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隐私保护的信息熵模型及其度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的量化是隐私保护技术的重要支撑,信息熵作为信息的量化手段,自然可以用于解决隐私度量问题. 基于Shannon信息论的通信框架,提出了几种隐私保护信息熵模型,以解决隐私保护系统的相关度量问题,主要包括:隐私保护基本信息熵模型、含敌手攻击的隐私保护信息熵模型、带主观感受的信息熵模型和多隐私信源的隐私保护信息熵模型.在这些模型中,将信息拥有者假设为发送方,隐私谋取者假设为接收方,隐私的泄露渠道假设为通信信道;基于这样的假设,分别引入信息熵、平均互信息量、条件熵及条件互信息等来分别描述隐私保护系统信息源的隐私度量、隐私泄露度量、含背景知识的隐私度量及泄露度量;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隐私保护方法的强度和敌手攻击能力的量化测评,为隐私泄露的量化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支撑;最后,针对位置隐私保护的应用场景,给出了具体的信息熵模型及隐私保护机制和攻击能力的度量及分析.所提出的模型和隐私量化方法,可以为隐私保护技术和隐私泄露风险分析与评估提供可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差分隐私因能提供强大的隐私保证,广泛应用于解决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但是经差分隐私保护后的数据注入大量噪音,降低了数据可用性,且已有方法中,针对混合属性数据集发布的隐私保护研究成果较少和存在隐私预算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隐私预算分配的差分隐私混合属性数据发布方法(DP-IMKP)。利用互信息与属性之间关联关系,提出一种敏感属性分级策略,使用户各属性重要程度得以量化,为不同级别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隐私保护程度;结合最优匹配理论,构造隐私预算与敏感属性之间的二部图,为各级敏感属性分配合理的隐私预算;结合信息熵和密度优化思想,对经典k-prototype算法中初始中心的选择和相异度度量方法进行改进,并对原始数据集进行聚类,利用各敏感属性分配的隐私预算,对聚类中心值进行差分隐私保护,防止隐私数据信息泄露。通过实验验证,DP-IMKP方法与同类方法相比,在提高数据可用性和降低数据泄露风险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夏英  毛鸿睿  张旭  裴海英 《计算机科学》2017,44(12):38-41, 57
位置推荐服务能使用户更容易地获得周边的兴趣点信息,但也会带来用户位置隐私泄露的风险。为了避免位置隐私泄露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面向位置推荐服务的差分隐私保护方法。在保持用户位置轨迹与签到频率特征的前提下,基于路径前缀树及其平衡程度采用均匀分配和几何分配两种方式进行隐私预算分配,然后根据隐私预算分配结果添加满足差分隐私的Laplace噪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保护用户位置隐私,同时通过合理的隐私预算分配能减少差分隐私噪音对推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尹春勇  屈锐 《计算机应用》2023,(4):1160-1168
联邦学习(FL)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不被攻击者获得,而差分隐私(DP)则可以实现FL的隐私增强,解决模型训练参数导致的隐私泄露问题。然而,现有的基于DP的FL方法只关注统一的隐私保护预算,而忽略了用户的个性化隐私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基于个性化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PDP-FL)算法。在第一阶段,依据用户的隐私偏好对用户隐私进行分级,并添加满足用户隐私偏好的噪声,以实现个性化隐私保护,同时上传隐私偏好对应的隐私等级给中央聚合服务器;在第二阶段,为实现对全局数据的充分保护,采取本地和中心同时保护的策略,并根据用户上传的隐私等级,添加符合全局DP阈值的噪声,以量化全局的隐私保护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在MNIST和CIFAR-10数据集上,PDP-FL算法的分类准确度分别为93.8%~94.5%和43.4%~45.2%,优于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LDP-Fed)和基于全局差分隐私的联邦学习(GDP-FL),同时满足了个性化隐私保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图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面向多任务且应用广泛的深度学习模型。文章研究了去中心化场景中谱域图卷积神经网络节点关系信息和节点特征信息的保护问题,提出双重差分隐私保护机制下的谱图卷积神经网络DDPSGCN。在给定隐私预算总额的条件下对拉普拉斯机制和高斯机制进行隐私预算分配,并通过隐私损失和Chernoff界理论进行参数估计。在两大分布噪声扰动作用基于不同图数据信息的隐私保护下,文章提出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差分隐私处理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实验表明文章采用的去中心化双重差分隐私机制,能够在半监督节点分类任务准确率下降1%以内的前提下确保原始数据隐私不泄露,相较于单隐私保护机制有着更高的隐私保护效率和更强的对抗攻击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社交网络用户隐私泄露的量化评估有利于帮助用户了解个人隐私泄露状况,提高公众隐私保护和防范意识,同时也能为个性化隐私保护方法的设计提供依据.针对目前隐私量化评估方法主要用于评估隐私保护方法的保护效果,无法有效评估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泄露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社交网络用户隐私泄露量化评估方法.基于用户隐私偏好矩阵,利用皮尔逊相似度计算用户主观属性敏感性,然后取均值得到客观属性敏感性;采用属性识别方法推测用户隐私属性,并利用信息熵计算属性公开性;通过转移概率和用户重要性估计用户数据的可见范围,计算数据可见性;综合属性敏感性、属性公开性和数据可见性计算隐私评分,对隐私泄露风险进行细粒度的个性化评估,同时考虑时间因素,支持用户隐私泄露状况的动态评估,为社交网络用户了解隐私泄露状况、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隐私保护提供支持.在新浪微博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用户的隐私泄露状况进行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7.
