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注重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强调发现问题及探究问题的过程。在问题探究中,使学生初步了解、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家发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探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注重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强调发现问题及探究问题的过程。在问题探究中,使学生初步了解、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家发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与较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注重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强调发现问题及探究问题的过程.在问题探究中,使学生初步了解、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家发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与较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引导探究,精讲多练”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使知识由外向内转移,使知识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5.
我们遵循课改理念,以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师生复合互动为途径,通过师生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索出了一些地理学课堂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学习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切入点,以小组活动为探究学习的基本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使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探究式学习在算法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研究,提出了将之应用于算法程序设计课程中,实践表明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探究、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乐于去学习知识,掌握算法设计的技巧,并能将抽象的算法灵活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相似文献   

7.
徐立峰 《网友世界》2014,(12):160-160
正当前,问题式探究学习与新课改中提出的"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法基本相同。小学是处于习惯养成的阶段,因此不提倡教师进行系统的讲授,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小学生丧失积极学习的热情,无法认真的进行思考。从学生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问题意识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思想维度。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问题式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分析。1、小学语文问题式探究学习的特征分析1.1过程性。在开展问题式探究学习的阶段,学生一方面能  相似文献   

8.
主题探究类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对社会生活实际、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自主探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活动以探究为核心,其基本活动方式为观察、调查、研究。自然探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涉及与人的存在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问题的研究。“我与环境”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围绕“我与环境”这一核心主题,将人们的现实生活环境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学生在开展此类现实生活环境的探究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境问题,多方面地了解环境状况,逐步…  相似文献   

9.
一、整体评价 三位教师的设计都充分利用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欲望高涨这一资源优势,充分地运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于探究任务及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过程中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机器人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素养的形成不仅是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解或学生机械的记忆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依赖于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学生只有经历观察、发现问题、实验探索或者验证的过程,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才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体验、感悟,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全面开放和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和资源共享。为组织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经过反复实践,科学归纳,建构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模式.把计算机专业实操课程教学置于现代网络条件下的开放环境中。以“问题”为我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通过“问题”链,不断驱动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多元化探究态势。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还学生以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3.
杜彦平 《网友世界》2014,(18):160-160
通过由浅入深式的缓缓行进,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主动地进入到文本情景之中去,去品位、去感受。教师逐步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生与生互动,师与生互动探究答案。这样一来情感体验就会全面,达到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创新点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创编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去探究、感知新知识.教师通过"寻找宝藏"和"设计校园"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更应当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实践中动手体验发现的乐趣,体验学习的乐趣. 点评:数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本课通过创设"寻找宝藏"和"设计校园"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辨别平面上两物体之间的位置与方向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结合为现代课堂带来崭新的学习空间,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建构学生的自我知识体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有很大帮助.在<〈将进酒〉网络教学设计>中,我们看到学生通过专题网站提供的"唐诗漫步"、"诗人档案"、"相关链接"、"诗海泛舟"和"课文导读"等,自主寻找资料、分析信息和整合信息,进行个性探究;通过比较李白的诗作来揣摩李白诗歌浪漫飘逸的风格,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欣赏水平和习惯;又通过协作学习对李白诗歌及其风格进行争论.  相似文献   

16.
探究是从学生的体验中产生真实的问题,因此探究式学习是科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策略.探究的重要特点是要将手边的问题连接过去的知识及经验,并设计程序来发现答案回答问题,通过收集资料来调查现象,通过逻辑证明来建构意义.探究学习模式有四个基本要素:情境话题、主题资源、活动提示和问题反馈.利用移动技术可以方便地组织和衔接以上四个要素.在移动技术支持下探究式学习中,移动设备和技术主要用于检索信息、搜集资料、协作交流、文本记录、信息共享等.  相似文献   

17.
<正>创新整合点1.创设情境,促进深度学习本节课运用数字故事、微课、模拟实验、史料佐证等信息技术融合教育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为他们创设交流合作、讨论质疑的氛围,激发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进行问题探究的欲望,以此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2.分层递进,引领科学探究学习任务层层递进,重点难点循序突破。在“说原子—画原子—探原子”这一主线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化学实验探究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以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地获取知识,切身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化学实验探究对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程序设计课程的开设在高校比较普通,但该课程的难学难教似乎已成为师生的共识。如何有效地开展程序设计教学,成为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把将要学习的程序设计知识通过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认的知结构与周围环境不平衡,引起他们对学习目标的注意和兴趣,主动投入到探究和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20.
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意义化学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探究体验,养成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搜集加工和应用等能力;化学研究性学习能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学者型教师),促进教学相长。因此,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分为文献研究型、实验研究型、调查研究型、综合研究型。文献研究型是指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或网上资料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化学学习中有关能源问题的研究,就可以主要应用这种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