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将数据存储备份到云端,但同时数据安全隐患也越发突出。用户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备份和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方便用户将本地数据迁移到云存储服务端,简化远程云端资源的访问,提供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附加价值,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安全、高性能、大容量的混合云存储安全网关。该云存储安全网关能够提供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备份服务,克服传统存储备份服务的不足。具有灵活的数据机密性和用户隐私管理、安全的数据存储和传输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很多企业普遍认为,迁移到云端会扩大攻击面,因此,在云端存储数据不如在本地存储安全,现在是时候消除这个误解和有其他误解了. 在COVID-19疫情期间,随着企业转向通过远程方式访问应用程序和数据,消除云安全误解变得更加迫切.安全领导者可能会想要回到原来的安全状态,即在定义良好的网络边界后将数据存储在本地,但这并不是保护关键任务数据的最有效方法.下面来看看与云安全性相关的误解,并探讨企业未来应如何利用云资源.  相似文献   

3.
云存储完整性验证技术允许用户将数据存储至云端服务器,并为用户提供可验证的完整性保证。典型的云存储完整性验证方案由两个阶段组成:一是数据处理阶段,用户使用私钥处理数据、生成可验证的元数据存储于云服务器,而本地只需保存与数据相关的一些参数,如密钥和数据标签等;二是数据完整性验证阶段,验证者通过和云服务器交互执行一个挑战/证明协议,能够以极高的概率判断出云端数据当前的完整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涌现了大量的相关密码学方案。本文对可证明安全的可公开验证的云存储完整性验证关键密码学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回顾,主要涵盖代理数据外包技术、代理完整性验证技术、基于身份的数据外包技术以及几种计算和通信效率优化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电脑爱好者》2014,(5):18-19
不同平台云盘文件的数据迁移,也分相同类别云盘和不同类别云盘问数据迁移两种情况;而相同类别云盘数据迁移又分同一账号和不同账号两种情况;迁移的数据又分为本地同步数据和云端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正设备更新后,除了系统数据要迁移外,用户数据的迁移意义更大。云端如何实现不同类型云盘间、不同类型系统平台间的数据迁移?A论坛的帖子如何快速转移到B论坛?不同邮件管理器中的邮件如何相互转移?这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租户技术的SaaS应用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提供了三种数据隔离方式,不同数据隔离方式下的数据存储具有差异性和规律性,传统的数据迁移方案不能够有效地应对数据隔离方式变化的要求,为此需要开发针对于SaaS多租户应用的数据迁移工具来帮助服务提供商进行数据的移植。通过对SaaS多租户模式特点的分析,同时在参考传统数据迁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基于XML数据验证前置以及表复制的数据迁移方案,能有效地解决SaaS多租户模式下的数据迁移需求。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金融行业的数据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然而传统架构受到拓展能力和存储性能的限制,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快速增长的海量数据量处理的需要。针对金融数据规模大、跨地域、跨系统存储、数据多样化等特点,提出了HiETL大数据迁移管理平台,实现了异构关系型数据库业务系统向Hadoop大数据平台的统一迁移,以及海量数据的集中整合、拓展存储、高效分析查询等一站式管理平台,在保证迁移准确的情况下,其速度可达到3?MB/s。  相似文献   

8.
介绍软件运行时本地业务数据存储在应用软件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互联网客户端软件,例如IM即时通信软件。分析传统存储模式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叫做共享数据层的设计模式。它采用写时拷贝技术、带有引用计数的智能指针技术,解决数据的多线程读写安全、数据的生命周期管理等问题;通过数据的订阅模式,实现应用层和数据层的隔离,提高业务逻辑与数据源的松耦合。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容灾系统时,大量数据迁移会导致本地端业务的长时间停滞.此外,传统容灾系统以推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易形成本地端内存数据的积压.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动态镜像加载技术和使用吸拉式日志的异步数据传输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存储虚拟化的动态容灾系统.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在不改变本地端存储架构的前提下对本地端进行容灾保护,可较好地保证数据一致性,仅对被保护系统产生低于20%的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自Windows 8系统开始,微软内置了SkyDrive同步盘,资源管理器内支持设置用户数据同步,可像使用本地存储设备一样管理和同步文件。不过,这一功能你真的用好了吗?能省则省使用联机模式目前常见的网盘,如酷盘、快盘和115网盘等,通常会在将数据同步到云端后,依然在本机中保留相应文件的完整版本。其实对于有些不常用的文件,我们更希望能直接将其保存到云端,而只在需要的时候,再下载到本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  相似文献   

