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磁流变阻尼器间隙磁场进行仿真计算,并设计正交试验对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阻尼间隙磁场强度的影响因素,并对主要因素进行了细化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阻尼器边界漏磁的前提下,磁极宽度是影响阻尼间隙磁感应强度的主要因素,阻尼间隙磁感应强度随着磁极宽度的增大线性降低,随激励电流线性增大.因此在设计大阻尼力减振器时,宜将阻尼器活塞分为三阶段或更多阶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变阻尼间隙长度来实现对输出阻尼力的改变是磁流变阻尼器调整输出阻尼力的常规手段。该手段不仅调节参数单一,且输出阻尼力可调范围相对受限。针对这一缺点,设计了一种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内置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阀,内置阀阻尼间隙可在0.6~1.6mm无级可调,通过对阻尼间隙尺寸的调整改变进出口压降,达到改变输出阻尼力的效果。通过对该磁流变阻尼器的电磁学仿真分析与力学模型计算,探究不同输入电流激励下以及不同阻尼间隙下阻尼器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平行盘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平行盘磁流变阻尼器磁场进行了分析。通过软件求得外工作间隙磁感应强度对筒厚度、间隙宽度、圆环盘内径和平行盘厚度的响应曲面,以及工作间隙磁流变液磁感应强度对各个参数的敏感系数以及不同部件材料磁导率对应的磁感应强度云图。结果表明,四个参数对于磁流变液磁感应强度的影响不是相互独立的,研究结果为平行盘式磁流变阻尼器的参数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影响某新型固定阀式磁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因素,利用ANSYS软件,对不同结构参数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建模,并进行了静磁场分析,得到了磁感应强度云图及磁力线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固定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线圈匝数、励磁电流强度、工作间隙、圆环盘内径、圆齿盘齿根半径、缸体磁流变液流道宽度都会影响阻尼器输出阻尼力。六个参数中,线圈匝数、励磁电流强度的影响较大,其余四个参数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固定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初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将磁轴承支承在磁流变液阻尼器上,可通过控制磁流变液流变来改善磁轴承系统对振动的抑制。为了得到更好的减振效果,提升磁流变液阻尼器的性能,有必要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磁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以径向垂直通过磁流变液的最大磁通密度为优化目标,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解决了磁流变液阻尼器和磁悬浮轴承磁场的耦合问题。优化后阻尼器两端磁流变液上的磁通密度得到了较大提高,阻尼力获得了更大的可调范围,这为磁流变液阻尼器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磁流变阻尼器阻尼性能,设计了一种具有多段轴向液流阻尼通道的磁流变阻尼器.该磁流变阻尼器将励磁线圈对称设置在阻尼器两端端盖处,阻尼通道由四条被内套筒分割、呈内外层分布的轴向圆环流组成.阐述了所提出的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原理,推导了其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阻尼器模型,仿真模拟各阻尼通道处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建立了一个包含多性能指标的目标函数,利用ANSYS一阶优化对磁流变阻尼器关键尺寸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相关阻尼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加载电流为1.1 A时,优化后磁流变阻尼器的输出阻尼力由3.59 kN提高至4.75 kN,较优化前增加了32.3%.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汽车座椅半主动控制悬架的基于T型转子的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T型转子结构使得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具有两条径向及四条轴向有效阻尼通道,改善了传统阻尼器只有单一有效阻尼通道的不足.通过导磁材料与不导磁材料的合理布置,引导磁力线走向,提高磁场利用率.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其进行电磁场仿真,分析磁力线分布以及有效阻尼通道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采用有限元一阶优化方法对所设计的初始结构尺寸进行多目标优化,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输出阻尼转矩,动态可调范围等性能.结果表明励磁线圈加载电流为1 A时,优化后输出阻尼转矩由优化前的10.56 N·m增大到16.99 N·m,提升约61%;动态可调范围由优化前的223.17增大到246.84,提升约11%.  相似文献   

