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据挖掘是一种深层次的信息处理技术,客户关系管理一种以客户为中心,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的管理机制,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客户关系的管理,有利于开拓新的产品种类,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本文对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个实用的钢铁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对数据信息的集成.系统安全性,系统可靠性.系统响应性,数据存储.用户界面等技术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借鉴SCM和CRM原理及现有CIMS系统.利用网络数据库及PHP编程技术,设计和开发供应链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保险经纪行业的业务介绍,研究了一种适用于保险经纪行业应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技术框架并予以实践,阐述了系统整合、数据转换、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相关技术在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作用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工作流管理系统与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将会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本文介绍了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概况及作用基于COM/DCOM组件技术开发的工作流管理系统IFlow,重点介绍了将工作流技术与移动通信公司客户服务系统进行集成应用的一个原型。  相似文献   

5.
数据挖掘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处理技术,客户关系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发展策略,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本文对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互动式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应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CRM(Customer Relations Management)技术,将有线电话通信、移动电话通信、图文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息、IP电话等多种通信手段整合集成,并借助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从而将传统的通信平台全面提升为双向信息  相似文献   

7.
制造企业信息化主要由产品数据生命周期管理(PDM/PLM)、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组成,而产品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在企业中作为其它信息系统管理的数据源头,它管理着企业设计、工艺、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周期中的产品状态和过程数据。本文从PLM和ERP在企业业务应用中的作用、集成的必要性、集成实现的方法以及PLM和ERP集成在企业的成功应用为例,介绍PLM和ERP系统有效集成技术和集成实施经验,为企业实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效集成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集成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技术,然后阐述了集成质量管理的集成空间、特点及其与ERP、PDM的关系,设计了集成质量管理系统,最后说明了该系统已经在企业当中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对用户资源的整合来为客户提供快速周到的服务,能有效地管理客户关系,降低企业成本。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成为很多企业信息化的首要选择。随着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能随时随地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成为企业的新需求。该文介绍了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组网结构、系统框架、功能模块,并给出了系统技术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据挖掘是一种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技术,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决策树方法是数据挖掘技术常用的分类方法,本文对决策树ID3算法的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语音集成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鸿伟  吴顺祥 《计算机工程》2004,30(12):167-169
论述了计算机语音集成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水平。通过把通信、语音、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信令将计算机网与电信网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2.
渤海造船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BS-CIM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了渤海造船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BS-CIMS)的系统结构,系统组成(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建造作业和质量管理6个应用分系统),信息分类编码原则,计算机支撑环境,分系统之间信息界面和系统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通用电话语音系统实现方法。在分析电话语音系统功能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电话流程的计算机语言,并介绍子分析执行这种语言的解释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袁小珂 《微型机与应用》2011,30(17):64-66,70
呼叫中心技术涉及计算机电话集成、数据库技术和交换技术等多种技术,已成为向客户提供服务的重要方式。研究如何将呼叫中心技术内嵌到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中,并给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加权优先级算法的排队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CSTA规范的CTI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基于交换机的CTI技术的两种不同结构,分析了采用CTI中间件的必要性及其特点,然后详细的阐述了CSTA规范及其相关标准,包括联系控制服务元素和远程操作服务元素,最后指出了实现CTI中间件的思路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中的语音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电力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从传统的语音报警到实时语音信息访问和语音控制,语音应用技术在电力系统中都得到应用。一种基于现有Internet基础构架的语音服务标准VoiceXML是网络与电话技术完美的结合,制定了通过语音对话访问Web服务和交互语音问答的传递标准。VoiceXML使得开发人员从底层开发脱离出来,而直接面向应用提供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或者电话,用语音访问Internet服务。该文描述了电力系统中语音技术的应用,并着重于VoiceXML标准给出了语音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软件,本文依据功能需求提出了一个采用C/S与B/S结合的系统模型,给出了分布式解决方案,实现了数据集成和区域管理。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功能符合要求,能适用于广域网,实现跨校区管理。  相似文献   

18.
智能小区管理系统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区“智能化”仅体现在各个功能子系统的智能性,即各子系统拥有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管理软件,但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对子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信息共享和沟通存在极大障碍.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以综合布线网络系统为物理平台,综合应用功能集成、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等集成技术,讨论了智能小区的一体化集成管理方案,给出了集成平台结构,并在JAVA平台予以实现.实践表明,通过该集成平台,可以实现各个系统的互联和信息共享,实现小区真正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re now experiencing fierc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from every corner on this planet. In addition, the advancement in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has been gradually reshaping th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by shifting from the industrial age to the information era. Due to these elevated competitiveness and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a number of new manufacturing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e.g., CE or CIM) have emerged for the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l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and scopes, there are several common issues: inter-enterprise functions integration; inter-enterprise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ulti-agent system (MAS)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the inter-enterprise functions/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over the networked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hybrid agent architecture and hybrid network architecture. In contrast to the existing agent architectures, the proposed agent architecture enables agents to exhibit the hybrid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behavior and interactions. In addition, our network architecture is more suitable for building the large-scale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that are prone to dynamic random changes of their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roposed MAS architecture, a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implemented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oriented design problem is illustrated to provide the vision of the proposed MAS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20.
The arrival and development of remotely accessible services via the cloud has transfigured computer technology. However, its impact on personal computing remains limited to cloud-based applications. Meanwhile, acceptance and usage of telephony and smartphones have exploded. Their sparse administration needs and general user friendliness allows all people, regardless of technology literacy, to access, install and use a larg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We propose in this paper a model and a platform to offer personal computing a simple and transparent usage similar to modern telephony. In this model, user machines are integrated within the classical cloud model, consequently expanding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management targets. In particular, we defined and implemented a modular architecture including resource managers at different level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energy and QoS concerns. We also propose simulation tools to design and size the underlying infrastructure to cope with the explosion of usage. Functionalities of the resulting platform are validated and demonstrated through various utilization scenarios. The internal scheduler managing resource usage is experimentall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classical methodologies, showing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almost no QoS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