11.
在新买手机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旧手机里面的联系人列表导入到新手机里。如果我们没有提前在云端进行备份,身边也没有Wi-Fi网络,如何才能实现联系人的快速迁移呢?对以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而言,转移联系人最方便的方案就是通过微信等APP进行云端备份,以便随时恢复到任何新设备中。但是,还有很多用户没有云端备份联系人的习惯,身边也没有PC和Wi-Fi网络,此时联系人的迁移就颇显麻烦了。  相似文献   

12.
海洋数据是一种典型的大数据,如何利用混合云存储架构存储海洋大数据是海洋数据管理面临的一个挑战.针对混合云存储架构中的关键问题——数据迁移,提出了海洋大数据的生命周期,并且基于此给出混合云存储中海洋大数据的迁移算法.在迁移算法中,将海洋数据的敏感度、数据访问频率、数据大小、数据时间长度等因素作为迁移因子.迁移算法兼顾考虑了数据存储容量、海洋数据本身的属性特征和数据访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实验验证混合云存储模式能大大降低数据管理成本,同时,通过提出的迁移算法保证了数据的访问速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规模数据的快速增长及高可靠性需求,将本地数据迁移到分布式数据库势在必行。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的"快速并行导入"技术,充分利用集群的并行计算能力,直接向HBase底层存储文件HFile写入数据,既可避免上层数据导入时间的浪费,又节省资源开销。有效解决了从单机数据库向HBase分布式数据库导入数据功能低下、效率不高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快速并行导入"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的快速并行导入工具,支持多列族文本数据的快速导入。与传统使用API导入数据相比,速度提升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系统的可用性,通过研究iSCSI与存储集群的特点,提出将iSCSI应用到存储集群中的方案.分析了心跳检测、故障迁移、数据镜像等技术,在设计心跳检测时,通过增加失效点阀值提高检测的正确性,故障迁移利用ARP欺骗原理来完成,数据镜像则使用同步模式来保障数据的一致性.最后实现了一款高可靠、高可用基于iSCSI的存储集群系统,并对存储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
数据存储可以使利用不同存储环境的用户有效地访问数据。本文对网格环境下的主要存储技术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在本地和远程存储数据时,存储方法要考虑的问题;数据存储的基本传输和存储单元及存储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保护对象是作为信息载体的电子数据,并以数据安全法益中的保密性、可用性为保护法益。对本罪犯罪对象的认定涉及数据范围的判断,本罪中的数据不仅限于身份认证信息,且应包含存储于网络、云端服务器的非本地计算机系统数据。对于司法实践中反映的数据与传统罪名犯罪对象交叉冲突问题,完全明确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与传统犯罪适用边界这一方法不存在可行性,现阶段实务中势必面对罪名的冲突,应采想象竞合理论对犯罪行为加以归责。  相似文献   

17.
赵旭  李艳梅  罗建  罗金梅 《自动化学报》2023,(11):2426-2436
针对基于Docker容器的分布式云计算下出现负载不均衡问题,有必要将较高负载服务器中的Docker容器进程迁移到其他相对空闲的服务器上.而传统的容器迁移算法忽视了容器本身的特征,从而导致在迁移过程中传输效率低下.基于此,利用第三方管理平台和数据预存储阈值机制,提出一种Docker容器动态迁移预存储算法PF-Docker.首先将Docker容器内部进程运行相关文件和流动数据预存至云端存储器,然后通过预存储阈值机制减少流动数据的无效传输,最后在停机传输阶段将流动数据和冗余数据传输给目的服务器.实验表明,该方法在Docker容器迁移中能有效地降低迁移时间,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容器的容错率.  相似文献   

18.
数据存储可以使利用不同存储环境的用户有效地访问数据。本文对网格环境下的主要存储技术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在本地和远程存储数据时,存储方法要考虑的问题;数据存储的基本传输和存储单元及存储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诞生了海量的网络数据,因此针对海量网络数据实施有效的存储,可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安全性。文章详细地分析了海量网络数据智能分级存储现状,提出了一种智能分级存储系统,并且研究了智能分级存储的数据分类技术、数据放置技术、数据迁移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云计算技术为数据存储与计算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云中的数据安全。基于混合云,提出一个安全数据存储架构,将数据存储过程划分为两部分。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追踪性的相关操作在私有云中实现,公共云实现数据的存储与查询。该架构在保障云端数据安全存储的同时,降低企业在保证云数据安全存储方面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