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人眼优先拟合的AAM人脸特征点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主动外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AAM)对人脸特征点进行跟踪时,当人脸姿态出现大幅度偏转以及初始位置与目标人脸偏离较大时,将导致人脸特征点跟踪失败.针对以上问题,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估算出当前人脸的偏转角度并对人脸姿态偏转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实时更新,有效解决人脸姿态大幅度偏转问题.使用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人眼跟踪,将所获取的当前人眼位置坐标与人脸姿态相结合优先对人眼进行特征点拟合,当人眼特征点拟合完成后再对剩余人脸部件特征点进行拟合,提高了人脸特征点跟踪的稳定性与实时性.最后通过实验表明算法在视频人脸特征点跟踪的准确性、实时性和鲁棒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存在外界干扰的人脸的检测和准确定位与跟踪问题,避免过于依赖软技术造成的算法复杂性,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基于Mega2560单片机、VS2008开发环境与OpenCV函数库,实现了人脸检测与准确定位与跟踪。首先,利用Haar-like特征法寻找出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矩形,通过AdaBoost算法生成级联分类器,实现人脸检测;然后,将图像显示窗口中心选为坐标原点,计算人脸位置,用线性变换的方法获取人脸位置偏差,进而转换成角度偏差发送给下位机Mega2560;最后,单片机根据接收到的角度偏差信息,控制摄像头使人脸始终在坐标原点位置,实现人脸的准确定位与跟踪。通过实验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佟磊  赵晖 《计算机应用》2013,33(2):511-514
利用主动表观模型(AAM)可以对视频序列中人脸进行特征点定位,当目标对象与初始位置偏离过大时,就会使拟合过程陷入局部最小,使迭代无法收敛到正确位置,造成定位失败。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STF)预测的AAM(STF-AAM)人脸特征点跟踪方法。首先,将视频中头部运动看成动态系统,然后利用强跟踪滤波器对其进行预测跟踪,从而找到每一帧的拟合初始位置并进行拟合运算。由于视频序列中每一帧中的拟合初始位置都能被快速找到,从而取得了比较精确、快速的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保证拟合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跟踪定位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视线追踪是人机交互的辅助系统,针对传统的虹膜定位方法误判率高且耗时较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几何特征的视线追踪方法,以提高在2维环境下视线追踪的准确率。方法 首先通过人脸定位算法定位人脸位置,使用人脸特征点检测的特征点定位眼角点位置,通过眼角点计算出人眼的位置。直接使用虹膜中心定位算法的耗时较长,为了使虹膜中心定位的速度加快,先利用虹膜图片建立虹膜模板,然后利用虹膜模板检测出虹膜区域的位置,通过虹膜中心精定位算法定位虹膜中心的位置,最后提取出眼角点、虹膜中心点等信息,对点中包含的角度信息、距离信息进行提取,组合成眼动向量特征。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类,建立注视点映射关系,实现视线的追踪。通过图像的预处理对图像进行增强,之后提取到了相对的虹膜中心。提取到需要的特征点,建立相对稳定的几何特征代表眼动特征。结果 在普通的实验光照环境中,头部姿态固定的情况下,识别率最高达到98.9%,平均识别率达到95.74%。而当头部姿态在限制区域内发生变化时,仍能保持较高的识别率,平均识别率达到了90%以上。通过实验分析发现,在头部变化的限制区域内,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结论 本文提出使用模板匹配与虹膜精定位相结合的方法来快速定位虹膜中心,利用神经网络来对视线落点进行映射,计算视线落点区域,实验证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统一的人体模型数据库/人脸模型数据库,实现了一个用标准三维人体/人脸网格模型拟合扫描数据的系统.该系统为人体模型构建特征点候选区域,用马尔可夫网络对候选区域进行概率预测得到人体特征点的位置;对于人脸模型,采用基于回归树的算法在多幅不同角度的人脸图像上分别检测其二维特征点,融合得到准确的三维特征点位置;得到特征点后,使用相似变换对标准模板和扫描模型的位置朝向以及尺度进行统一;通过特征点引导的变形图算法对标准模板和扫描模型的形状和姿态进行粗配准;最后使用基于稠密点对应的顶点仿射变换拟合得到变形后的标准模板.对CAESAR数据集中的人体模型以及扫描得到的人体和人脸模型均进行了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精确地捕捉扫描数据的几何形状.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模板匹配眼睛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眼睛定位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板匹配方法。在使用一种合成的眼睛模板对图像进行匹配得到多个相似眼睛点的基础上,利用人脸库部分图像中两眼相对位置关系的统计值来构造一个分段距离函数,并计算相似眼睛点的两两距离,根据此距离信息来同时定位双眼。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模板匹配方法相比,该文方法能够同时定位双眼,并显著提高了定位准确率和定位速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头部姿态大角度偏转时,传统的2D人脸模型(主动表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定位人脸特征点的精度会急剧下降.引入与MPEG-4兼容的3D人脸形状模型Candide,并为其建立2D的形状模型和表观模型.模型拟合人脸图像的过程中,在保持3D形状模型与2D形状模型形变一致的基础之上,应用反向组合算法,提取人脸特征点的位置和头部姿态等3D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C环境下,算法的处理速度为250帧/秒以上,能达到实时处理;当头部姿态的偏转角度为0°-60°时,算法的标准误差值介于0.01-0.1之间.  相似文献   

8.
