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白云  杨娟  邱玉辉 《计算机科学》2007,34(5):210-212
上下文觉察计算是普适计算的重要内容。当前的上下文觉察计算研究大多没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已有的个性化上下文觉察服务的用户模型,其用户偏好的设置比较简单。本文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一个使用基于场依存一独立性(FDI)的用户模型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上下文觉察服务。本文系统分析了这种用户模型对上下文觉察计算的重要性,并给出了使用基于FDI的用户模型在上下文觉察计算中的应用过程。试验表明这种模型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能够提高上下文觉察计算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满君丰  金可音  胡永祥 《计算机应用》2005,25(12):2957-2960
通过利用多Agent、语义Web、上下文觉察和逻辑推理等技术,参考早期的普适计算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智能会议室系统模型。该模型使用本体Web语言——OWL实现知识共享和上下文推理;使用逻辑推理检测和解决上下文知识的不一致问题,并向使用者提供一种策略语言来控制他们的私人信息。  相似文献   

3.
利用觉察上下文计算技术来研究实现健康智能家庭,主要研究了健康智能家庭的上下文建模和上下文推理,并构建了一个实验系统AngelHome,分析了健康智能家庭中的各种上下文信息,利用本体技术对其进行建模,并用OWLDL语言表达上下文信息模型,构建了AngelHome本体;在上下文推理部分采用混合推理,对不同的推理任务分别采用本体推理机、自定义规则推理机和贝叶斯神经网络推理.AngelHome采用OSGi框架,具有良好的伸缩性,这里分析了系统的几个主要部分,并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觉察上下文计算技术来实现健康智能家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从各种低层上下文信息得到对人们更加有用的高层上下文信息即上下文推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针对该问题,采用描述逻辑,研究基于本体模型的上下文推理方法.首先简要介绍基于本体的上下文模型,该模型增加了对上下文特性的建模,然后分别研究基于本体的推理、基于规则的推理及不一致性验证3种推理方式,借助Jena框架的推理接口实现,推理功能全面,通用性强,基本满足了普适计算系统中上下文推理的需求,最后给出了推理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信任模型未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在信任评估中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本体的Web服务动态信任计算模型(CO-WTCM)。该模型通过感知服务实体所处上下文信息,对这些动态、分布、异构的信息进行本体建模,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估算法对服务实体间的信任关系进行综合评估并通过信任度的综合计算实时更新实体间的信任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实体行为的安全和可信。通过与EigenTrust模型相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RFID普适计算环境的形式化上下文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适合普适计算环境的、基于本体的形式化的上下文感知模型。该模型使用本体描述语言OWL描述上下文,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提高了上下文表达能力和快速上下文原型。为普适计算的上下文建模和应用、上下文重用和建立面向普适计算环境的软件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普适计算环境下的上下文感知系统中大多使用本体语言OWL来进行对场景的描述。如何对大量的上下文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了日益重要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将OWL转存至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方法,以此来实现上下文的高效存储,检索与计算。  相似文献   

8.
面向普适计算的扩展的证据理论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普适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什么是计算的思考.由于它需对多源信息进行融合,因此该文作者认为它是一种包含融合计算的模式,能通过多层次、多视角的融合,为人们提供更方便的信任度高的访问信息和计算服务.基于普适计算应用的需要,该文讨论了扩展的证据理论方法,该方法采用可靠性因子评估多源证据觉察上下文信息;引入时效函数衡量多源证据的有效性与时间的关系,并将其组合到信任函数中,描述信任mass的时变规律;利用功率来度量多源证据觉察上下文信息间的相关程度,并通过去相关将其转化为相互独立的证据,扩展和完善了经典证据理论提供的方法,弥补了其不足之处,提高了不同应用场合下服务的质量(QoS),确保了普适计算的服务宗旨.利用支持普适计算模式的智能空间中的场景,验证了扩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上下文感知是普适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而描述和理解上下文信息是上下文感知的前提。由于上下文信息种类繁多、感知方式迥异,目前开发面向特定应用的上下文感知系统缺乏统一的机制和通用的架构,增加了系统开发的成本。引入语义Web技术,利用本体对上下文信息进行建模,采用本体描述语言描述上下文模型,提供了一个公共的上下文本体以实现多个独立开发的上下文感知系统对知识的共享和推理,构建了通用的上下文感知中间件框架,从而实现对域内上下文知识的共同理解。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本体的计算无关模型到平台无关模型的转换过程,分为元本体映射规则的发现以及基于元本体映射规则的转换执行这2个部分,其中,映射发现是转换实现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映射发现方法以进行模型转换。该方法在已知计算无关模型和平台无关模型的元模型基础上,抽取各自的元本体,结合基于相似度的本体映射技术建立2种模型的元本体映射关系,并作为模型转换语义匹配推理的基础。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Web已成为各类网络信息的主要平台。但是,呈指数增长的海量信息使有价值知识淹没在信息海洋里,用户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查找、访问、学习以及维护变得越来越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领域本体与上下文感知计算的智能图书系统模型,并以颜色科学为例,根据领域知识特性和共享需求构建颜色科学领域本体,然后通过上下文系统获取实现用户需求的相关上下文信息,在上下文感知计算推理模型中为用户提供特定服务,实现了智能图书系统的相关流程。  相似文献   

