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信任链作为可信计算领域关键技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高度关注。本文从支持可信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并总结了链式、星型和树型信任传递技术方案的特点,对基于无干扰理论和基于云环境的信任链传递模型分别进行对比总结,并对不同模型之间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详细阐述了信任链应用系统的发展,分析并总结不同信任链应用系统特点。最后对信任链技术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信任链是可信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如何对其表达和评估是研究热点。针对可信计算环境中影响信任评价的各种复杂因素以及信任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可信计算信任评估方法。引入历史度量记录和时间衰减因子以构建直接信任度,建立粒度为5的信任等级空间,并给出间接信任度的模糊评判方法。运用改进的Einstein算子定义相似度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信任链上实体的信任模糊推理和评估过程。方法把模糊推理和信任传递相结合,可以全面地评估信任链上实体的信任度。模拟实验表明,与同类方法相比较,所提方法对恶意评估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且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和可靠性更好,是一种可信计算信任评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可信计算之信任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信计算近年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的一种方案,不同于传统信息安全解决办法,它以新的思路即主动防御来解决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信任根和信任链是可信计算的根本组成部分.介绍了可信计算及信任链的相关知识,介绍了信任根,可信认证机制.最后详细给出了基于PCI扩展ROM的可信计算之信任链部分链实现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集合的可信计算信任模型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研究领域,而信任模型的可信性评估是该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深入研究可信计算信任根、信任链及其可信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可信计算信任模型评估方法。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评估方法定义了不同的可信度度量规则和模糊集合,基于计算得到的可信度,评价信任模型的可信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集合的信任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可信计算信任模型的可信性,丰富了可信计算信任评估理论。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信任链和特征预制的主动度量模型(mixed-chain&character pre-setting activemeasurement model,MC-CPSAM).针对TCG信任度量机制存在的安全问题,MC-CPSAM对传统的链式信任结构进行改进,同时加强了对度量者自身完整性的保护,通过提高度量者权限,增强度量的主动性,实现自发的不受度量客体影响的信任度量机制,给出了一种基于MC-CPSAM模型的可信计算平台硬件结构例化,通过安全性证明说明模型满足信任链建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无干扰模型的信任链传递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可信计算组织(TCG)的完整性度量只能保证组件没有被篡改,但不一定能保证系统运行可信性.其问题在于,当组件运行时,受其它组件的干扰,出现非预期的信息流,破坏了信任链传递的有效性.文章在分析可信计算平台的信任模型基础上,基于无干扰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分析和判定可信计算平台信任链传递的方法,用形式化的方法证明了当符合非传递无干扰安全策略时,组件之间的信息流受到安全策略的限制,隔离了组件之间的干扰,这样用完整性度量方法所建立的信任链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信任链传递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良  徐志伟 《计算机科学》2008,35(10):15-18
信任链传递问题是可信计算的基本问题.阐述了信任链传递在技术与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分析信任链传递的技术方案、可信测量技术、信任链理论和信任链的可信度度量理论,提出了值得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方向,包括:以可信静态测量、可信动态测量技术等为代表的信任链传递关键技术,以信任链层次理论模型、信任链传递中的信任损失度量理论和软件的动态可信度度量理论等为代表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8.
信任链机制是Vista建立可信环境的基础,对其实现过程及安全性分析将为Vista的安全评估提供重要依据.针对Vista中信任链的建立过程,对可信计算机制在Vista中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逆向工程的手段对Vista信任链建立过程中的相关代码进行了剖析,给出它们的实现方式和主要的工作流程.并对Vista信任链机制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给出其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信任链的建立和传递是构建可信计算环境的核心,然而,当前的信任链模型仅仅是针对具体的可信计算环境进行的形式化建模,其不具有一般意义,不能够为构建可信计算环境(特别是基于动态可信度量根(DRTM)的可信环境)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也难以胜任评估现有的可信计算环境的重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构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信任链模型.首先将信任链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然后,在分析实体依赖关系和安全逻辑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数学逻辑的证明方法证明了该信任链模型满足的性质.该模型不仅可以评估现有的可信计算平台(包括基于静态可信度量根(SRTM)的可信计算平台和DRTM的可信计算平台),还可以为进一步研究信任链构建和可信计算环境构建等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可信计算的基本原理,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信执行环境的原型系统.与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采用被动防御的策略不同,可信执行环境根据可信计算中的信任链传递的思想,采取主动防御的安全策略,通过拦截应用程序的启动执行.在应用程序运行之前,对应用程序的核心文件进行完整性度量和验证,可以有效地保护应用程序的核心文件免遭破坏,从而进一步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可信计算技术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可信计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安全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可信计算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其关键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陆续展开.综述了在可信计算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构建可信终端的信任入手,建立了基于信任度的信任模型,给出了基于信息流的动态信任链构建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终端信任构建的实时性、安全性等问题.针对远程证明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问题,构造了首个双线性对属性远程证明方案和首个基于q-SDH假设的双线性对直接匿名证明方案.在可信计算测评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并基于该方法研制了国内首个实际应用的可信计算平台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12.
可信计算信任模型的模糊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可信计算中可信性影响因素,详细地讨论了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可信计算信任模型的评估方法。把模糊逻辑推理同信任传递结合起来,采用基于相似度的加权模糊推理方法得到委托实体的可信度,评价信任模型的可信性,为可信计算信任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EFI的可信计算平台研究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可信计算的研究进展情况,描述了基于可扩展固件接口EFI下可信计算平台的原理机制、体系 结构及其平台实现框架,分析了基于信任根的信任链传递过程模型,并探讨了可信平台模块、可信软件栈及文件 完整性验证等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标记变迁系统的可信计算平台信任链测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可信计算是当今世界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潮流之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信息安全产品需要经过测评认证,但目前国内外对可信计算测试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还非常不完善,也无相应测试工具或系统,这必然影响可信计算的发展.该文着眼于规范定义的信任链行为特征,以进程代数作为指称语义描述工具,以标记变迁系统作为操作语义,对规范定义的信任链行为特征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记变迁系统的信任链测试模型框架.针对信任链规范与实现之间的问题,从易测性出发对测试集进行了有效约简;并论证了信任链的规范实现与规范说明之间的关系,为测试用例构造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解决了信任链测试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对信任的定义和模型没有尚未建立通用表达的研究现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计算机网络的可信计算平台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计算机及其网络平台的通用性,提出一个可信计算平台模型。通过把现有的计算平台分层逻辑化为不同的信任层,降低了可信计算平台模型实施的难度,提高了其灵活性、扩展性和效率。,同时该模型从在客户端系统的引导阶段出发构建完整的可信链,以保证了可信计算平台的安全性。原型系统的实现的结果表明:由于,系统中所有的计算机及其网络构成统一的可信计算平台,使信任的传递从用户到用户,进而实现真正的对于用户体验间的可信计算。  相似文献   