隐私保护技术是云计算环境中防止隐私信息泄露的重要保障,通过度量这种泄露风险可反映隐私保护技术的隐私保护强度,以便构建更好的隐私保护方案。因此,隐私度量对隐私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主要对现有面向云数据的隐私度量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对隐私保护技术和隐私度量进行概述,给出攻击者背景知识的量化方法,提出云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性能评价指标和一种综合评估框架;然后,提出一种云数据隐私度量抽象模型,从工作原理和具体实施的角度对基于匿名、信息熵、集对分析理论和差分隐私四类隐私度量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再从隐私度量指标和度量效果方面分析与总结这四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最后,从隐私度量的过程、效果和方法三方面指出云数据隐私度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宋健  许国艳  夭荣朋 《计算机应用》2016,36(10):2753-2757
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匿名技术中,为解决匿名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即匿名过程中因计算等价类质心遭受同质性和背景知识攻击造成的隐私泄漏,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的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方法,构建了基于差分隐私的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模型;在利用微聚集MDAV算法划分相似等价类并在匿名属性过程中引入SuLQ框架设计得到ε-MDAV算法,同时选用Laplace实现机制合理控制隐私保护预算。通过对比不同隐私保护预算下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变化,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保证数据高可用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数据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9.
差分隐私K-means算法(Differential Privacy K-means Algorithm,DP K-means)作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技术的隐私保护数据挖掘(Privacy Preserving Data Mining,PPDM)模型,因简单高效且可保障数据的隐私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文中首先阐述了差分隐私K-means算法的原理、隐私攻击模型,以分析算法的不足。然后从数据预处理、隐私预算分配、聚簇划分等3个角度讨论分析DP K-means算法改进研究的优缺点,并对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集和通用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DP K-means算法改进研究中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并展望了DP K-means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隐私保护中数据隐私量和数据效用的量化问题,基于度量空间和范数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结构化数据隐私与数据效用度量模型。首先,给出数据数值化处理方法,将数据表转变为矩阵进行运算;其次,引入隐私偏好函数,度量敏感属性随时间的变化;然后,分析隐私保护模型,量化隐私保护技术产生的变化;最后,构建度量空间,给出了隐私量、数据效用和隐私保护程度计算式。通过实例分析,该度量模型能够有效反映隐私信息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数据服务器不可信时,直接收集可穿戴设备多维数值型敏感数据有可能存在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的问题,通过引入本地差分隐私模型,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数值型敏感数据的个性化隐私保护方案。首先,通过设置隐私预算的阈值区间,用户在区间内设置满足个人隐私需求的隐私预算,同时也满足了个性化本地差分隐私;其次,利用属性安全域将敏感数据进行归一化;最后,利用伯努利分布分组扰动多维数值型敏感数据,并利用属性安全域对扰动结果进行归一化还原。理论分析证明了该算法满足个性化本地差分隐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最大相对误差(MRE)明显低于Harmony算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不可信数据服务器从可穿戴设备收集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机器学习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是目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隐私保护下的分类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AdaBoost集成分类算法:CART-DPsAdaBoost (CART-Differential Privacy structure of AdaBoost)。