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以人体脑电波感知技术为核心,通过采集人在不同注意力下的脑电波强度来控制玩具赛车的启停、方向及速度快慢,并开发出双人拔河、单人竞速两种模式的脑电波意念对抗游戏。作品能实现人通过意念对物体的直接控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创新性,可帮助青少年进行适当的大脑锻炼,提高注意力,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问题,也可广泛适用于游戏玩家、运动员等各类需要脑力训练开发的特殊行业人员,具有开发训练人体注意力强度等功能。同时,随着进一步开发,脑电波产品还可用于人们的生活起居,让人们生活在一个用意念去支配物体的物联网意世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发了一种基于意念控制的运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脑波模块,蓝牙模块和主控计算机组成,通过对采集得到的人体脑电波分析建模,给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运动对象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普通轮椅残障人士使用不便,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脑电波传感器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蓝牙透传的方式与脑电波传感器进行通信,在脑电波信号数据流解析中,通过数字陷波器滤噪,并研究设计了改进的滑动窗口算法、特征提取算法和K-近邻算法,实现了对脑电波信号的模式识别.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具有响应时间短和识别准确率高的优点,完成了对轮椅运动轨迹的意念控制.  相似文献   

4.
《办公自动化》2010,(2):32-32
英特尔在开发通过读取人脑电波来控制电脑、电视机或手机的创新技术。预计到2020年,不用键盘和鼠标,用脑电波即可控制电脑。 实现这种技术需要在人脑中植入一种芯片,用脑电波来控制电脑。  相似文献   

5.
脑电波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即为意念控制的原理。而这个原理已经被各国的科学家所应用,在未来意念操控设备即将成为现实,我们所期待的意念操作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眼神移物"、"意念取宝"都只是小说和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名词。然而,日前由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研制的脑机接口技术已经让这一切成为现实。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实时记录脑电波,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人的简单思维,并将其翻译成控制命令,来实现人的"思维"对机器人、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设备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IT新技术     
《电脑爱好者》2008,(14):24-24
Brainwave Control (脑电波操作游戏)美国游戏开发商Emotiv推出全新脑电波操控游戏系统。装有16个感应器的头套,里面的晶片可搜集玩家的脑电波,并按照脑电波、脸部肌肉变化及其他部位活动,在屏幕中做出30种反应,包括微笑、皱眉及眨眼等。这个新款游戏系统继而将信号转化为游戏角色的动作,包括举起石头及修桥铺路等。为帮助玩家熟悉操作,系统还会提供练习,玩家只要集中精神,做30~40秒练习就能做拔树等动作。  相似文献   

8.
《数码时代》2008,(11):138-141
用手柄打电动游戏,是我们游戏机迷们的传统娱乐项目,耍起来自觉畅快也让人赏心悦目,深受广大游戏爱好者的喜爱,现在这种项目有了升级版,叫脑电波控制游戏,不需要动一根指头,就可以在游戏中完成跑、跳、开火等动作……这种新鲜的玩法,我们潮一族怎么可以错过?下面将以最近上市的脑电波游戏控制器“神经脉冲激励者”(简称NIA)为例,为大家全面剖视此类控制器。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周刊》2011,(19):66-66
Brain Plasticity,认知训练游戏的开发商,正在和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进行交涉,试图让他们的游戏成为一剂良药,帮助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们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志愿者们每周玩5次以上这个游戏,每次时间1小时。如果志愿者的生活状态因  相似文献   

10.
英特尔在开发通过读取人脑电波来控制电脑、电视机或手机的创新技术.预计到2020年,不用键盘和鼠标,用脑电波即可控制电脑.  相似文献   

11.
于佳民  刘玉庆  周伯河 《计算机应用》2011,31(Z1):155-158,162
为了在航天员虚拟现实训练系统中仿真太空失重状态下人体及物体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hysX物理引擎的仿真方法,利用PhysX物理引擎结合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仪等人机交互设备建立了基于碰撞体的可驱动虚拟人模型,并通过PhysX物体引擎实现了太空操作中人体与飞船及被操作物体之间的碰撞检测,完成了手部接触力计算及力反馈设备与PhysX接口。最后,对所建立的模型及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仿真人体及物体运动,增强了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相似文献   

