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软件测试中正交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该方法用较少的测试用例就可以对软件进行较全面、有代表性的测试,并能够对测试结果进行直观分析,找影响该结果的主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正交表的功能组合测试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测试在目前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目前的软件功能愈来愈多,必须保证各功能组合之间不产生冲突。如果以无条件地测试所有功能组合,则测试项目数会呈指数级增长而使得实际测试不可能。为了抑制这种组合的发散,利用正交表来设计测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正交表的功能组合测试设计方法和应用,并开发了相应的测试用例生成工具,基于正交表原理,对测试对象程序的各功能项进行组合,确保用较少的测试用例达到较大的测试覆盖率。实验表明,与传统手工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相比,利用该方法生成的测试用例覆盖率提高2倍,Bug发现率增加3倍,测试用例设计工时压缩为1/6。  相似文献   

3.
基于场景模式的嵌入式软件测试用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场景和模式方法用于嵌入式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与生成,通过对被测软件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建模,将建立的场景模型划分到不同的场景模式中,依据场景模式构建测试场景的状态图,遍历场景状态图以获取测试执行路径,确定相关的测试数据,设计并生成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快地设计和生成测试用例,提高测试用例的可重用性,实现对嵌入式软件的有效测试。  相似文献   

4.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成为唯一的选择,在保证软件质量前提下,设计与工程人员的首要工作就是降低测试用例数量,优化测试用例设计,减轻测试工作量。提出组合测试技术和正交实验方法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成对组合的测试用例方法,设计了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设计测试评价方法。在一应用系统的负载测试实验中,使用R法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网络带宽、处理器速度、并发用户等负载因素对系统响应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组合。  相似文献   

5.
均匀设计在测试用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秀山  李立 《计算机工程》2005,31(5):120-121
提出了测试用例的均匀设计方法,该方法用较少的测试用例就可以对软件进行较全面、有代表性的测试,避免了测试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使软件测试效费比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提高标准符合性测试效率,对信息化标准的共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个基于XML的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案。给出了方案各阶段的具体测试策略,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测试用例的运行以及运行结果的符合性分析。该方案通过XML技术来格式化标准中的数据类型,对测试用例的生成采用边界值法和等价类划分法,并应用提出的测试结果分析法分析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标准符合性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7.
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是实现测试自动化的重要保障,是验证可信软件的基本方法.在分析现有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编译的错误可跟踪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以编译器为依托,通过对其语法和语义进行扩展,将测试需求很好地融入到源程序中参与分析,并利用代码生成器在生成目标代码的同时根据相应的分析结果直接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该方法将测试用例和目标代码生成统一到编译器中,避免了独立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工具在获得编译器相关分析结果时而导致的接口开销.同时,通过对源程序行号信息的跟踪,使得测试用例在无法通过测试时能够很快定位出错位置,以方便程序开发者修改.最后,通过一个示例程序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软件》2019,(3):222-226
API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设计大量的测试用例来进行充分测试。借助PICT工具利用组合测试原理可产生比手动生成更高效的测试用例。本文介绍了PICT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分析了API测试用例的设计思路,并通过一个API测试用例设计实例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PICT工具对API进行测试用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个面向对象软件自动测试框架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个测试用例驱动的面向对象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简称为TCDA).TCDA使用UML作为形式化的分析和设计规格说明,从UML的体系结构视图中自动获取测试用例,并以XML的形式保存这些测试用例.TCDA可以根据具体编程语言,将测试用例翻译成由一系列源文件组成的测试脚本.测试执行过程中,测试脚本首先会被编译和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接着这些可执行文件将被运行,同时测试结果将被记录和分析,并最终生成一个结果分析报告.TCDA的原型系统使用Java实现.该系统包括测试配置、测试用例生成、测试脚本生成、测试执行和结果分析五个模块,分别支持以上描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肖驰 《现代计算机》2009,(6):113-115
用较少的测试用例来获得最大的测试效率是软件测试研究的重点之一。提出基于正交设计法的软件用例测试技术,并详细阐述运用正交表来设计测试用例的主要步骤,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来说明其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及其在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正交试验入手,介绍了软件测试中正交表测试用例设计技术,给出正交测试用例设计的适用范围;针对工程实践中某些正交表难以构造的问题,提出利用常用正交表的裁减方法来完成测试用例的设计任务;最后,将正交测试用例设计技术与其它测试用例设计技术相结合完成了某通信仿真模块的测试用例设计.  相似文献   

12.
基于正交法的软件测试用例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件测试中,即使对中小规模的软件,要想达到一定的测试覆盖要求,生成的测试用例数目都可能非常惊人.为了尽早地产生高质量的测试数据,将有限的测试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简称正交法)的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技术.介绍了正交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用途,详细阐述了运用正交法进行软件测试用例设计的步骤,最后将其应用于一个简易管理信息系统,结果表明,生成的测试数据数量较少且错误检测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软件可靠性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构建操作剖面,通过对操作输入集进行处理,即可优化测试输入集,进而进行软件可靠性测试。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化了操作剖面的构建,大大降低了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在转台上标定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正交双表测试方法。分析了转台误差源对加速度计误差模型辨识的影响,建立了g^2观测法的辨识模型,并在转台上进行了20位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正交双表法可以降低设备转角误差对加速度计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加速度计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方法对被测试系统有一定的干涉效应,影响了测试结果的精确性。采用NIT(non-interference test,非干涉测试)方法可以将这种影响消除,从而得到精确的测试结果。与传统的测试方法不同,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对目标系统完全是非干涉的,也就是不需要在目标软件中驻留任何仅用于测试的可执行代码。因为NIT是对目标系统硬件和软件定制性很强的测试方法,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组合是非常灵活而复杂的,所以将NIT应用于实际的测试工程必须解决如何适应不同体系结构目标机器的问题。具体来说,如何适应异质的硬件,如何面对不同目标系统都能在数据采集的同时高效率地分流过滤以便减小数据分析的压力,如何在数据分析阶段适应不同的高级编程语言的测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交数组技术在试验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却未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将正交数组技术应用于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论文提出了适用于软件测试用例设计的正交数组——TC正交数组,并将其应用于银行充值系统测试用例的设计,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蔡峰  周毅  陈阳 《测控技术》2018,37(9):77-80
在安全关键软件领域应用基于模型的开发技术时,存在着软件测试充分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BD模型自动生成测试用例、对航空发动机控制软件进行测试的新方法。通过使用MathWorks提供的自动生成测试用例工具箱(SLDV),基于FADEC控制软件的Simulink模型,自动生成满足控制软件模型MC/DC覆盖率100%的测试用例,并在Cppunit测试框架下执行测试用例;通过对比模型输出和测试输出来发现被测对象的问题,确保软件代码与模型的一致性。项目实践表明,该测试方法是软件集成测试的有益补充,提升了软件测试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18.
通讯电台整机指标自动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某机载通讯电台若干整机指标的具体测试方法,归纳提取了电台整机指标测试的基本动作语义集合;测试实施者的测试意图可以描述为这些语义的排列组合;通过软件体系中的解释模块将这些语义描述的测试意图转换为真正的计算机语言并执行;实践证明,在对仪器进行精度校准、通道进行衰减补偿的基础上,测量结果满足电台指标精度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