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维吾尔语自动标注是维吾尔语信息处理后续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及篇章分析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词性是词的重要的语法信息,假如一个词的词性无法确定或一个词给予错误的词性,对后续句法分析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使用感知器训练算法和viterbi算法对维吾尔语进行词性标注,并在词性标注时利用词的上下文信息作为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维吾尔语词性标注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维吾尔语形态分析研究中存在的数据稀疏、模型构建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翻译的维吾尔语形态分析模型,即将维吾尔语词干提取(词性标注)任务中词干提取前(词性标注前)的句子看作是机器翻译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源语言端,词干提取后(词性标注后)的句子看作是目标语言端;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加入了外部信息模块和联合校验模块以优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翻译框架的维吾尔语形态分析模型在词干提取、词性标注两个任务上优于其他模型。对比英语(词干提取、词性标注)、汉语(分词、词性标注)实验结果,提出的方法更适合维吾尔语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语作为一种典型的黏着语,通过丰富的功能词缀来表达各种语法和语气。该文探讨了“词干词性标注方法”与“词缀词性标注方法”在维吾尔语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优缺点。在大规模语料库中,统计了常用词缀串的数量、频次和覆盖度,以此来判断词缀词性标注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可行性。以力提甫·托乎提教授的维吾尔语生成语法理论为指导,对词缀串的词性标注进行了相应的语法定义,并且在实际语料中进行了小规模词性标注实验。该文提出的基于词缀串的词性标注方法不仅适用于维吾尔语,也适用于有着大量相似词缀的突厥语族其他语言。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较为迅速,语料库的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语料加工的过程中,保证词性标注的一致性也成为建设高质量语料库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了一种维吾尔语的标注方法,并受一些文献的启发,根据维吾尔语的特点对其进行词性标注自动校对的研究,进而提高维语词性标注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维汉机器翻译中所存在的效率低下以及数据稀疏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模型融合的词性标注方法。该方法在维吾尔语浅层形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渐进标注模型(Progressive POS,PPOS)对噪音数据的过滤能力及泛化标注模型(Generalize POS,GPOS)的泛化表示能力,对维吾尔语进行词性标注。实验证明,使用该方法进行维吾尔语词性标注,其标注效果已接近实用。  相似文献   

6.
以语音合成系统文本分析模块中的韵律边界自动划分技术为背景,重点研究了维吾尔语词性自动标注技术:首先根据应用领域的特点确定词性的种类及其判定规则,筛选文本句子并对其进行手动词性标注,然后通过统计获得了词性概率表和词性对照表,最后采用基于HMM模型的二元文法来实现维吾尔语词性自动标注。在实验中,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筛选了10000条句子作为训练样本,另选用500条句子作为测试样本。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思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分析了现有藏文词性标注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感知机训练模型的判别式藏语词性标注方法,重点研究了符合藏语词法特性的模型训练特征模板、模型训练和词性标注方法。并且在人工标注的测试集上获得了98.26%的词性标注精确率,可以实际应用到藏语自然语言处理中。  相似文献   

8.
中文分词和词性标注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造一种中文分词和词性标注的模型,在分词阶段确定N个最佳结果作为候选集,通过未登录词识别和词性标注,从候选结果集中选优得到最终结果,并基于该模型实现一个中文自动分词和词性自动标注的中文词法分析器。经不同大小训练集下的测试证明,该分析器的分词准确率和词性标注准确率分别达到98.34%和96.07%,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文分词和词性标注任务作为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的初始步骤,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由于中文句子缺乏词边界,所以中文词性标注往往采用管道模式完成:首先对句子进行分词,然后使用分词阶段的结果进行词性标注。然而管道模式中,分词阶段的错误会传递到词性标注阶段,从而降低词性标注效果。近些年来,中文词性标注方面的研究集中在联合模型。联合模型同时完成句子的分词和词性标注任务,不但可以改善错误传递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词性标注信息提高分词精度。联合模型分为基于字模型、基于词模型及混合模型。本文对联合模型的分类、训练算法及训练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语是典型的黏着性语言,其派生能力很强,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同时遵循语音和谐规律,生成过程中会出现弱化、增音、脱落等音变现象.这些特性决定了维吾尔语词法分析的难点,包括词干提取、发生音变字母的还原以及标注.将维吾尔语词的层次结构引入到词法分析研究中,提出了维吾尔语词法分析的有向图模型,该模型将维吾尔语词法分析描述为有向图结构,图中节点表示词干、词缀及其相应标注,其边表示节点之间的转移或生成概率并将此概率作为候选择优的依据.针对维吾尔语在形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音变现象,又提出基于词内字母对齐算法的自动还原模型,该模型将音变现象泛化到每个字母上的假设之下,将还原问题转变成类似于词性标注问题,再利用统计方法进行还原.在对新疆多语种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手工标注的《维吾尔语百万词词法分析语料库》上进行的实验中,取得了词干提取正确率为94.7%,词干与各词缀切分并标注的F值达到92.6%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词性标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对英语文本进行词性标注,首先介绍了对Viterbi算法的改进和基于HMM模型方法训练机器的步骤,然后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得出两个结论:二元文法模型的“性能价格比”较三元文法模型更令人满意;词性标注集的个数对词性标注的准确率有影响。最后利用上述结论进行了封闭式测试和开放式测试。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语料词性标注自动校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兼类词的词类排歧是汉语语料词性标注中的难点问题,它严重影响语料的词性标注质量。针对这一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兼类词词性标注的自动校对方法。它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从正确标注的训练语料中挖掘获取有效信息,自动生成兼类词词性校对规则,并应用获取的规则实现对机器初始标注语料的自动校对,从而提高语料中兼类词的词性标注质量。分别对50万汉语语料做封闭测试和开放测试,结果显示,校对后语料的兼类词词性标注正确率分别可提高11.32%和5.97%。  相似文献   