12.
3D游戏已经成为电脑游戏的主流产品。在3D游戏开发过程中引擎程序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需要确定运动着的物体和环境之间,物体和物体之间在什么时候发生碰撞,从而有效地控制物体运动的过程。该文从环境碰撞和实体碰撞二个方面论述了游戏引擎程序设计中碰撞检测的数学基本方法,为游戏开发中的引擎程序设计的碰撞检测算法的提供数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与网络》2013,(23):13-13
小编作为一个正常男性,最想拥有的超能力是隐身,其次的话就是念力移物啦~但是超能力这种东西可望不可及啊,不过前几天京东上发售的Brainlink宏智力脑电波智能头箍的卖点是可以通过脑电波玩游戏,爽一把意念移物的瘾,价格仅有1599元,这个头箍是不是真的能将人的脑电波读取并应用起来?我们找来了这款产品,来一起看看它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不必觉得不可思议,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名为Emotiv Systems的电子游戏公司近日就开发出了这种操控游戏的新方式。该公司承诺到2008年,游戏厂商就能购买到这种叫做EEG的脑电扫描头盔以及软件开发工具包,开始生产使用脑电波来进行控制的游戏了。  相似文献   

15.
英特尔在开发通过读取人脑电波来控制电脑、电视机或手机的创新技术。预计到2020年,不用键盘和鼠标,用脑电波即可控制电脑。实现这种技术需要在人脑中植入一种芯片,用脑电波来控制电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患者进行平衡功能的康复,采用基于斜床减重训练,模拟人体下蹲站起、步行运功训练和虚拟游戏训练;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C++6.0设计了基于斜床减重的平衡功能训练软件系统;该软件采用多线程处理技术,实现对系统的总体控制、脚踏板运动控制、床身倾斜角度控制、双下肢同步屈伸与交替屈伸运动控制及虚拟游戏;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运行良好,重心移动轨迹总长、重心移动总面积等参数数据测试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电图学技术出现已有10多年时间了,它需要利用贴在人们头皮处的电极来感知脑电波的活动。在医院的神经科室中,脑电图学技术设备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检查出癫痫病患者。现在,游戏开发者们希望利用脑电图学技术让玩家使用自己的意识来控制虚拟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疲劳状态智能识别,提出了基于可穿戴式脑电仪的疲劳识别健康管理方案,其首先需解决的问题是哪种频率的脑电波影响或呈现人体疲劳状态。研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CART分类树和probit模型,分析δ脑电波(1-3Hz)、θ脑电波(4-7Hz)、α脑电波(8-13Hz)、β脑电波(14-30Hz)和疲劳的关系。研究发现α波、β波、θ波以及(α θ)/β、β/α在疲劳和不疲劳状态下的表现都有显著差异。这些脑电波变量可呈现人体疲劳状态的差异,帮助疲劳状态的识别。  相似文献   

19.
人体姿态估计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可应用在动作识别、人机交互、医疗监护、运动分析、虚拟现实等方面。人体姿态估计主要从输入数据中获取人体的关键节点,比如肩膀、手肘、膝盖。鉴于现有深度学习算法在遮挡情况下存在识别不准确的情况,通过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机制对人体姿态估计的任务进行算法优化,核心思想是获取特征图的通道权重,聚合本地和全局特征的上下文信息。通过多个尺度自适应地融合通道维度的权重,实现对通道信息的加强,也就是选择性地增强重要特征和抑制无意义的特征。实验以SimpleBaseline为基准网络,插入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模块后,在MPII人体姿态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达到88.402%的精度。实验在COCO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达到72.8的AP结果。  相似文献   

20.
侯金彪  王文博 《福建电脑》2008,(2):22-22,30
计算机网络利用电磁波传输数据与信号,而脑电波也属于电磁波,因此通过举一反三我们会自然想到通过相应的措施我们就有可能测到人的脑电波,通过分析与处理而知道人们的思想意识。本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原理与知识,并结合脑电波的特点,提出了一个脑电波网络系统的模型,然后分析了它的组成、功能与意义。最后对出现的局限性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