16.
细粒度信任链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信任链相关研究的当前发展水平,提出细粒度信任链和细粒度系统软件信任链的思想,阐明只有细粒度信任链才能描述现实应用的真实情况.根据问题空间的复杂性,提出细粒度信任链建模的问题分解方法.该方法通过逐步拓展的策略,首先建立细粒度系统软件信任链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全的细粒度信任链模型.  相似文献   

17.
可信计算环境构建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构建满足可信计算定义的系统,使其上进行的计算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可控性等特性,并利用这些特性来弥补仅依靠传统安全防护方式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解决计算机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介绍了可信计算环境构建的硬件基础,归纳了近年来基于静态可信度量根、动态可信度量根以及轻量虚拟机监控器的可信计算环境的构建机制,分析了现有可信计算环境构建机制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对可信计算环境中信任链的分析,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嵌入式可信计算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将可信计算技术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是一条有效解决嵌入式设备安全问题的新思路.首先阐述将可信计算与嵌入式技术相结合的趋势,然后分析了该技术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给出了将CRTM集成到嵌入式TPM中实现的嵌入式可信计算机体系结构,最后分别从信任根和信任链两方面提出了满足嵌入式系统需求的详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周毅  郑雪峰  于义科 《计算机应用》2010,30(8):2114-2119
通过对可信计算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提出了基于进化理论的层信任模型。该模型在逻辑结构上定义了可信计算环境基本的信任链和可信层,并通过3个主要属性来描述可信度,物理结构上通过广电网的基于法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可信根广播和在可信终端建立基于可信存储的可信根,来实现可信计算环境。该模型使得现有通用计算平台也适用于可信计算环境,提出了解决可信计算环境的外部性和公正性问题的方法,减少了可信终端主动防御带来的验证开销,用较小的代价实现了可信计算环境下可信计算实体可信度收敛。  相似文献   

20.
分层可信计算平台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计算机网络的可信计算平台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计算机及其网络平台的通用性,将现有的计算平台分层逻辑化为不同的信任层,不仅降低了可信计算平台模型实施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其灵活性、扩展性和效率;同时该模型从客户端系统的引导阶段出发构建完整的可信链,保证了可信计算平台的安全性;此外该模型解决了现有的可信计算平台的方向性和系统输入未知性的问题。原型系统实现的结果表明,由于系统中所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构成统一的可信计算平台,使信任的传递从用户到用户,进而实现真正的对于用户体验的可信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