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欧美传感器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先进传感器的应用现状是全球传感器发展的风向标。介绍了传感器领域的未来发展重点,详细阐述了MEMS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及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分析了传感器的宏观技术特点,为我国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车辆检测传感器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两类典型的车辆检测传感器,即固定式车辆检测传感器:感应线圈检测传感器、超声波检测传感器、微波检测传感器、红外线检测传感器、视频检测传感器、磁力检测传感器以及声学检测传感器;移动式车辆检测传感器:浮动车和探测车。阐述了各种检测传感器的原理、所检测的交通参数以及其适合检测的交通环境,通过比较各种检测传感器的特点,指出了车辆检测传感器的应用方向是多传感器联合检测,旨在对我国车辆检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耐事故能力强、小型化、精度高等优点。为促进光纤传感器在更多行业的应用,对光纤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概括了光纤传感器分类特征。按光纤在传感器中的作用,可分为功能型(全光纤型)光纤传感器、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和拾光型光纤传感器。按光波调制方式,可分为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频率调制型光纤传感器、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以及偏振态调制型光纤传感器。按传感器目标分布方式,可分为点式光纤传感器、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阐述了光纤传感器在温度、位移和气体测量方面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未来光纤传感器的发展趋示。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节点能量十分有限,且数量巨大,因而传统的传感器管理方法不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个分层的传感器管理结构,将网络的传感器管理分为最高层-簇间传感器管理、中间层-簇内传感器管理和最低层-单个传感器管理,并在最低层对传感器节点实现了采样间隔的自适应,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一定跟踪精度的条件下,大大节省了传感器节点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传感器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市场机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外通用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 ,汽车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重点阐述了传感器技术的最新进展 ,并介绍了先进传感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管理是国际社会的研究热点,但目前针对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少,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在深入分析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采用分层式传感器网络系统结构,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传感器管理方案,并详细阐述了方案中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传感器管理模型,实现了传感器感知信息的交互和传感器感知动作的协同功能.  相似文献   

7.
新型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武器装备发展与技术更新的重要保障条件,在军事工程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评述了MEMS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技术,介绍了新型传感器技术在军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灰尘、微型机器人等武器系统中的应用,并对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概括了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并着重介绍了纳米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纳米金属颗粒气体传感器、有机高分子气体传感器和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这4种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动向。简要地揭示了纳米气体传感器的不足之处,并阐释了这几种纳米气体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汽车传感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汽车传感器的种类和检测对象,以及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概况,阐述了汽车传感器的现状,给出了汽车传感器的市场与预测,叙述了汽车传感器向着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并认为,MEMS传感器将成为汽车传感器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几种类型的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电阻应变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霍尔式、磁电式振动传感器.为了选择更为合适的某种原理的传感器,对比了相对式、惯性式振动传感器的不同,并指出在物理量的转换过程中,惯性式传感器存在的明显缺点一难以保证信号的不失真传递.得出了结论,在传感器原理选择的时候首选相对式振动传感器,并介绍了相对式振动传感器的主要分类,包括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惯导系统中MEMS惯性传感器随机噪声较大的问题,本文利用MEMS惯性传感器体积小的特点,采用32个消 费级MEMS惯性传感器,组成惯性传感器阵列,设计了阵列形式的MEMS惯性传感器测量单元。通过对阵列传感器建模与分析,将32个惯性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以此降低消费级MEMS惯性传感器的随机噪声误差与零偏不稳定性。最后利用Allan方差分析了惯性传感器的噪声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状况下,阵列式MEMS惯性传感器有效的抑制了惯性传感器的随机误差,提高了惯性传感器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部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区别,从侧面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接着,讨论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部署具有指导意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评价指标。最后,从无线传感器节点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从个体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较为全面地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部署问题,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CMOS图象传感器与CCD图象传感器的优缺点,分析了C MOS图象传感器的结构、研制现状、应用及市场前景。指出了随传感器技术的发展,CMOS图 象传感器可以代替CCD图象传感器,并预见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此文属于传感器技术综述性文章。文中论述了传感器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其开发研究动向。在开发研究动向中,首先介绍了新型敏感材料的开发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如半导体材料、陶瓷敏感材料、高分子材料;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等。其次总结了传感器技术的开发趋势,包括: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在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按照检测空燃比数值范围的宽窄对国内外现阶段主要的氧化锆式氧传感器进行了分类,对传统的"杯型"氧传感器、"平面型"氧传感器和新型空燃比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信号特性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论述了单元件型空燃比传感器和双元件型空燃比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比较分析了这几类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优缺点,归纳得出了新型空燃比传感器将逐步取代传统氧传感器,未来能够满足检测范围宽、工作温度低、体积小的氧传感器将成为汽车氧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声表面波延迟线和谐振器的无源无线阵列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延迟线型无源无线声表面波传感器的结构、传感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传输特性.在分析延迟线型无源无线声表面波传感器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谐振延迟型无源无线声表面波传感器的模型,并用延迟线和谐振器构造了这种传感器.它既有谐振型传感器传感距离远的优点,又有延迟线型传感器容易编码的优势.本文还分析了该传感器的信号响应特性和传感器系统的构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以半导体硅压阻效应为基础的测量动态参量的各种传感器。在简述硅应变计和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后,又介绍了这些基本敏感元件在球式称重传感器和微型加速度传感器上的应用。 目前,应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的集成传感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敏感元件和电于线路两者构成的传感器,如集成压力传感器;另一种是在一个基片上构成的复合传感器,如多谐振动传感器。 本文还讨论了与这些集成传感器有关的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光纤气体传感器具有易于小型化、可遥测、灵敏度高、响应快等诸多优点.根据传感原理,概述了有害气体检测的光纤传感器,包括折射率变化型光纤气体传感器、倏逝波光纤气体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光纤气体传感器、光声光纤气体传感器、多孔光纤气体传感器,以及吸收型光纤气体传感器、荧光型光纤气体传感器、染料指示剂型光纤气体传感器.简要介绍了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号检测中的新型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瑞昆  粘山坡 《传感器世界》2005,11(5):23-25,36
本文在介绍智能传感器、微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和多参数传感器等倍受关注的新型传感器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动态,研究了新型传感器在信号检测中的应用,指出在信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未来新型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防空监视网络传感器协作管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防空监视网络的传感器管理问题,讨论了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协作管理方法。结合防空监视网络传感器的功能,设计了传感器代理的结构模型。通过传感器代理之间的相互协商来实现传感器资源的管理。传感器代理与传感器相结合使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模块化,便于传感器的灵活组网,特别是在动态的监视环境中,可以根据传感器的载荷自动实现系统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