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直流母线回馈电流、换相转矩脉动、逆变器功率损耗、逆变器输出电压极性四个方面,分析了不同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对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系统性能的不同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各种斩波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旨在为BLDCM控制系统PWM斩波方式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WM直流调速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承韬  隋丽萍 《电气应用》2005,24(12):15-18
直流电动机因其具有良好的调速和控制性能,仍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当 前,在直流调速方面,脉宽调制调速技术发展迅速,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 PWM 直 流调速系统设计方面作了一些研究与探索,内容包括 PWM 功率转换电路的设计、控制电路的设 计、保护电路的设计和系统其他部分的设计,及相应的参数计算和元件选择,并应用仿真软件对 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3.
陈冲  范鹏 《微电机》2012,45(4):52-55,66
针对模拟PI控制直流PWM调速方法电路复杂、可靠性差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数字PI控制直流PWM调速系统.介绍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相关软件编程,并运用Matlab,的Simulink和SimPower Systems工具箱、面向系统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方法建立直流脉宽可逆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
鲍晓华  王群京 《微特电机》2005,33(7):24-25,44
结合无刷直流电动机和PWM控制技术的特点,给出了PWM控制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不同切换角下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PWM整流器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多PWM整流器单元多重化并联结构的新型能馈式城轨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充分发挥了PWM整流器直流输出特性可控,交流侧谐波成分小,能以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以及交直流两侧能量能双向流动等特点,克服了传统牵引供电系统的不足。系统中采用移相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技术(PS-SVPWM),提高了装置的等效开关频率,进一步降低了交流侧的谐波成分,并采用多PWM整流器并联控制策略实现了各PWM整流器模块的负载均衡控制。同时,在系统内部采用网络技术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实现了对装置的远程控制和监测。通过实验对该牵引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设计理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搭建数字逻辑电路进行PWM调制的仿真方法,并搭建了4种PWM调制模块。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调制方式下无刷直流电动机电磁转矩脉动的特点,建立了基于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仿真模型,不同的PWM调制方式对电机控制性能影响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实验验证了PWM调制模型及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风力发电用电压源型PWM整流控制器的分析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发展,PWM整流电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要想实现对PWM整流电路直流侧母线电压和电网侧无功功率的有效控制,其控制器的设计至关重要。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之上,简单分析比较了PWM整流电路的控制方法,然后对利用前馈解耦控制策略的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PI调节器的参数进行分析设计和公式推导,构建了一个双环PWM整流电路的仿真模型,验证所设计的参数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直流环节的动态响应,抑制功率突变时的母线电压波动,本文在建立双PWM变频调速系统能量平衡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无功电流引入功率调节环,采用输出功率直接反馈,首次提出动态和稳态分步补偿的全响应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即以功率为控制量,对稳态所需能量进行实时性补偿,对动态所需能量以n个期望控制周期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显著提高了直流环节的动态响应,且有效抑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实现了对双PWM变频系统能量流动的精确控制和协调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个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数字式PWM直流调速系统。通过控制输出PWM波的占空比,改变加在直流电动机两端的平均电压大小,进而实现直流调速。该系统采用双闭环数字式PI控制,设计包括转速给定、转速显示、转速检测、电流检测和PWM波输出等。通过编程、调试,所设计的直流调速软件系统工作稳定、控制准确,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的设计要求,弥补了现有调速装置价格昂贵和控制复杂等缺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问题,提出采用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改善系统的性能。基于双馈异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转子侧和网侧PWM变换器控制系统,分析了两侧变换器独立控制时存在的缺点。根据转子侧和网侧PWM变换器之间的动态关系,提出了一种负载电流前馈的新型双PWM变换器协调控制策略。搭建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模型,对风速突变时独立控制和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采用两电平双脉宽调制(PWM)变换器,其中网侧PWM变换器主要用于控制PWM变换器输入电流特性与直流母线电压,根据双馈感应电机(DFIG)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两种转子侧PWM变换器的控制策略,最后对双PWM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是一种新型的输电技术,以电压源换流器(VSC)为核心,控制上采用脉宽调制技术(PWM)以达到高可控性直流输电的目的。文章首先分析了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然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一个三电平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精度和响应速度。文章为将来研究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物理模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相试样磨抛机的控制要求,设计了直流电机PWM直流伺服调速系统,实现了对直流伺服电机的无级调速.  相似文献   

14.
风力发电机用双PWM变换器的功率平衡联合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双PWM变换器的优点并结合交流励磁发电技术和矢量控制技术,建立了双PWM变换器励磁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模型。为减少交直交变换器中电容容量且能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建立了在主从控制方式下应用功率平衡联合控制策略的双PWM控制模型。该模型可对转子侧和网侧两个PWM变换器进行协调控制,使得整流部分充分利用了逆变部分的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极大提高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动态控制性,并因此大大减少了对变换器中电解电容容量的要求,也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响应速度加快,最终使整个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GZG系列微机控制直流操作电源系统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组成的充电装置在变电站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类型进行分析,并结合该系统高频PWM技术和微机监控操作人机界面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得出故障原因,对这些导致充电高频开关电源故障的因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幅有源箝位谐振直流环节逆变技术的脉宽调制(PWM)控制方案,以改变传统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只能采用离散脉冲调制(DPM)控制的现状,在保持原电路结构简单,软开关等优点的基础上,使逆变器具有更高的效率,明显改善了输出频谱.给出了PWM控制方案的工作原理,通过3kW实验系统的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述叙了一种采用线性一非线性复合控制的直流PWM调速系统。控制系统中,适当应用非线性技术,会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本文提出一种采用鲁棒控制器内环的直流PWM调速系统。与以往的直流PWM装置比较,该系统控制线路简单、动态响应快、系统电流内环参数适应能力强。电机电磁时间常数改变时,无需重新整定内环控器制参数。经过理论分析与模拟试验,证实该系统的设想是成功的,可以取代以往的直流PWM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18.
对电压型PWM四象限交流器直流侧输出电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设计出3种形式的电压控制器,对每种控制器作了系统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并总结出针对单相、三相式电压型PWM四象限交流器的最佳电压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阐述了轻型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它采用大功率 IGBT和微机控制 PWM,具有小型、高效、控制手段先进、控制效果好 ,是一种适用于小功率传输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通过对比轻型直流输电技术与传统直流输电技术的差异 ,介绍了轻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20.
屈莉莉  张波 《电气应用》2007,26(2):6-11
文章分别就三相电压型和电流型PWM整流器主要控制技术、原理、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技术包括滞环PWM电流控制、固定开关频率的电流控制、预测电流控制、矢量控制、直接功率控制以及单周期控制;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技术包括载波调制PWM、特定谐波消除PWM和空间矢量PWM.此外,文中评述了国内对PWM整流器控制技术研究的主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对PWM整流器控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