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物联网网络协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网络协议漏洞挖掘技术以特征变异和模糊测试为主,存在依赖专家经验和无法突破未知协议的局限。针对工业物联网协议的漏洞挖掘挑战,文中从漏洞检测规则的自动化分析与生成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与变异策略结合的网络协议漏洞挖掘方法。首先,采用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网络协议分析模型,通过对报文序列进行深层信息挖掘,提取报文格式及相关特征,实现对网络协议结构的识别。然后,结合基于变异算子库指导的迭代变异策略,构建有导向性的测试用例生成规则,缩短漏洞发现的时间;最终,形成面向未知工控网络协议的自动化漏洞挖掘方法,满足现有工控应用领域对协议自动化漏洞挖掘的需求。基于上述方法,对两种工控协议(Modbus-TCP和S7)进行测试,并对生成用例的测试接收率、漏洞检测能力、用例生成时间及其多样性方面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TA指标上高达89.4%,本方法检测模拟系统ModbusSlave的AD指标为6.87%,缩短了有效用例的生成时间,提升了工控协议漏洞挖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固件漏洞大幅增多,且缺乏高效漏洞检测系统的问题,提出面向UEFI固件的模糊测试系统,采用模糊测试技术检测固件漏洞。该系统复用了原UEFI下自我认证测试系统的测试框架,同时使用专门的子系统生成高针对性的测试数据,并基于UEFI固件的驱动-协议模型为测试用例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以一个UEFI下实际的固件安全漏洞为例,揭示该系统检测固件安全漏洞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糊测试系统不仅可以简化测试用例的开发,而且编写的测试用例比自我认证测试系统提升了15%的代码覆盖率,能有效应用于UEFI固件深层、高危安全漏洞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统模糊测试框架的S7协议模糊测试技术存在构造困难和代码覆盖率低的问题,对测试效率和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借助神经网络模型对数据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预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S7协议模糊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将S7协议中的特征值字段分为可变字段和不可变字段,对可变字段进行模糊处理,对不可变字段做固定值操作,进而利用局部模糊实现对S7协议帧各字段的模糊分析,生成有效的测试用例。经过学习,模型可以提取到西门子S7协议的特征,自动产生满足协议结构的测试用例。实验对不同字段进行局部模糊,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出的数据具备真实测试用例的特征,可生成大量对特征字段关联性较大的有效测试用例,提高代码覆盖率。  相似文献   

4.
周云鹏  张爱梅 《计算机仿真》2023,(10):176-180+186
为实现无需协议的先验知识进行车载网络安全漏洞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通过引入卷积注意力机制来改进DCGAN,从空间和通道子模块出发,提高模型的特征表现力和生成CAN报文的格式正确性。搭建合适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将预处理后的CAN报文输入到模型中生成测试用例,对目标协议进行模糊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发现总线协议的安全问题,且改进后的模型具有更高的测试用例通过率(87.7%)和漏洞发现能力(4.81%),测试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应用层工控协议在模糊测试过程中用例冗余度高、测试效率低和随机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异树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该方法将协议样本数据序列进行树结构化,同时提取协议规约中字段优先级信息,并利用其有效地控制树中各节点属性值的变异程度,从而达到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以及增大发掘漏洞几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对提高协议模糊测试性能具有显著的优化效果和漏洞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谢肖飞  李晓红  陈翔  孟国柱  刘杨 《软件学报》2019,30(10):3071-3089
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常用方法,如何获得高覆盖率是测试中十分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问题.模糊测试与符号执行作为两大主流测试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到学术界与工业界中,这两种技术都具有一定的优缺点:模糊测试随机变异生成测试用例并动态执行程序,可以执行并覆盖到较深的分支,但其很难通过变异的方法生成覆盖到复杂条件分支的测试用例.而符号执行依赖约束求解器,可以生成覆盖复杂条件分支的测试用例,但在符号化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状态爆炸问题,因此很难覆盖到较深的分支.有工作已经证明,将符号执行与模糊测试相结合可以获得比单独使用模糊测试或者符号执行更好的效果.分析符号执行与模糊测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支覆盖将两种方法结合的混合测试方法——Afleer,结合双方优点从而可以生成具有更高分支覆盖率的测试用例.具体来说,模糊测试(例如AFL)为程序快速生成大量可以覆盖较深分支的测试用例,符号执行(例如KLEE)基于模糊测试的覆盖信息进行搜索,仅为未覆盖到的分支生成测试用例.为了验证Afleer的有效性,选取标准程序集LAVA-M以及实际项目oSIP作为评测对象,以漏洞检测能力以及覆盖能力作为评测指标.实验结果表明:(1)在漏洞检测能力上,Afleer总共可以发现755个漏洞,而AFL仅发现1个;(2)在覆盖能力上,Afleer在标准程序集上以及实际项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在oSIP中,Afleer比AFL在分支覆盖率上提高2.4倍,在路径覆盖率上提升6.1倍.除此之外,Afleer在oSIP中还检测出一个新的漏洞.  相似文献   

7.