12.
There is more to context than lo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text is a key issue in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computer, describing the surrounding facts that add meaning. In mobile computing location is usually used to approximate context and to implement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s. We propose that ultra-mobile computing, characterized by devices that are operational and operated while on the move (e.g. PDAs, mobile phones, wearable computers), can significantly benefit from a wider notion of context. To structure the field we introduce a working model for context, discuss mechanisms to acquire context beyond lo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text-awareness in ultra-mobile computing. We investigate the utility of sensors for context-awareness and present two prototypical implementations — a light-sensitive display and an orientation-aware PDA interface. The concept is then extended to a model for sensor fusion to enable more sophisticated context recognition. Based on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an experiment is describ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Further, we explore fusion of sensors for 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 on more sophisticated contexts.  相似文献   

13.
With an increasing diversity of pervasive computing devices integrated in our surroundings and an increasing mobility of users, it will be important for computer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to be context-aware. Lots of works have already been done in this direction on how to capture context data and how to carry it to the application. Among the remaining challenges are to create the intelligence to analyze the context information and deduce the meaning out of it, and to integrate it into adaptable applications. Our work focuses on these challenges by defining generic context storage and processing model and by studying its impact on the application core. We propose a reusable context ontology model that is based on two levels: a generic level and a domain specific level. We propose a generic adaptation framework to guarantee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ext in a pervas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 We also introduce a comprehensive adaptation approach that involves content adaptation and presentation adaptation inline with the adaptation of the core services of applications. Our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ntext model and the application adaptation strategies provide promising service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4.
针对Smart Home环境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利用上下文技术来提高其智能化的方法.阐述了在普适环境下的上下文在智能家居环境中的重要性,介绍了上下文和上下文感知计算的定义,采用了基元组的形式定义了不同的上下文信息;提出了基于上下文感知的Smart Home系统模型,并对其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Smart Home系统中,应用该模型对具体的上下文实例进行了描述和推理.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上下文、上下文相关和反射机制的概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视图的上下文相关对象模型,并且定义了描述和操作上下文信息的操作元语.最后介绍了这种模型在MACAM移动中间件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上下文相关技术已经成为普适计算环境中用于应用服务的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基于构件的中间件来说,对高性能的上下文管理的需求更是必不可少,因为它构成了普适计算环境中构件适配和部署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已有构件中间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普适计算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整体的上下文管理方法,将上下文管理集成在已有的构件化中间件中。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支持普适计算环境下上下文相关的构件化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17.
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相似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有关本体的知识以及在领域本体参照下三种语义相似度的计算模型,并针对这三种计算模型的优缺点和领域本体所特有的性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以基于距离的计算模型为基础,把概念的信息内容和概念的属性作为两个决策因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概
念之间的语义关系,为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提供一种有效的量化.  相似文献   

18.
面向普适计算的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普适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框架模型.考虑到普适计算环境下移动设备的交互和多通道的信息集成,该模型在已有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的框架模型上增加了相应的agent,并且在设计agent的结构中包含了通道识别、上下文生成及多通道信息整合模块,以处理多通道的信息.详细介绍了在该agent模型中基于设计上下文的知识表示、搜索和更新式学习算法,以及协同设计系统中多agent知识共享的方法.该研究对于普适计算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