针对3D人脸建模形变方法中关键点的获取问题,提出一种关键点自动定位的方法。首先根据需求,确定关键点位置并进行分类;接着利用HSI空间S分量实现头部检测;再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技术,结合人脸结构特征和颜色信息,实现特征部位的提取;然后分别在正、侧面照片各特征部位,对不同类别的关键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相应的2D坐标;将两个角度上提取的2D坐标组合,最终得到关键点的3D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关键点定位方法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9.
AAM在多姿态人脸特征点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动表观模型AAM是经典的特征点检测方法,但是受到其线性预测模型能力的限制,当初始位置偏离目标位置过大时,很难收敛到正确位置,因此传统的单一AAM模板很难满足多姿态人脸特征点检测的要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板AAM的人脸特征点检测方法:首先定义模板相似度和人脸特征点,将人脸姿态划分为若干类,每一类姿态训练一个特定的AAM模板;然后对测试样本,利用每个AAM模板搜索特征点,并计算搜索结果与模板的相似度,选择相似度最大的AAM模板的搜索结果作为最终的特征点检测结果。通过相似度选择模板的方法可以为AAM搜索提供相对偏离较小的初始位置,因此可以精确地检测特征点。在东方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模板选择的必要性和相似度定义的合理性。在整个数据库上的测试结果表明,92.11%的测试图像均可以通过相似度准则选择到正确的AAM模板,从而可以精准地检测特征点;99.92%的图像可选择到正确的AAM模板或其相邻模板,故可以检测到较为准确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10.
在视频人脸替换过程中,针对人脸检测和特征点定位不考虑前后帧的时域联系,导致处理后的视频人脸出现抖动、错位现象的问题,提出结合对齐度准则的视频序列人脸配准方法。通过人脸特征点定位确定待匹配人脸的候选区域和参考人脸五官图像,并根据梯度信息得到参考人脸搜索子图像。构造图像尺度金字塔,在尺度金字塔中快速搜索对齐度极值,极值坐标对应搜索子图像相似度最高的配准点,构造匹配点对。采用Procrustes analysis算法计算对应匹配点的变换关系矩阵,完成待配准图像的坐标变换。根据实验数据,提出的算法提高了优化搜索的速度,处理后的视频与其他算法相比,前后帧对齐的人脸位置和姿态稳定,经处理的视频播放过程中人脸位置自然流畅。算法消除了肤色区域的影响,采用前后帧人脸的有效信息,保持了灰度变化大的人脸区域的位置和姿态,实现视频人脸的精确配准。  相似文献   

11.
