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基于用户反馈QoS的动态Web服务发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传统的基于关键字和简单分类的Web服务发现机制缺少服务质量(QoS)考虑,因此不能很好满足用户的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QoS的Web服务发现模型,通过引入QoS代理机制,对终端用户使用Web服务后反馈的QoS信息进行量化和度量处理,以支持基于QoS的Web服务发现;在此基础上,根据Web服务的动态性特点和不同用户的QoS需求,给出了基于用户反馈的QoS数据度量方法,并提出一种基于QoS的Web服务发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Web服务发现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用户对带有Qos约束的Web服务请求的需求,就需要建立一种能够按QOS值进行查询服务的方法.服务的QoS描述具有正和负两个方面的属性,因此如何量化成为一个具有成为查询依据的值成为该问题的的关键.给出一种时服务QoS量化计算的方法,可以把一组具有相同功能服务的QoS的进行量化,并作为用户需求发现的依据,从而为解决基于QoS约束的Web服务发现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支持QoS约束的Web服务发现模型   总被引:89,自引:3,他引:86  
服务质量(QoS)描述了一个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提供有保证的QoS是Web服务在商业应用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如何动态地选择出最适合用户需求的Web服务正在引起研究领域的关注.该文提出了一种支持QoS约束的Web服务发现模型(WSDM-Q).该模型定义了一组描述Web服务QoS及信誉度的分类tModel,引入了QoS量化的概念,采用了QoS协商和反馈机制,支持携带QoS描述信息的服务发布和基于QoS约束的服务发现.协商机制允许服务提供者根据运行时的状态对服务请求进行接纳控制,反馈机制允许服务注册中心对服务提供QoS的信誉度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该模型不需要改变UDDI的内部实现,能够直接在现有的UDDI服务上进行扩展.作者已经基于Mierosoft.Netf平台和Microsoft UDDI服务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Web服务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提供相同功能的Web服务越来越多,而如何在其所提供的Web服务中选择最优服务成为关键问题.传统的基于服务质量(QoS)模型的选择方案已不能满足此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模型并结合QoS的优化选择方案,首先利用工作流组织模型确定服务使用者之间的信任度结,结合可信用户的反馈评价值,确定服务的主观信誉度,然后根据Web服务的QoS量化模型,计算出客观质量值,最后结合二者选出最优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当前采用 OWL-S 描述的 Web 服务,主要从服务功能进行描述,缺乏对服务质量的明确刻画,导致服务请求者难以得到最佳服务.针对此问题,本文对 OWL-S 规范扩展,提出一个基于 QoS 的语义 Web 服务发现模型 SWSDM-QoS.该模型支持 QoS 的服务发布、查找和反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 QoS 约束的服务选择算法.本论文创新性之处在于在服务发现过程中加入了服务质量本体信息,使得Web服务在框架内支持QoS约束的语义发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QoS的语义Web服务发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金安 《计算机应用》2009,29(10):2844-2846
将QoS引入到语义Web服务中,分析了QoS本体的描述方法、Web服务的发现方法和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建立了一个通用的QoS模型,模型中的参数属性基本能描述QoS的衡量标准。提出了基于QoS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第一步通过功能来发现Web服务,第二步通过建立的QoS模型来评价发现的Web服务集合,找到QoS最佳的Web服务。最后通过实例建立了语义功能本体和QoS本体。  相似文献   

