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各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创造出的文物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见证。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文化展示的公共平台,在我国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博物馆已经步入智慧化建设时代。本文对数字化采集技术、文物真实感重建技术、虚拟结合智能交互和智慧平台建设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诸多数字博物馆与艺术机构的案例进行了比较研究,对在元宇宙下建设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元宇宙技术融入智慧博物馆建设,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方向,有利于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文化繁荣、构筑文化自信以及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字博物馆为文物鉴赏和保护提供了跨越时空限制的全新方式,在三维扫描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数字博物馆更完善、更人性化的展示模式,本文分析了数字博物馆展示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尝试构思文物展示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研究计划"是OCAT研究中心今年的年度展览。展览第一部分"遗址·实物·传记:考古与摄影",运用了从剥离幻灯片到数码照片等影像媒介,展示了一系列文化中考古语境下的文物和遗址的照片,并通过展示同一文物或者遗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进行了更近一步的比较。第二部分"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运用数字成像技术将天龙山石窟中诸多流散海外的造像复原至原始面貌,实现了对石窟整体原貌的数字重建,这亦是一次将历史图像与新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多媒体展示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博物馆宣传与展示中,对博物馆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加强了博物馆的宣传与展示效果,但是目前很多博物馆内部仍然没有信息化的导游与展示功能,游客仍然只能通过双眼直接观赏文物古迹以及静态的文字资料,很多文物受限于观察展台,无法获得很好的观赏效果。文中旨在设计和架构一个博物馆多媒体公共服务系统,实现博物馆资源管理的规范化、馆藏文物的信息化,并使得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飞跃。  相似文献   

5.
V R和A R作为互联网科技与视觉传达融合形成的新兴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逐步应用到教育、展厅等领域中,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结合VR/AR技术的特性,综合柳州市博物馆近年来的实践,探究VR/AR技术在民族文物数字化展现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模式,并为柳州市民族文物数字化展示、文物历史传播等工作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柳州市民族文物数字化展示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物藏品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在历史见证、传承、再现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文博单位收藏、陈列、研究、展出的物质基础。现今,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以下统称文博)已成为对外展示地方经济、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其发展势头如火如荼。由于文物藏品具有价格昂贵、不可再生、历史悠久等特殊性,历来一直是众多不法之徒垂涎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多年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一项摸清家底、展示实力、强基固本的国家行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作为专业的文物收藏单位,有义务做好馆藏品的普查工作.本文从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登录内容、组织实施三个方面介绍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机构特别是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开展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实践。本文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和文物数字化展示的概况,通过讲解导览APP、H5专题页和小程序三种形式,分别举例说明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物数字化展示情况,阐述了其优势和不足,并以“解谜大唐遗宝”小程序为例,通过项目的背景、内容和亮点,介绍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文物数字化展示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吕鑫  吴亮 《福建电脑》2013,29(7):81+134
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中,可更加直观展示复原结果,利于文物的保存和反复的研究,利于信息的传播。基于这些优点,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应用到保护和开发历史遗迹的研究十分必要。同时也更便于传播和发扬这些遗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0.
供观众欣赏、为公众服务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陈列内容不论学术层次多高,文物展品的内涵何等精深复杂,其展示内容都应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并产生兴趣和共鸣。本文通过对博物馆陈列展示艺术铺陈环境、渲染氛围、整合场景、视觉呈现故事以及利用科技互动等方面举例论述,分析了在当代视觉文化冲击下博物馆陈列展示艺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