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T教师处于“学校——学生——社会”价值链的核心枢纽地位。以东软信息学院为例。我们在教育创造学生价值这个过程中,教育的价值主要在于学生与社会产业这两者,形成了以学生本位与社会产业本位的综合价值观。IT教师就是价值创造的主导者与执行者。链接着学校与学生、社会与产业。  相似文献   

2.
荷田 《软件工程师》2000,(10):16-19
<正> 新千年6月,由东方软件有限公司、大连软件园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大连东方信息技术学院成立。成立之初,学院就提出了一个“构建全新概念的IT教育和学习模式”的办学理念。记者就此对学院院长温涛博士进行了专访。 问:据《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大连东方信息技术学院是以“全新概念的教育和学习模式培训世纪IT人才”的人才培训的基地。这个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经济模式。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是信息产业。知识是一种财富、一种资本,知识可以创造价值,然而,人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拥有知识的最大目标是什么?今天,中国IT产业要获得成功,仅靠“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4.
<正>计算机类高技能人才是IT产业人力资源结构中直接实现价值和创造利润的主力军,而IT产业在众多新兴职业中是发展最为迅猛,社会影响力最大,对社会各领域渗透力最强的产业。关注产业发展,预测人才需求,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说“英雄”,谁是真的“英雄”? IT产业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英雄辈出!说到英雄,人们首先会想到那些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IT产业风云人物,他们自然无愧于“知识英雄”的称号。然而,另外一些人也不容遗忘——他们就是站在IT应用第一线、致力于运用IT技术、IT产品、IT系统创造价值的IT用户。“2003年中国IT用户年会”正是奉献给这个英雄群体的一场盛会!  相似文献   

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和IT行业市场的状况,提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紧跟信息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以IT产业人才分层需求和IT行业产品主导市场的特点为切入点,按照IT产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进行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的历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群被称为“知识英雄”的精英们运用知识创造惊人财富的传奇,他们把一个“以农为主、服务首都”的郊区变成了一个年度总收入为500亿美元的金矿.上海作为华东的“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在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量科研技术资源的沉淀、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大批的人才已经给上海的信息产业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上海的电脑商城大战作为上海IT业的“地方”特色,已经演绎了太多的潮起潮落,然而,当上海又一座超大型信息产品市场——上海科技京城崛起之时,人们却向它投去了更为期许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合作     
本刊讯旨在培育IT英才,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IT人才育英培训工程”于3月17日在中国科技会堂正式启动。作为此次工程的主办方,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的会长张琪在启动仪式上介绍说“,IT人才育英工程”致力于构建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平台,完善的培训与服务体系,为社会培养并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实训人才,解决中国IT人才链的断层问题。此次培训工程将首先面向大型IT集团公司及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定向培训和需求对接,服务于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同时为广大中小IT企业及大行业用户的IT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和管…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电脑》2010,(6):82-84
各会员单位、相关企业: 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零售业CIO峰会”将于7月8-9日在大连召开。本届峰会以“IT在商业变革中创造价值”为主题,重点围绕“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合作”、“IT技术与营销手段的融合”、“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的互动”三条主线,讨论IT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包括战略层面、运营层面和技术层面。  相似文献   

10.
初蒙 《互联网周刊》2002,(26):12-12
现阶段,我国的IT人才瓶颈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二是缺乏最基础的IT产业蓝领工人。造成这种人才供需链脱节的主要因素是IT教育模式和理念的滞后,各大中专院校的IT专业设置大同小异,培养出来的都是缺乏实用技能的“通才”。在一流IT企业纷纷建立起大规模“工厂化”、“流水线式”生产模式的今天,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院校不能有效地向产业补充高级IT管理人才的新鲜血液,反而是大本、硕士甚至博士纷纷奔赴编码、设计、施工、销售等产业第一线,结果造成IT蓝领的工资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董小国  王治 《办公自动化》2002,(G00):378-381
跨入21世纪,IT的飞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给教育事业以新的契机,本文介绍了网格技术,阐述了东方大学城科教网建设的设想和实践,指出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文中介绍了四校为实现资源共享而建设分布式信息网络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创新IT应用     
什么是“创新IT应用”呢?有大将风度的朝华科技总裁祝剑秋解释道:紧跟客户应用环境的变化,发现客户的现实与潜在需求,通过各种创新的技术、产品,创造全新的应用,包括以客户为中心的软硬件及运营系统。 对于IT产业,祝剑秋有自己深刻的思考。他指出,国际分工的结果,使中国的IT产业处在了最下层。朝华科  相似文献   

13.
随着IT市场竞争的重心由“技术和产品”向“应用和服务”的转变,IT产业的发展战略也由“以产品为导向”转向“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提升用户服务满意度成为IT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把握用户需求,推动IT服务创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于今年2月~7月成功组织了“2001年中国IT产品用户服务满意度调查”。  相似文献   

14.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会创造全新市场空间。”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在“中国IT业的自主创新”分论坛慷慨陈辞。他提出,创新首先是对既定状态抱持怀疑的眼光。2006年1月7日,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大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中国IT业的自主创新”更是围绕IT业的自主创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创新的动力“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对产业的洞察。”江南春以分众传媒楼宇媒体广告的成功运营为例,向观众展示了产业洞察力对创新成功的巨大影响。以技术研发见长,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认为“技术创新是自主…  相似文献   

15.
《程序员》2008,(1):41-41
IT这个产业尽管很复杂,但有两个最重要的核心元素,IP是你的创新,IQ是最聪明的人才。——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当选为2007年“最具价值经理人”后,与媒体朋友分享他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6.
教育短波     
高职高专IT类人才双证培养方案出台由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CEAC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共同研发“高职高专IT类人才双证培养方案”合作协议近日在北京联合大学签署。据悉,该计划的宗旨为“面向IT职业教育、整合信息产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IT教育品牌”。计划的实施将以目前的高职高专IT类专业为基础,引入国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根据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发出一套全新的IT认证体系,并将其引入学历教育,使高职高专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就业…  相似文献   

17.
幽默     
《Internet》2008,(1):41-41
IT这个产业尽管很复杂,但有两个最重要的核心元素,IP是你的创新,IQ是最聪明的人才。——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当选为2007年“最具价值经理人”后,与媒体朋友分享他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8.
业界动态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近日举行1999年度最后一届题为“面对新世纪,中国IT发展的机遇何在?”的论坛。由特邀的汪成为和王选两位教授作了精彩的前瞻性报告,之后参加本次论坛的IT界技术和管理人员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展开讨论,气氛空前热烈,分别从技术、体制、人才等多个角度探讨了下世纪IT业发展的各种机遇。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的IT技术人才还处于一个非常匮乏的状态,IT职业认证培训已经成为传统学院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职业认证是IT人才培养、知识传播最有效的途径。 IT人才极度匮乏 20世纪全球IT产业的发展可说是日新月异,伴随而来的是企业对IT技术人才的需求量的大增。据调查仅美国在2000年的IT人才需求量就达160万人,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安全》2008,(12):89-89
12月6日-7目,2008中国“IT两会”(中国IT财富年会、中国信息主管年会)在北京召开,“IT两会”致力于为中国信息化的产业力量和各行业用户搭建起彰显价值、沟通交流的桥梁。自2000年创办以来,“IT两会”已经成为中国IT业界和信息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更是中国IT核心群体回顾梳理走过的道路、交流验证观点判断、明确前瞻发展方向的重要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