叶超  李天瑞  龚勋 《计算机应用》2011,31(10):2724-2727
传统的主动表观模型(AAM)反向组合算法仅进行了单次拟合过程,当初始位置与目标对象偏移过大时,往往会陷入局部最小,难以收敛到正确位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AAM(MR-AAM)的双重拟合方法,首先在低分辨率模型下进行第一次拟合以确定面部初始位置,然后在高分辨率模型下进行二次拟合。由于能够快速获得较准确的初始位置,进而取得较好的人脸特征标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能保证实时的情况下,提高了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在面部特征点识别领域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然而在处理遮挡、光照、角度不当等复杂条件下的面部图像时,预测数目较多的面部特征点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解决面部多特征点在复杂条件下的定位问题,设计了一种C-Canny算法和改进单层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网络结构,将传统Canny算法应用到面部区域定位阶段,使得神经网络可以快速进行面部区域重定位,从而提升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300-w和300-vw数据集上与一些传统方法、神经网络相比,该神经网络结构将损失函数的值平均降低了12.2%。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人脸姿态估计方法易受“自遮挡”影响,采用改进的ASM 算法 提取人脸特征点,并利用人脸形态的几何统计知识来估计人脸特征点的深度值。以人脸主要 特征点建立人脸稀疏模型,在利用相关人脸特征点近似估计人脸姿态后,通过最小二乘法精 确估计三维人脸空间姿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自遮挡”情况,该方法仍有较好的估计结果, 与同类方法比较具有良好的姿态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一种鲁棒的人脸特征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算法和C-V方法的人脸特征定位方法。首先根据AdaBoost算法训练样本得到脸、眼、鼻、嘴4个检测器;然后结合人脸边缘图像的先验规则,使用人脸检测器提取人脸区域;接着利用眼、鼻、嘴检测器从人脸区域中检测出人脸特征所在的矩形区域;最后利用C-V方法从各个特征区域中分割出人脸特征的轮廓,进而得到人脸关键特征点的位置。在DTU IMM人脸测试集上,眼睛的检测率为100%,鼻子的检测率为95.3%,嘴巴的检测率为98.4%,提取出的特征点位置准确。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是有效和鲁棒的。  相似文献   

15.
自动三维人脸特征点标定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人脸模型配准,表情识别,脸部动画等领域。通过对三维人脸样本统计建模,采用遗传算法对待匹配模型的生成数目进行参数优化,利用模型相似性匹配方法及其映射关系对三维人脸特征点进行自动标定。首先,对三维人脸数据预处理,然后对其统计建模并通过模型形变得到有映射关系的基准模型和待匹配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待匹配模型中的待匹配模型生成数目参数进行优化,生成与之对应的待匹配模型数;接着计算待测模型与待匹配模型的相似度。最后,利用模型相似度和模型映射关系,间接得到待测模型的特征点。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是可行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有算法的效率。该算法可以自动标定三维人脸模型的特征点,当距离阈值为10像素时,39个三维人脸特征点定位的准确率都可以达到100%,并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中三维人脸模型平滑区域特征点精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钟锐  吴怀宇  何云 《计算机科学》2018,45(6):308-313
传统的人脸识别模型采用离线方式进行训练,同时由于人脸特征维数较高导致算法的实时性不足。文中分别从人脸特征与分类器两方面来构建快速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使用 SDM(Supervised Descent Method)算法进行人脸特征点定位,提取每个人脸特征点邻域内的局部(Multi Block-Center 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s,MB-CSLBP)特征,并将所有的人脸特征点邻域特征以串联的方式构成局部融合特征,即所提出的局部融合MB-CSLBP特征LFP-MB-CSLBP(Local Fusion Feature of MB-CSLBP)。将以上特征送入分层增量树HI-tree(Hierarchical Incremental tree)中进行人脸识别模型的在线训练。分层增量树是使用分层聚类算法来实现增量式学习的,因此其能够以在线的方式对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具有较高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最后在3种不同的人脸库以及摄像头采集的人脸视频上对算法的识别率与实时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当前其他算法,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人脸识别率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17.
人体特征点提取和尺寸测量一直是虚拟服装试衣的关键内容.本文在人体图像基础上,通过对ASM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人体特征点提取以及特征点尺寸测量.首先,算法计算待测图片中人脸和身体两个中心点欧式距离与对应模板进行匹配,改变传统ASM算法单一模板局部模板匹配模式,提高了初次模型匹配的准确率和效率;接着,以特征点为中心选择较少有效邻域点在其灰度训练模型中目标搜索,解决传统ASM方法匹配时间长且特征点易匹配失败问题;另外,针对人体胯部以下区域易出现仅单侧拟合效果较好问题,利用马氏距离公式选择特定矩阵大小邻域范围内点的灰度与灰度模型比较,并且结合人体体型分布及对称性特点进行拟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能适应复杂背景下人体图像的特征点提取与尺寸测量,提高人体特征点提取和尺寸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Candide-3模型的姿态表情人脸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姿态表情严重影响人脸识别准确率的问题,基于Candide-3模型的简化,提出了形状表情关键点拟合的人脸几何结构重建和基于三角网格模型的纹理映射的方法,该方法确定关键特征点,根据人脸的几何结构信息确定姿态角,提取Candide-3模型形状表情对应点,调整模型参数,进行几何结构重建;对几何结构中每个三角网格模型进行纹理影射,得到逼真的特定人脸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人脸重建速度,达到减弱姿态表情对人脸识别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