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设计了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能力分解,阶梯推进"的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重组,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构成整体,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昊  刘生  万光芬 《电工技术》2022,(23):86-89
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孤岛电网供电模式为主的海上平台供电模式已无法满足要求,海上油田依托陆地电网供电的岸电工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依托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首次开展了区域供电互联技术在岸电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得出如下结论:对于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交流互联方案、背靠背直流互联方案、海上交叉供电方案等3种区域供电互联方案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但综合区域供电互联方案潮流合环、供电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对比分析,推荐采用交流互联方案。  相似文献   

3.
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非线性潮流方程的线性化处理是简化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与控制分析计算的一种重要方法。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及最小二乘法对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构建热网中节点热功率到管道流量、节点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的回归模型以及电网中节点有功和无功功率注入到节点电压相角和幅值的回归模型。结合电-热耦合单元的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潮流线性化模型,通过历史数据与物理模型的融合克服了传统物理模型的数值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合能源系统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多能互补及构建低碳可持续能源系统奠定了基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深度耦合的多能源系统亦面临着不可忽视的运行风险,尤其当耦合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安全控制策略。鉴于此,综述了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与优化控制研究,介绍了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稳态与暂态潮流模型,包括非线性、线性及凸松弛模型;介绍了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研究,包括状态估计、安全评估、可靠性分析及韧性分析;介绍了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控制研究,提出了多时段滚动预防与校正控制模型;展望了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与优化控制未来可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已经完成充换电服务网络城际互联,电动汽车实现了跨区域行驶,清分结算成为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的关键环节。介绍了城际互联工程中充换电业务流程,规定了充换电服务网络收入清分和成本清分2种结算规则,对清分结算系统功能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海上多平台气-电互联系统的耦合元件和稳态模型与传统气-电互联系统有所不同,故而对其进行稳态建模和能量流分析。互联系统的模型不仅对气网、电网和传统气-电互联系统的耦合元件压缩机和透平发电机进行了建模,还考虑了海上多平台的特点,提出海上平台电采气耦合过程并构建模型。基于顺序潮流算法,采用适合多平台实际情况的多平衡节点能量流算法进行能量流分析。最后,以某海上多平台气-电互联系统为算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适用性和能量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电能量计量系统领域日益增长的扩展性、互联性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IEC61970标准的电能量计量系统互联的结构模型,阐述了该方案下各类模型数据传输及相关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介绍了基于该平台的计量参数模型同步机制、数据传输处理进程,以及电能量计量相关业务的具体功能实现。该系统已经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及下属各地市公司的电能量计量系统互联工程中投入现场运行。  相似文献   

8.
《电力信息化》2014,(8):76-76
正2014年8月13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召开了"配电网与互联电网运行控制前瞻技术研究"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同意通过验收。"配电网与互联电网运行控制前瞻技术研究"项目由7个子课题组成,涉及第三代配电网形态、配电网主动防御技术框架、基于分布式智能的配电网自组织控制方法、微网中多变流器间的复杂动态行为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运行中智能电表寿命预测的理论及关键技术、智能电能表的现场故障激发与可靠性评价技术、互联大电网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紧密耦合的背景下,任意子系统中任意脆弱线路的扰动或故障都可能会传播到另一个子系统,进而引起整个电–气互联系统的故障。为此,提出一种电–气互联系统脆弱线路辨识方法。首先,提出考虑风光出力不确定性的电–气互联系统协调调度随机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电–气互联系统故障前后的运行状态;而后,基于局部集中度和潮流变化熵分别从拓扑结构脆弱性和运行特性脆弱性两方面分析电–气互联系统中线路的脆弱性,构建综合考虑线路拓扑结构脆弱性和运行特性脆弱性的电–气互联系统线路脆弱度指标,对互联系统的脆弱线路进行辨识。通过计算脆弱线路断开后互联系统的测地线脆弱度(geodesic vulnerability)及供需不平衡量,对所辨识的脆弱线路进行评估。6节点电网–7节点气网和24节点电网–20节点气网2个电–气互联系统的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脆弱线路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源、荷不确定性引起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非经济运行的问题,构建了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工业园区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模糊优化调度模型.建立了考虑电转气技术的园区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模型;从源、荷两侧出发,用模糊隶属度参数来表征新能源及负荷的不确定性,建立了计及风电及电、气负荷不确定性的可信性模糊机会约束模型,并通...  相似文献   