7.
郭小乐  史维峰 《计算机工程》2011,37(3):49-51,54
在服务描述语言上增加QoS描述,通过QoS认证中心管理和量化服务的QoS属性,实现Web服务的QoS属性描述。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网关服务缓存和QoS的服务发现机制,通过代理服务网关对Web服务进行筛选,同时维护一个虚拟服务缓存管理历史服务请求信息,减少服务请求过程中重复的服务发现过程,提高服务发现性能,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支持QoS的Web服务选择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的支持服务质量(QoS)的Web服务选择模型(WSSM-Q)。该模型定义了一组描述Web服务QoS指标的分类tModel,用QoS量化值描述服务提供者的QoS通告,用约束型需求和偏好型需求描述服务消费者的QoS需求,采用四阶段选择算法选择满足消费者需求的Web服务。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WSMO服务质量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Web服务进行语义描述最流行的两个框架是OWL-S和WSMO,但它们主要都是从服务功能的角度对服务进行描述,缺乏对服务质量的明确刻画,导致服务请求者难以得到最佳服务.针对此问题,对WSMO规范进行了扩展,定义了一个服务质量(QoS)的元模型--WSMO-QoS,给出了QoS的本体词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QoS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并给出一个从基本描述、IOPE、QoS三个层次实现服务匹配的算法.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服务匹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QoS的Web服务发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传统的基于关键字和简单分类的Web服务发现机制较少考虑服务质量(QoS),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QoS的Web服务发现模型,通过引入QoS代理机制以支持基于QoS的Web服务发布与发现。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用户的QoS需求,提出一种基于QoS的Web服务发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钱雪忠  孙华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4):3370-3372,3375
随着Web Services的广泛流行,怎样发现适当Web Services来支持Web Services的组合已经成为一种挑战.由于传统的关键字搜索具有太低的记忆性和精确性,因此这种方法是很低效的.基于Web Services的描述信息,介绍了一种有效的Web Services发现机制.此服务发现方法是简单可用的,通过引入语义变得十分高效,因此该机制成功的在服务组合模型上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2.
13.
14.
语义网服务中的本体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作为实现下一代Web的集成方案,语义网服务将语义Web技术和Web服务技术相结合,以支持Web服务的自动发现、选择、合成和执行.本体是语义网服务的理论基础.介绍了Web资源描述本体OWL和Web服务描述本体的概况,并对3种主流的Web服务语义描述框架进行对比分析,为语义网服务中本体的创建提供基础知识.研究了语义网服务中存在的各层次的本体异构问题,明确了语义网服务中本体集成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等网的Web服务发布和发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传统的Web服务发布和发现机制在效率、可靠性、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等网技术的Web服务发布和发现新机制.该机制利用对等体服务发布技术实现了Web服务的快速和即时发布,利用对等网通告发现策略实现了Web服务的高效搜索和定位.同时给出了在JXTA对等网络中即时发布和异步发现Web服务的算法实现.研究表明,该机制有助于普及网络边缘服务,增强应用的服务能力,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分布式动态发布和发现Web服务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Traditional web service discovery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use of service directorie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mobile web services, where both service requestors and providers are mobile, the dynamics impose the need for directory-based discovery. Context plays an eminent role with mobility, as a filtering mechanism that enhances service discovery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service. However, current service directory specifications do not focus on mobility of services or context-awarenes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CASD, a context-aware service directory, envisioned as a context-based index for services on top of any traditional service directory, and design algorithms for construction, search, update and merge of such directories. Furthermore, we describe the architecture of our system for context-aware service discovery, we present a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and discus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evalu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work is the proposal for a novel, enhanced representation model for a context-aware service directory.  相似文献   

17.
如何改进现有服务发现模型使之适应动态可变的服务运行环境并选择最符合用户需求的Web服务正在引起研究领域关注.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的可控服务发现与动态路由模型(P-WSDRM).该模型支持抽象服务、服务实例和服务发现者的属性定义,支持携带属性描述信息的服务发布与发现,引入了策略判定机制,支持服务发现者基于已定义的策略进行服务发现和实例路由.目前已经于Linux平台和目录服务实现了该模型的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发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服务发现技术是建立在语法描述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的服务发现机制是WSDL和UDDI规范相结合的解决方案,这些发现方法查准率极其低下,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需要.在研究本体与语义web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发现框架与服务发现算法,从而提高查准率.  相似文献   

19.
Web服务的大量涌现对服务发现提出了挑战。然而,传统的服务发现技术是建立在语法描述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的服务发现机制是WSDL和UDDI规范相结合的解决方案,通过关键词匹配来实现的。但是这些发现方法查准率极其低下,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要。在研究本体与语义Web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Web服务发现框架,该框架首先对用户的请求合约进行语义预处理,然后根据抽取的语义在服务库中发现适合的Web服务,从而提高查准率。  相似文献   

20.
Web services-based business composition bring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to the enterpris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How to select and compose the web services based on their functionality and QoS (Quality of Service) dynamically prove to b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proxy-based framework to compose Web services dynamically. The framework is featured with a QoS model, an effective service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algorithms to facilitate the dynamic integration of Web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of abnormalities. Furthermore, a business process constructing method based on service slice is put forward to satisfy the users’ personalized requirements more effectively and flexibly. Our study concerns both functionality and QoS characteristics of Web services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business process solutions. A Complete case study is also includ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performance demonstrated that the framework and algorithms can provide a tangible and reliable solution to dynamic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and adap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