8.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spencer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纵向地震激励下渡槽结构在磁流变阻尼器控制下的地震响应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可以有效地抑制渡槽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响应,研究结果对大型渡槽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半主动控制用于渡槽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磁流变阻尼器功能单一且能量采集效率低下的不足,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集阻尼力可控、位移自感应和振动能量采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位移自感应振动能量采集型磁流变阻尼器。介绍了所设计的阻尼器工作原理及位移自感应工作特性。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处于不同工作位置的位移自感应装置进行电磁耦合仿真,得到自感应电压随活塞头相对位置的分布关系。加工制造出样机并搭建实验测试系统,测试分析了该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位移自感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自感应电压幅值随着位移激励幅值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且其线性灵敏度达到54.37 mV/mm。  相似文献   

10.
由于磁流变液阻尼器对高频隔振效果不佳,现在磁流变液阻尼器多用于低频减振领域。为了提高磁流变液阻尼器对高频振动的隔振效率,提出了在磁流变液阻尼器的活塞杆底部加弹性连接的新结构,分析其隔振效率,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力学性能分析。最后利用Simulink模型仿真验证了磁流变液阻尼器新结构对电机隔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磁流变液这种智能材料的组成、特性和流变机理.对基于这种智能材料的新型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原理和动态力学特性作了深入论述,展望了该新型磁性智能材料及其器件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磁流变的基本理论和磁流变液的工作特性,分析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与力学模型,确定活塞阻尼力与磁流变液的粘度阻力、剪切力和摩擦阻力之间的数学关系;设计车辆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计算、选择其结构参数,并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是可行与合理的,符合车辆减振器的设计要求,其控制简单且响应迅速。  相似文献   

13.
330kV线路用FR型防振锤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娟  黄廷政  刘胜春  彭宗仁  谢梁 《电网技术》2011,35(12):142-145
330kV输电线路所采用的FR-3型防振锤结构复杂,其锤头形似音又,两端面的曲率半径较小,导致其场强较高,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发生电晕放电,从而对周围的电磁环境造成污染。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FR.3型防振锤的三维模型进行电场仿真计算,得出了防振锤的电场分布规律,据此优化了其锤头的音叉结构,将锤头端部的最高场强由3000kV...  相似文献   

14.
制作了一种基于磁致伸缩逆效应的无源自适应磁流变阻尼器,通过超磁致伸缩材料的逆效应,将外加机械能的变化转化为阻尼器内部磁能的变化,进而控制阻尼间隙处阻尼力的大小,达到预期抗拉目的.为了研究活塞杆上下振动过程中由超磁致伸缩材料引起的阻尼器内部磁场分布的变化规律,应用磁机械效应方法定律对阻尼器的关键技术——磁致伸缩逆效应建立...  相似文献   

15.
结合湿法脱硫的运行特点,对原烟气挡板门、净烟气挡板门、旁路挡板门的结构、材料、配置以及运行方式进行了阐述,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Superconducting generators hav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increasing generation efficiency and improving power system stability. In Japan, 70‐MW‐class superconducting generators have been developed through the national projec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 of Superconducting Technologies (1988–1999).” In this pap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rotor damper structure for the 70‐MW‐class model generator is discussed. Double‐layered damper 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f a squirrel‐cage warm damper and a single‐layered cold damper, was set as the target. As the first step, basic electromagnetic and thermal performances were obtained. Consequently, it was proven that the damper structure had the performances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perconducting generators. Performances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model, design of the 70‐MW model rotor, and evaluation by the verification test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51(1): 19–33, 2005;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 wiley.com ). DOI 10.1002/eej.20025  相似文献   

17.
同步电动机结构对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的交交变频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出发,研究了同步电动机的结构、联结方式及阻尼绕组结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定子三相绕组分别联结,具有全阻尼绕组结构的隐极同步电动机更适合交交变频器供电的矢量控制系统,并使系统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增安型同步机主机磁极阻尼环的结构特点和材料特性,介绍了阻尼环钻模的设计过程.并根据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改善定位尺寸、增加排屑槽等优化设计措施,有效地保证了阻尼环上各阻尼孔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小型火力发电厂锅炉风门挡板传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控制系统各单元常见的故障特点及故障对生产所造成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个适合现场使用的锅炉风门挡板自动控制系统驱动电路。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实际系统中。实践表明,该驱动电路性能稳定,动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