11.
2007年9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南京主持召开"互联电网第三道安全防线的优化配置技术"项目验收会。由来自清华大学、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公司、河海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项目研制报告、项目成果应用报告及验收专家测试组测试意见。审查了技术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电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电类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从专业基础实践课程的"三层次"、个性化设计的实验内容、"讨论+开放"的实验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改革的实施过程和方法。电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就业难"问题和本校通信工程专业面临的挑战、机遇,遵循"需求驱动"原则,以社会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努力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指导思想,构建了面向市场的素质、知识、能力有机结合的通信工程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人才培养新思路的确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本培养体系实施三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互联电网中电力交易的合作对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互联电网的特点和问题后,指出统一调度与互联电网中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矛盾特性,以及统一调度是互联电网最大效益实现的基础。为促使互联电网最大效益的实现,建立了互联电网的合作对策模型,并采用Shapley值分配各联网成员间的效益。互联电网中各区域网间的理性交换电能量由统一调度确定,效益分配和交易电价由Shapley值确定。算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对策模型和效益分配方法,能促使各区域网在电力交易中充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计及相关性的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多点线性半不变量法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概率潮流(PPF)计算方法。构建了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潮流模型,采用GMM建立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源荷不确定模型,针对其输出变量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半不变量法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PPF计算方法,定量计算出相关输出状态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由于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存在非线性问题导致线性化误差增大,采用多点线性的方法来克服这一难题。并且所提PPF方法进一步考虑了电-热负荷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Cornish-Fisher级数展开拟合状态变量概率分布,在改进的巴厘岛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算例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含电转气的电–气互联系统是解决我国弃风限电问题的有效途径,其可靠性评估是系统规划、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首先计及系统弃风现象,提出基于电转气装置和燃气机组的能流模型、考虑风电弃用的电/气/热负荷削减优化模型;其次,从系统和设备两个角度出发,建立电–气互联系统电力/气量/热力不足期望、弃风期望和电转气装置容量利用率等可靠性指标;再次,考虑元件故障、电/气/热负荷和风电功率的随机性因素,基于所建立的能流模型、负荷削减优化模型和可靠性指标,提出含电转气的电–气互联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最后,采用该方法在不同风电渗透率、电转气装置容量下,对IEEE14-NGS10电–气互联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浙江示范工程在杭州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基础建设和商业化运营模式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体系创新,是国际上首个实现城际互联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网络互联技术在大型发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午桥 《中国电力》2001,34(1):74-76
结合某电厂扩建工程项目,应用当前计算机网络通信最新技术,提出大型发电厂厂级计算机网络互联实施方案,并阐述网络互联系统的有关技术和工程实施,对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部门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对数量众多的老厂改造工程有较好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设计开发的满足全国大区互联电网计算分析要求的数据平台,建立了全国大区互联电网计算分析基础数据库,介绍了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和软件的设计原则、主要功能及特点。该数据库采用了高级关系数据库Oracle或SQL-Server,以客户-服务器模式,采用Java和Visual C等语言实现,表的结构设计满足第三范式。该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初步满足大区互联电网的数据安全性的要求。按照计算分析人员思维模式安排运行方式,解决了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的效率问题、数据的管理问题和数据的交换问题,减少了计算分析人员的工作量。以2004年电网数据为基础,通过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建成了联网系统电网计算分析用基础数据库,提高了数据交换效率,保证了联网用户数据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能源互联网概念的快速发展,对能源互联网各细分领域的顶层设计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研究的重要一环。针对能源互联网交易特点和商业模式的讨论已深入到能源经济学领域和技术领域。基于能源互联网是由多层次系统组成的理念,出现了能源互联微电网的概念。回顾了能源互联微电网的基本框架,提出了能源互联微电网的交易特点和商业管理模式。配网公司、个人投资者和子微电网是能源互联微电网运营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这三者的角色、权利和责任,讨论了运行原则、政府角色以及能源互联微电网的优点。提出的能源互联微电网商业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建议有助于能源互联网的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