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是由交流伺服驱动器和交流伺服电动机本体构成的。交流伺服驱动器按照其所使用的电动机类型可以分为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和异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按照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速度控制交流伺服系统、位置控制交流伺服系统和转矩控制交流伺服系统。在速度、位置精度和转矩方面,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非常准确,具有良好的交流伺服特性。本文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对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且对相关的测试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PWM技术是交流伺服系统的基础性技术。针对交流伺服应用 ,文中分三个方面阐述了 PWM技术的近期发展 :PWM技术、与电流控制相结合的 PWM技术和 PWM死区补偿技术。最后指出了目前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的 PWM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4.3.2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器的控制原理1.交流伺服系统的组成交流伺服系统主要由下列几个部分构成,如图4.18所示。(1)交流伺服电动机。可分为永磁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永磁无刷直流伺服电机、感应伺服电机及磁阻式伺服电机;(2)PWM功率逆变器。可分为功率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耳摩根公司以生产伺服系统闻名于世,多年前开发了直流直线伺服电动机。随着交流伺服系统技术的发展,2年前又开发了高精度、免维护、大推力的以交流伺服放大器驱动的无刷直流直线伺服电动机(也称交流直线伺服电动机)。直线电动机接通电源,加以适当控制,使其前后往返运动。  相似文献   

5.
交流伺服系统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的控制方案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科要介绍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及其新近发展,指出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突出优点和主要缺点,概述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作者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为交流伺服提出和设计的几种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伺服控制》是为伺服系统制造商、销售商、用户、研发人员和科研院所、院校间搭建的一个平台,达到相互沟通信息、交流技术、经验和共享资源。本刊将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为我国的伺服控制技术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15年将出版8期杂志,欢迎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1征稿范围有关伺服系统的综述、控制策略、控制方法、系统设计(包括交直流伺服、数控、视觉伺服、液压伺服、气动伺服、机器人伺服等系统)、伺服电动机(包括永磁同步  相似文献   

7.
伺服增益是影响伺服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伺服系统的速度控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伺服系统电气刚度的研究,针对不同频率的外界扰动,调整PI速度控制器增益或者系统总转动惯量,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提高伺服系统的电气刚度,并提出了对交流伺服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的一种思路,且通过控制器的控制模型试验得以验证,得出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IRMCK201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研究与应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设计交流伺服驱动器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开发周期长,三环位置伺服稳定性有待考验。I R公司推出可以单片硬件实现高性能的速度环的伺服控制芯片,大大缩短了伺服系统应用设计的开发周期,代表了一种伺服控制器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利用IRHCK201的基础上,利用MCU软件实现位置环,组成一个高性能的位置伺服系统,为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结构、控制方式、驱动电路三个方面阐明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发展动向,并以日本一个数控装置为例,说明控制交流伺服电动机伺服系统的前级控制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直流伺服电动机作为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驱动元件,已经日益广泛应用。我国已研制生产了几个规格,并已引进国外技术。但还有些技术问题有待于消化吸收,探讨设计计算方法。本文就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过载工作特性,永磁铁氧体磁极的工作点以及电感等三个问题,提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伺服控制》2012,(5):101
《伺服控制》是为伺服系统制造商、销售商、用户、研发人员和科研院所、院校间搭建的一个平台,达到相互沟通信息、交流技术、经验和共享资源。本刊将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为我国的伺服控制技术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11年将出版8期杂志,欢迎广大读者、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1.征稿范围:有关伺服系统的综述、控制策略、控制方法、系统设计(包括交直流伺服、数控、视觉伺服、液压伺服、气动伺服、机器人伺服等系统)、伺服电动机(包括永磁同步电机、步进电机、直线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电机的设计、新原理、新材料、新结构和电机磁场与性能分析及软件分析平台)、伺服控制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12.
葛慧英 《电气时代》1995,(11):22-23
(4)高度伺服系统 高度伺服系统的作用是做为激光光束的聚焦控制,高度伺服的控制相当于聚焦控制的粗调,而聚焦伺服则是聚焦控制的细调。高度伺服系统主要由聚焦误差检测电路、误差放大器、高度电机驱动电路和高度电机等组成。聚焦误差检测电路与聚焦伺服系统共用。当聚焦误差比较大时高度伺服系统工作。聚焦误差比较小时,高度伺服系统不工作。激光光束的聚焦由聚焦伺服电路来控制。另外,在激光头的支架上还设有上下高度限位开关,防止激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交流伺服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同时还能缩短开发周期,提出一种交流伺服驱动器硬件实现、集成化、模块化的方法和具体实现,利用FPGA技术实现一个高性能的位置伺服驱动器的控制核心,配合少量外围器件,就形成了集成化、模块化交流伺服驱动器的一个可选方案.该模块化交流伺服驱动器在数控机床行业中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岳继光 《伺服控制》2013,(3):23-24,43
基于流体传动技术的伺服系统是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本文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电-液(气)伺服控制为例,阐述了以伺服阀、比例阀以及无阀式电.液伺服的特征。指出电-液(气)伺服控制具有传动平稳、抗扰、高频晌和功率密度比高等特点,在未来的工业控制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 对伺服电动机的基本技术要求伺服电动机是电气伺服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伺服”一词译自英语“Servo”其义为“奴隶”。此含义又引伸到机械系统即出现“伺服机械系统”一词,简称伺服系统。伺服控制可以是液压的,也可以是气压的,实际中广泛应用的多是电气伺服系统。伺服电动机应能在很宽的速度和负载范围内连续、精确地进行控制。对伺服电动机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a.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或比功率(Power Rate)大。所谓功率密度是指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比功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交流伺服系统技术和市场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现代交流伺服系统从电机控制的大家族中脱颖而出的过程,并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展示了当今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状况,重点放在国内外市场,技术,产品和厂商竞争策略的对比上,希望给关心中国交流伺服产业成长的人们一个全景式扫描。  相似文献   

17.
<正>1引言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进步,伺服系统对位置测量的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需要实现角位置闭环控制的伺服系统中,如雷达天线跟踪系统、航空飞行器姿态控制、机械手臂、数控机床等,需要反馈得到精确的角位置,才能获得伺服控制的高精度和快速的瞬态响应。整个角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  相似文献   

18.
《伺服控制》2013,(2):96
《伺服控制》是为伺服系统制造商、销售商、用户、研发人员和科研院所、院校间搭建的一个平台,达到相互沟通信息、交流技术、经验和共享资源。本刊将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为我国的伺服控制技术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12年将出版8期杂志,欢迎广大  相似文献   

19.
数控机床中的伺服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数控机床应用的角度,总结了伺服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分类情况,并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进给伺服与主轴伺服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针对先进制造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伺服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各个模块尤其是脉冲宽度调制(PWM)直流伺服控制系统的功能。本系统通过比较设定的目标信号与检测信号之间的误差,计算误差得出控制电机脉冲宽度的指令。根据该伺服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出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控制模块。该模块将误差分为4个控制级别,针对不同级别设计相应的脉冲宽度,以达到控制电机转速和转向的目的。利用VHDL语言对该模块功能进行描述,通过仿真很好地满足了位置伺服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