如何选取组合力度用于测试是可变力度组合测试用例优先级排序方法中迫于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组合覆盖率为排序标准能够满足组合覆盖率,但其排序因素单一,测试用例优先级排序结果差异性较大,且无法根据测试结果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组合测试用例优先级。针对上述问题,该文结合One-test-at-a-time(OTT)策略、利用局部组合覆盖率、测试用例失效率和测试用例重要程度对组合测试用例优先级排序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测试过程中,实时关注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用于在线调整测试用例排序因素的取值情况,以达到实时更新组合测试用例优先级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Random、ICBP、GISVSP和LISVSP方法,该方法使得组合测试用例优先级排序结果相对稳定,且在缺陷检测率上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漏洞问题越来越受重视,针对漏洞研究中测试代码覆盖率和漏洞挖掘效率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混合符号执行的Fuzzing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指令动态追踪、混合符号执行、约束求解、测试用例生成及动态测试5个模块,通过对系统各个环节优化处理提高效率,并实验验证系统代码覆盖率较传统Fuzzing测试工具也有较大提高,得出了该系统能适用于大型应用软件测试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沙乐天  肖甫  杨红柯  喻辉  王汝传 《软件学报》2018,29(5):1303-1317
抽取并推演目标数据集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随机化的模糊测试方法,进一步基于灰度马尔科夫模型设计了一种自动化预测方法,实时监督并调整模糊测试的方向,实现面向虚拟化平台的自适应模糊测试目的.最终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VirtualFuzz,实验数据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检测虚拟化平台中的拒绝服务及逃逸漏洞,共得到24个漏洞测试用例,其中验证了18个已知漏洞,挖掘得到了6个未知漏洞,且已有3个漏洞获得CVE授权;同时通过与其他模糊测试工具的对比突出了原型系统的性能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主流区块链平台以太坊上频繁发现由不安全编程引起的智能合约安全漏洞。为了提高模糊测试对合约代码的覆盖率,以更全面地检测安全漏洞,提出了一种智能合约模糊测试方法。首先构造智能合约交易序列数据集,再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智能合约交易生成模型以生成模糊测试初始种子;然后根据覆盖率和分支距离信息,对智能合约进行信息反馈引导的模糊测试,提出了特定的测试用例染色体编码方式,并设计实现了相应的交叉和变异算子。所提方法能有效覆盖智能合约的深层次状态以及严格条件守卫的分支代码。在500个智能合约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代码覆盖率为93.73%,漏洞检测率为93.93%,与ILF,sFuzz, Echidna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代码覆盖率提高了3.80%~25.49%,漏洞检测率提高了4.64%~24.02%。所提方法有助于提升以太坊智能合约安全测试的有效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软件漏洞检测中的漏洞覆盖率和人工缺陷审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集和多属性综合的软件漏洞发现方法.首先基于多检测工具的可信集成,建立了软件漏洞影响的评估模型;其次引入软集实现漏洞影响因素的度量,接着通过多属性综合的集成工具确定漏洞对软件安全的严重性影响,并最终完成软件漏洞的发现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级别的漏洞均有较好的检测能力,为改善软件漏洞检测的误报率和漏报率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Web软件安全漏洞层出不穷,攻击手段日益变化,为分析现有的Web控件漏洞检测方法,提出基于Fuzzing测试方法的Web控件漏洞检测改进模型。该系统从功能上分为五大模块进行设计和实现,并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技术检测WebActiveX控件模型的漏洞,给出"启发式规则"来优化测试数据生成引擎。实例测试结果表明,Web控件漏洞的Fuzzing测试模型是有效和可行的,并能妥善处理好交互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Web技术是采用HTTP或HTTPS协议对外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Web应用也逐渐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之一,但Web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安全漏洞也逐渐暴露出来,如SQL注入、XSS漏洞,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Web网站安全问题,文章通过对Web常用漏洞如SQL注入和XSS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漏洞检测方法,一种基于漏洞规则库、使用网络爬虫检测SQL注入和XSS的技术.网络爬虫使用HTTP协议和URL链接来遍历获取网页信息,通过得到的网页链接,并逐步读取漏洞规则库里的规则,构造成可检测出漏洞的链接形式,自动对得到的网页链接发起GET请求以及POST请求,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直到规则库里的漏洞库全部读取构造完毕,然后继续使用网络爬虫和正则表达式获取网页信息,重复上述过程,这样便实现了检测SQL注入和XSS漏洞的目的.此方法丰富了Web漏洞检测的手段,增加了被检测网页的数量,同时涵盖了HTTP GET和HTTP POST两种请求方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利用此技术对Web网站进行安全检测的可行性,能够准确检测网站是否含有SQL注入和XSS漏洞.  相似文献   

14.