算法在Boosting过程中结合Bagging的基本思想以增加采样本的多样性,在基于随机子空间算法的特征扰动中利用指数机制选择连续特征分裂点,利用Gini指数选择最佳离散特征,构造CART提升树作为集成学习的基分类器,并根据Laplace机制添加噪声。在整个算法过程中合理分配隐私预算以满足差分隐私保护需求。在实验中分析不同树深度下隐私水平对集成分类模型的影响并得出最优树深值和隐私预算域。相比同类算法,该方法无需对数据进行离散化预处理,用Adult、Census Income两个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兼顾隐私性和可用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此外,样本扰动和特征扰动两类随机性方案的引入能有效处理大规模、高维度数据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进行可用性的数据挖掘已成为热点问题。鉴于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可信的第三方对用户的敏感数据进行处理,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支持本地化差分隐私技术的聚类方案——LDPK-modes(Local Differential Privacy K-modes)。与传统的基于中心化差分隐私的聚类算法相比,其不再需要一个可信的第三方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而由用户担任数据隐私化的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第三方窃取用户隐私的可能性。用户使用满足本地d-隐私(带有距离度量的本地差分隐私技术)定义的随机响应机制对敏感数据进行扰动,第三方收集到用户扰动数据后,恢复其统计特征,生成合成数据集,并进行k-modes聚类。在聚类过程中,将数据集上频繁出现的特征分配给初始聚类中心点,进一步提高了聚类结果的可用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LDPK-modes的隐私性和聚类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隐私保护的数据发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隐私泄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防止数据发布中个人隐私的泄露。为此,许多研究者提出不同的方法用以实现隐私保护的数据发布。为总结前人工作,介绍了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发展历程,阐述了本领域研究过程中的背景攻击模型和隐私模型,深入分析了用已有的概化/隐匿方法和聚类方法实现匿名数据发布技术,总结了匿名质量有关的信息度量标准,同时探讨了数据更新引起的增量数据发布方法和高维数据、移动数据的发布,最后归纳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并展望了本领域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如何度量隐私保护机制的隐私水平和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是当前位置服务隐私保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位置服务中隐私保护机制度量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位置服务中隐私保护机制度量的研究背景,归纳总结了位置服务中的隐私信息、攻击模型和隐私度量方法及其评价指标,给出了基于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机制度量框架,并提出了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基于位置服务(LBS)技术在移动互联上取得显著进展。针对个人用户进行精确定位时,数据信息隐私存在着泄露风险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地化差分隐私的地理不可区分性的扰动方法。在用户的真实位置数据信息流出客户端前采用地理不可区分性位置扰动方式,作用于真实位置以得到近似位置数据,服务器端收到后制成二级区域网格图,之后采用差分隐私对该图的工人计数进行扰动,最后在空间范围查询下进行实验验证,并与满足ε-本地化差分隐私扰动算法进行对比,精确度提高2.7%,同时与平均划分隐私预算分配方式进行实验对比,提高区域计数精确度4.57%。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轨迹数据.通过对发布的轨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基于位置服务的质量,进而推动智慧城市相关应用的发展,例如智能交通管理、基础设计规划以及道路拥塞预警与检测.然而,由于轨迹数据中包含用户的敏感信息,直接发布原始的轨迹数据会对个人隐私造成严重威胁.差分隐私作为一种具备严格形式化定义、强隐私性保证的安全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轨迹数据的发布中.但是,现有的方法假定用户具有相同的隐私偏好,并且为所有用户提供相同级别的隐私保护,这会导致对某些用户提供的隐私保护级别不足,而某些用户则获得过多的隐私保护.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隐私保护需求,提高数据可用性,本文假设用户具备不同的隐私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轨迹数据的个性化差分隐私发布机制.该机制利用Hilbert曲线提取轨迹数据在各个时刻的分布特征,生成位置聚簇,使用抽样机制和指数机制选择各个位置聚簇的代表元,进而利用位置代表元对原始轨迹数据进行泛化,从而生成待发布轨迹数据.在真实轨迹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与基于标准差分隐私的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机制在隐私保护和数据可用性之间提供了更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