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VPWM技术在单相逆变电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应用于单相逆变电源,在研究分析三相逆变电源SVPWM技术原理基础上,引入单相电源的电压状态矢量空间和平面坐标旋转变换;通过单相PWM逆变电源电压状态矢量空间分析,提出一种单相SVPWM技术,并给出了实现方法.实验验证了单相SVPWM逆变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SVPWM技术不仅适用于单相PWM逆变电源,而且由三相SVPWM技术中研究所得的各类优化PWM技术亦可应用于单相逆变电源.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整流器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的原理,就几种SVPWM波的谐波含量,开关损耗进行了比较,同时给出了集成DSP电机控制器TMS320F240实时产生SVPWM的实现算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开关函数的电压空间矢量PWM逆变器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与SPWM等效原理,建立了逆变器控制用的SVPWM的开关函数矩阵,并且利用该开关函数矩阵具体实现了这种SVPWM的全数字控制,最后给出了有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空间电压矢量PWM算法的SIMULINK仿真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空间电压矢量PWM(SVPW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的算法,并对该SVPWM算法用MATLAB6.5/SIMULINK进行了仿真,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相脉宽调制(PWM)逆变器,在分析单相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优化开关模式单相SVPWM的DSP实现方法。该模式有效避免了PWM周期间和逆变电压扇区间的电压矢量突变问题,降低了逆变开关损耗,且逆变输出波形谐波含量低。通过分析推导优化开关模式单相SVPWM的载波调制形式及其零序信号形式,论证了优化开关模式单相SVPWM与载波PWM的统一,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DSP的单相SVPWM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颜  张逸成 《电气自动化》2009,31(4):30-32,36
针对单相PWM全桥逆变器,研究和分析了其空间电压矢量,在此基础上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应用于单相全桥逆变电源系统,并给出了基于DSP的实现方法。通过对单相SVPWM零电压矢量的分析,论证了单相SVPWM与正弦脉宽调制(SPWM)的统一,对不同开关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开关模式优化的SVPWM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单相SVPWM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载波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将SVPWM和规则采样PWM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SVPWM调制函数表达式,并证明了二者的等效性。特别是将零矢量分配方式与各种SVPWM连续调制和不连续调制之间的关系统一于一个调制函数表达式中,从而揭示出SVPWM实质上是一种零序分量注入式载波PWM。由此提出了基于载波的SVPWM实现方法,且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三电平空间矢量PWM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二极管箝位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PWM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易于数字化实现的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PWM算法,该算法很好地继承了两电平SVPWM算法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DSP和CPLD的三电平SVPWM实现方案,该方案充分发挥了DSP和CPLD各自的特点.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NPC三电平逆变SVPWM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中点箝位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PWM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易于数字化实现的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PWM算法,该算法很好地继承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电平空间矢量PWM实现的流程。以该算法为基础,通过调整空间矢量切换点的位置,给出了电容中点电压平衡控制方案。通过合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引脚分配和寄存器的配置,提出了基于一片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407的三电平SVPWM实现方案。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空间矢量PWM算法和实现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矢量控制方法构建永磁同步直线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并利用SVPWM技术中对两种不同空间矢量合成,进行PWM波的谐波分析。给出了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软件实现思路,介绍了以IR2130为驱动芯片的驱动电路硬件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直线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单相PWM全桥逆变器的效率,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应用于单相逆变器。通过单相SVPWM与其等效三角波调制的比较,分析彼此的本质联系。参照三相SVPWM零电压矢量选择技术,将降损开关模式应用于单相SVPWM逆变器。与传统开关模式相比较,降损开关模式可降低开关损耗50%并延长开关管寿命。实验结果验证了单相SVPWM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级联型逆变器的一种新型SVPWM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有高性能调速要求的场合需要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电机控制方法,级联型逆变器应用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机的高性能控制.随着电平数的增加,电压空间矢量数急剧增多,又存在着冗余开关状态,造成SVPWM算法过于复杂,难以应用于实际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电平SVPWM算法的新型多电平SVPWM方法,并通过Matlab 6.1的系统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SVPWM和SHEPWM混合调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电平中点钳位逆变器在高压大容量变频调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该文在三电平高压变频器中同时应用SVPWM和SHEPWM,即低频时采用异步SVPWM,高频时采用SHEPWM,避免了高频时SVPWM谐波特性变差和SHEPWM在低频时存储量大的缺点,充分发挥了二者的优点,使变频器在整个工作范围内都可以有效抑制低次谐波,得到较好的输出波形。混合调制的难点在于衔接问题,文中分析了影响二者之间平滑切换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保证了切换过程中电压和电流没有跳变。采用PSIM软件对三电平SVPWM和SHEPWM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在实际三电平变频器控制平台上进行了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文的混合调制方法在低频和高频都有较好的谐波特性,二者间的平滑过渡保证了混合调制的实用性,并已用于实际三电平变频器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三相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SVPWM)技术的载波调制形式,对LF2407A基本载波调制原理与三相载波调制零序信号进行了分析,在用LF2407A实现三相SVPWM算法的基础上,导出了三相SVPWM基于载波调制的调制波形式以及零序信号形式.在实验中直接获得了三相SVPWM载波调制形式的调制信号波形与零序信号波形,经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因此SVPWM技术与载波PWM技术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并具有相应的载波调制形式.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五相逆变器PWM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相逆变器的PWM控制技术是船舶电力推进中的关键技术,其性能对推进系统的特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五相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由相邻的两个大矢量和零矢量合成,只是三相SVPWM控制方法的一种简单应用,逆变器输出目标线电压中含有较大的3次谐波成分.在详细分析五相系统电压空间矢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输出谐波和低开关损耗(Less Harmonic Less Loss简称LHLL)的SVPWM法,即LHLLSVPWM控制方法.对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全面分析了三电平逆变器中应用的载波调制法和空间矢量调制法。详细阐述了这两类调制算法各自的优缺点。进一步分析两类调制方法的内在联系,包括调制信号与空间矢量;零序电压与冗余矢量的分配因子,推导了各个扇区零序电压的表达式。最终得出空间矢量调制就是中心化的三角-正弦调制的结论。基于以上联系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可以通过合适的零序电压注入由三角-正弦调制等价地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SVPWM的等效算法及SVPWM与SPWM的本质联系   总被引:53,自引:8,他引:53  
提出了一种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的新型等效算法,在该算法中无须进行电压矢量夹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只有普通的四则运算,计算变得非常简单。克服了常规的空间矢量控制方法需要进行复杂的坐标转换、正弦函数和反正切函数运算,导致计算量大并且复杂的算法影响计算精度的缺点。详细分析了SVPWM、SPWM与逆变器控制方程的解的关系,得出SVPWM是逆变器控制方程的一个最优解,三角载波调制是逆变器控制方程的在假想中线下的特解,因而空间矢量调制SVPWM和三角载波调制SPWM的本质联系在于二者是同一控制方程的在不同的附加条件下的两个不同的特解。给出了基于空间矢量新型算法下的DC/AC PWM 逆变器的实验结果,该结果显示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