研究和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基于故障分量的保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大量的文献多是从应用角度讨论故障分量、工频变化量、正序故障分量、负序故障分量、零序故障分量、暂态故障分量、突变量等概念.该文给出了这些概念的严格定义,并且讨论了它们的特征.概念的定义、特征的讨论,有助于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提高基于故障分量保护的研究和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故障信息的高阻接地故障辨识与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压输电线路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由于受过渡电阻的影响,线路保护动作行为较为复杂,故障测距结果往往误差过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阻接地故障辨识和故障定位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故障录波数据,计算故障区域各条线路两侧电流矢量和及跳闸线路两侧零序电流比值,然后根据序网络故障分析和差动保护原理,利用电网分布式继电保护计算系统进行故障辨识和定位。计算和现场巡线结果表明该方法受过渡电阻和负荷电流的影响很小,故障定位精度较高,可满足现场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电力电缆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电流分布因子的单端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Kirchhoff电压定理对电力系统等效模型建立表达式,然后检测线路单端三相电压、电流的正序、负序以及零序分量,接着引入故障电流分布因子,用故障类型的加权系数以及故障电流增量值替代故障电流,建立故障定位函数,最后检测出故障距离。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鲁棒性强且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配电线路一般不经过交叉换位,线路结构参数和负荷常常是不对称的,因此在正常运行时,系统中存在不平衡的零序电流。当正常运行零序电流较大时,可能“淹没”因为接地所引起的零序电流,增加了故障信息提取的难度,影响接地选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零序电流故障分量既充分包含了接地的故障信息,又能有效排除系统正常零序电流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和故障仿真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零序电流故障分量进行接地选线的原理,仿真计算说明利用零序电流故障分量进行接地选线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受系统结构参数和负荷不对称的影响,可以适用于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系统的接地选线。  相似文献   

19.
顺应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潮流,开发了一种基于故障录波信息的调度端电网故障诊断系统软件,总体上分为数据库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故障诊断模块、故障信息分析模块、保护和开关动作行为评价模块等功能模块.分别介绍了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并对故障诊断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