随着Web应用的功能日趋复杂,其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Web应用安全性测试成为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漏洞报告旨在记录Web应用安全问题,辅助Web应用测试,提升其安全性与质量.然而,如何自动识别漏洞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复现漏洞,仍是当前的研究难点.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自动化的漏洞报告理解和漏洞复现方法,首先,依据漏洞报告的特点,归纳其语法依存模式,并结合依存句法分析技术,解析漏洞描述,提取漏洞触发的关键信息.其次,不同于常规自然语言描述, Web漏洞的攻击负载通常是非法字符串,大多以代码片段的形式存在,为此,本文针对攻击负载,设计提取规则,完善漏洞报告中攻击负载的提取.在此基础上,考虑漏洞报告与Web应用文本描述不同但语义相近,提出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漏洞复现脚本自动生成方法,实现Web应用漏洞的自动复现.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从漏洞收集平台Exploit-db的300余个Web应用项目中收集了400份漏洞报告,归纳出其语法依存模式;并针对23个开源Web应用涉及的26份真实漏洞报告进行漏洞复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提取漏洞报告的关键信息,并据此生成可行测试脚本,复现漏洞,有效减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白盒模糊测试漏洞触发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污点分析的白盒模糊测试(WFBTA)方案,依据不同的漏洞特征,识别危险操作,获得漏洞相关的约束条件,与路径约束条件优化结合后通过约束求解器求解,产生覆盖率较高且漏洞触发能力良好的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有的白盒模糊测试方法相比,WFBTA方案具有更强的漏洞发现能力、更低的漏报率与误报率,而平均时间开销仅增加了1.3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智能合约为代表的第二代区块链平台及应用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但频发的智能合约漏洞事件严重威胁着区块链生态安全。针对当前主要依靠基于专家经验的代码审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开发通用的自动化工具来挖掘智能合约漏洞的重要性。首先,调研并分析了智能合约面临的安全威胁问题,总结了代码重入、访问控制、整数溢出等10种出现频率最高的智能合约漏洞类型和攻击方式;其次,讨论了主流的智能合约漏洞的检测手段,并梳理了智能合约漏洞检测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了3种现有符号执行工具的检测效果。对于单一漏洞类型,漏报率最高达0.48,误报率最高达0.38。实验结果表明,现有研究涵盖的漏洞类型不完整,误报及漏报多,并且依赖人工复核;最后,针对这些不足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一种符号执行辅助的模糊测试框架,能够缓解模糊测试代码覆盖率不足和符号执行路径爆炸问题,从而提高大中型规模智能合约的漏洞挖掘效率。  相似文献   

17.
SQL注入(SQLinjection)漏洞是网站中普遍存在的漏洞之一,同时也是影响企业运营且最具破坏性的漏洞之一。SQL注入漏洞的检测模式可分为手工分析和自动化工具扫描分析两种方式。虽然有很多自动化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检测SQL注入漏洞,但工具检测能力十分有限,就目前而言,扫描工具的最大瓶颈在于如何确保爬虫所得待测数据的全面性。由于爬虫技术的限制,大部分扫描工具的误报和漏报概率都比较大。人工分析虽然可以保证漏洞检测的准确度,但检测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且效率比较低下。针对此种情况,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式的SQL注入漏洞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兼顾准确率和效率的基础之上,综合利用已有漏洞检测工具的优点,实现快速全面收集待测数据,以此确保SQL注入漏洞检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另外,文章还利用该方法对Web应用中的XSS漏洞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倪萍  陈伟 《计算机应用》2021,41(9):2594-2601
针对目前现代万维网(WWW)应用程序中跨站脚本(XSS)漏洞检测技术存在的效率低,以及漏报率、误报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测试的反射型XSS漏洞检测系统。首先,通过网络爬虫技术爬取整站指定深度的网页链接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提取出潜在的用户注入点;其次,根据攻击载荷的语法形式构造模糊测试用例,并为每个元素设置初始权重,依据注入探子向量来获取输出点类型,从而选择对应的攻击语法模式来构造较有潜力的攻击载荷,并对其进行变异操作以形成变异攻击载荷来作为请求参数;然后,对网站响应进行分析,并调整元素的权重,以便生成更加高效的攻击载荷;最后,将该系统与ZAP、Wapiti系统做横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能够发现的潜在用户注入点数提升了12.5%,漏洞误报率下降至0.37%,漏报率低于2.23%;同时减少了请求次数,节约了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Web service安全性测试方法存在的低效性和盲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日志挖掘的安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并阐述了算法的应用环境。通过该算法挖掘出正常行为的关联规则,采用错误注入的方式对Web service注入预先设计的构造算子,并把执行后的日志与关联规则进行比较,进而发现Web service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大地提高了日志挖掘的效率及覆盖率,同时应用该算法能较好地检测出Web service的安全性问题,进一步表明提出的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网络爬虫技术的SQL注入漏洞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网络爬虫在搜索引擎领域广泛使用,SQL注入漏洞检测属于Web服务和数据库安全的范畴。为了提高网站的安全性,及时、有效地发现网站存在的SQL注入漏洞,改进了现有的网络爬虫技术,应用到对网站SQL注入漏洞的检测中,丰富了检测的手段,降低了检测的漏报率。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