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较高精度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为了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极限学习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指标进行降维简化处理,提取指标数据的主成分序列;把主成分序列分为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然后在训练阶段,使用训练样本通过结合了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文化基因算法对极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差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预测模型;最后,在最佳预测模型中,用验证样本对煤与瓦斯突出强度进行预测.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与BP、SVM、ELM、KPCA-ELM等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FRS与GA-ELM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内在机理复杂性、致突因素与突出事件之间模糊性导致预测精度不高这一问题,提出将模糊粗糙集理论(FRS)结合改进的极端学习机(ELM)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通过FRS信息约简理论降低致突因素原始数据属性维度,提取出致突辅助因素,与主要因素共同作为ELM网络神经元输入,利用遗传算法(GA)对极端学习机网络输入权值、隐含层阈值进行优化,建立GA-ELM预测模型,模型输出为煤与瓦斯突出强度预测结果。经过模型训练和试验验证,该模型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3.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效率和准确率不高这一问题,提出将主成分分析(PCA)法与改进的极端学习机(PSO-ELM)相结合的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预测。根据某煤矿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在划分活动断裂,岩体应力计算等工作基础上获取影响突出的相关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消除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性;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极端学习机(ELM)的输入权值和隐层阈值进行优化,建立PSO-ELM预测模型,将提取的主成分作为该模型的输入,煤与瓦斯突出强度作为模型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高、结构简化,具有较强的泛化性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准确、快速地动态预测,提出构建基于KPCA-BA-ELM的突出危险性耦合预测模型。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综合作用机理,确定突出各影响因素参数;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出主成分序列;利用蝙蝠算法(BA)优化极限学习机(ELM)模型,并与BA-ELM、ELM、SVM和BP等模型共同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验证模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基于KPCA-BA-ELM突出危险性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为4.560,平均相对误差为3.478%,运行时间为1.286s,较其他模型具有精准的判识度和较高的泛化能力;能充分挖掘突出时空演变的内部隐含规律,有效诠释突出危险性与其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工程》2019,(12):281-288
为提高瓦斯突出风险预测的准确率和效率,在极限学习机(EL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预测模型ACFPA-ELM。采用核线性鉴别分析(KLDA)对瓦斯突出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抽取,利用代价敏感思想修正ELM适应度函数,同时将Tent混沌搜索和自适应算子引入花朵授粉算法(FPA)中,优化ELM的初始输入权值和阈值,从而提高对瓦斯突出风险的预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的SVM、BP和ELM单一预测模型以及改进的FPA-ELM和PSO-ELM复合预测模型,ACFPA-ELM模型在瓦斯突出风险预测的准确率、预测一致性以及运行效率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软件》2016,(12):17-20
研究MBR膜通量,进行膜污染预测,是当今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有效,准确地预测MBR膜通量,提出一种改进的极限学习机(PSO-ELM)预测模型。极限学习机(ELM)能够有效地克服反向传播(BP)算法的缺陷,并能以极快的速度获得很好的泛化性能。由于随机给定输入权值和隐层阈值,ELM通常需要较多隐含层节点才能达到理想精度。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极限学习机(ELM)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PSO-ELM预测模型,将提取的主成分作为该模型的输入,膜通量作为模型输出。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MBR膜通量预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极限学习机模型难以学习高维数据、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置随机给定的问题,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法来降低民机故障数据维数,通过改进的极限学习机来建立新型民机升降舵故障诊断模型.模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改进了极限学习机输入权值矩阵、隐含层偏置随机生成的缺点,应用到新型民机升降舵系统的故障诊断中.测试结果表明,KPCA-ELM算法的故障诊断精度比BP神经网络、SVM和ELM模型分别提升了19.4%、13.5%和11.3%.  相似文献   

8.
应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T-S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快速、精准预测。利用KPCA对实验样本数据中的多种煤与瓦斯致突因素进行降维,简化问题的复杂度,将选取的累计贡献率大于 90%的4个主成分作为T-S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煤与瓦斯突出强度作为输出参数。利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并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T-S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性、有效性更高,收敛时间短,适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存在计算过程较复杂、预测主观性强、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构建了主成分-费歇尔判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等级预测。从瓦斯因素、煤体结构及地质构造方面分析得出了影响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包括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瓦斯放散初速度等指标。以影响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23组实测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影响该矿的煤与瓦斯突出因素进行降维,提取与指标相关度较高的5个主成分,然后将5个主成分输入费歇尔判别模型,并根据判别函数对样本进行煤与瓦斯突出等级预测。应用结果表明:主成分-费歇尔判别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性,能对煤与瓦斯突出等级进行准确预测,训练样本的正确率为100%,待测样本的预测结果也与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实际情况相符,误判率为0,为准确预测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精度和速度,通过基于邻域粗糙集(NRS)理论对特征向量降维,提取出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核心致突因素,采用改进的支持向量机(NN-SVM)理论来构建煤与瓦斯突出风险与由各种致突因素组成的特征向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邻域粗糙集(NRS)与改进的支持向量机(NN-SVM)相结合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运算速度更快,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了应对分解炉结构的复杂性和影响出口温度变量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动态主元分析(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PCA)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相结合的数据驱动建模预测方法用来预测分解炉出口温度。通过采集的生产数据,提取影响出口温度变量的主元从而达到降维目的,将降维后的变量作为极限学习机的输入,分解炉出口温度作为极限学习机的输出。经极限学习机参数设置、训练、调整,得到出口温度预测模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动态主元分析和极限学习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的分解炉出口温度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且为后续出口温度的控制研究提供了依据,对水泥高效节能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炉温的实时预测技术对高炉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通常以铁水硅含量来表征高炉热状态。针对硅含量预测效率和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主成分分析和粒子群改进的极限学习机相结合的方法对高炉铁水硅含量进行预测。由于影响铁水硅含量的因素众多,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影响硅含量的输入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利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权值和阈值,并以均方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建立预测模型。将提取出的主成分作为模型输入,铁水硅含量作为模型输出。最后比较了极限学习机算法和粒子群改进的极限学习机,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预测模型提高了硅含量预测的准确度,上述方法可为高炉的生产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目标威胁度估计的精确度,建立了反向学习磷虾群算法(OKH)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目标威胁估计模型(OKH-ELM),提出基于此模型的算法。该模型使用反向学习策略优化磷虾群算法,并通过改进后的磷虾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初始输入权重和偏置,使优化后的极限学习机能够对威胁度测试样本集做更好的预测。实验结果显示,OKH算法能够更好地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权值与阈值,使建立的极限学习机目标威胁估计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能够精准、有效地实现目标威胁估计。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根据声发射(AE)现象预报煤与瓦斯突出位置的精度,结合核主成分分析(KPCA),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输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目标定位方法.对于采集的声发射参数信号,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提取重要定位特征;采用多输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定位模型,采用文化基因算法对多输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测试定位性能,结果表明:算法提高了试验平台声发射定位的精度且定位时间少于其他定位算法,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