13.
多词领域术语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结合维吾尔语语言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维吾尔语多词领域术语的自动抽取方法。该方法分为四个阶段: ①语料预处理, 包括停用词过滤和词性标注; ② 对字串取N元子串, 利用改进的互信息算法和对数似然比率计算子串内部的联合强度, 结合词性构成规则, 构建候选维吾尔语多词领域术语集; ③ 利用相对词频差值, 得到尽可能多的维吾尔语多词领域术语; ④ 结合C_value值获取最终领域术语并作后处理。实验结果准确率为85.08%, 召回率为 73.19%, 验证了该文提出的方法在维吾尔语多词领域术语抽取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体现上下文信息对当前词汇词性的影响,在传统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的二阶隐马尔可夫模型,并应用于中文词性标注中。针对改进后的统计模型中由于训练数据过少而出现的数据稀疏问题,给出基于指数线性插值改进平滑算法,对参数进行有效平滑。实验表明,基于上下文的二阶隐马尔可夫模型比传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具有更高的词性标注正确率和消歧率。  相似文献   

15.
词性兼类是自动词性标注过程的关键所在,特别是确定未登录词词性的正确率对整个标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对兼类词排歧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统计和规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提出运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和错误驱动学习方法相结合自动标注方法,最后介绍了如何通过这种方法在只有一个词库的有限条件下进行词性标注和未登录词的词性猜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未登录词词性标注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老挝语词性标注研究处于初期,可用标注语料有限,且老挝语吸收了多种外来词,导致标注语料库存在大量稀疏词。多任务学习是有效识别稀疏词的一种方法,该文研究了老挝词的结构特征,并构建了结合词性标注损失和主辅音辅助损失的多任务老挝语词性标注模型。老挝词有很多词缀可以表达词性信息,因此模型还采用了字符级别的词向量来获取这些词缀信息。特别地,老挝语的句式较长,模型用注意力机制防止长远上下文特征丢失。实验结果表明: 相比其他研究方法,该模型的词性标注准确率在有限标注语料下取得更好的表现(93.24%)。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完全二阶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汉语词性标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梁以敏  黄德根 《计算机工程》2005,31(10):177-179
该文基于隐马尔可夫理论,提出了一种三元词汇概率和词性概率相结合的汉语词性标注模型,并对传统的Viterbi算法进行了扩展。对统计模型中出现的数据稀疏问题,给出了基于线性插值法的平滑算法,实验表明,完全二阶隐马尔可夫模型比标准的二元,三元模型有更高的词性标注正确率和消歧率。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 part-of-speech tagging method based on a min-max modular neural-network model. The method has three main steps. First, a large-scale tagging problem is decomposed into a number of relatively smaller and simpler sub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class relations among a given training corpus. Secondly, all of the subproblems are learned by smaller network modules in parallel. Finally, following two simple module combination laws, all of the trained network modules are integrated into a modular parallel tagging system that produces solutions to the original tagging problem.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existing tagging systems based on multilayer perceptrons. (1) Training times can be drastically reduced and desired learning accuracy can be easily achieved; (2) the method can scale up to larger tagging problems; (3) the tagging system has quick response and facilitates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e perform simulations on two different language corpora: a Thai corpus and a Chinese corpus, which have 29,028 and 45,595 ambiguous words, respectively. We also compare our method with several existing tagging models including hidden Markov models, multilayer perceptrons and neuro-tagg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learning accuracy and ge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tagging model are better than statistical models and multilayer perceptrons, and they are comparable to the most successful tagging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