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2P僵尸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探索研究新型P2P僵尸网络的跟踪、检测与反制方法,介绍了P2P僵尸网络的基本定义和演化历史,对P2P僵尸网络的分类和工作机制进行研究,分析P2P僵尸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逃避检测的方法,报告对P2P僵尸网络进行跟踪、检测与反制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对P2P僵尸网络的发展与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P2P协议的僵尸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僵尸网络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最为关注的危害之一。日前,使用P2P协议的僵尸网络逐渐兴起。在分析Slapper蠕虫的基础上,研究了P2P僵尸网络的拓扑结构、功能结构与控制机制,并指出了P2P僵尸网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由于基于IRC协议的僵尸网络存在单点失效的天然缺陷,越来越多的僵尸网络转而使用非集中式命令与控制信道。基于P2P协议的僵尸网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P2P僵尸网络经过10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它们具有更强的弹性和鲁棒性,更难以被清除,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僵尸网络。阐述了P2P僵尸网络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功能结构、分类方法和工作过程,介绍了P2P僵尸网络传播模型和跟踪、检测、防御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僵尸网络是近年来网络安全最严重的威胁之一.P2P僵尸网络是在传统僵尸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命令与控制机制具有隐蔽性和健壮性,使检测和防范变得更加困难.本文对P2P僵尸网络的构建、命令与控制机制、检测与反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僵尸网络作为目前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之一,正朝着P2P等分布式结构发展。迄今为止,用于检测并减轻僵尸网络效应的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基于网络的方法和基于主机的方法。分析了已有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层的P2P僵尸网络检测方法 ,并对这种僵尸网络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成功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对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实践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传统安全技术不能对P2P环境下的僵尸网络进行有效防御的问题,在P2P僵尸网络病毒的一般性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域的P2P僵尸网络的防御体系,并提出了利用僵局网络通信数据流特征向量的相似度分析解决因僵尸结点过少,无法检测出IP聚焦而无法识别僵尸结点的问题.该防御体系采用层次化结构,按P2P网络的逻辑地址段划分域,在城内采用将主机恶意行为与P2P流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判别僵尸网络的通信数据流并提取特征向量.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性能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僵尸网络大多是基于IRC协议的集中式结构,但越来越多的僵尸网络开始转向了分布式的P2P结构,针对IRC信道的检测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型的P2P僵尸网络。提出一种面向中小型局域网,根据流量统计特性和恶意攻击活动相结合的P2P僵尸网络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对采用随机端口,数据加密等新型手段的Botnets可以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8.
僵尸网络已经成为当前最为严重的网络威胁之一,其中P2P僵尸网络得到迅速发展,其自身的通信特征给检测带来巨大的挑战.针对P2P僵尸网络检测技术的研究已经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提出一种P2P僵尸网络在线检测方法,首先采用信息熵技术发现网络流量中的异常点,然后通过分析P2P僵尸网络中主机的行为异常,利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技术,从正常的网络流量数据中识别出可疑P2P僵尸主机,同时根据僵尸主机通信模式的相似性进行最终确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P2P僵尸网络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僵尸网络而言,P2P网络有着鲁棒性较好、拓扑结构较为复杂,使得防御方对抗存在很大难度等优点,也正是由于这些优点,使得P2P网络成为当前僵尸网络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受到众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中笔者首先以拓扑结构作为出发点对当前的主要PSP技术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僵尸网络对其的技术需求,对现有的各种PSP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通过实验论证,提出了PSP僵尸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僵尸网络向P2P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对P2P僵尸网络本质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P2P僵尸网络检测技术。对于某个被监视的网络,关注其内部每台主机的通信行为和网络恶意活动。把这些通信行为和网络恶意活动分类,找出具有相似或相关通信和网络恶意行为的主机。根据我们对定义的理解,这些主机就属于某个P2P僵尸网络。  相似文献   

11.
Detecting botnet behaviors in networks is a popular topic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literature. The problem of detection of P2P botnets has been denounced a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ones, and this is even sounder when botnets use existing P2P networks infrastructure (parasite P2P botnets). The majority of the detection proposals available at present are based on monitoring network traffic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existence of command-and-control communications (C&C) between the bots and the botmaster. As a different and novel approa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tection scheme which is based on model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number of peers sharing a resource in a P2P network over time. This allows to detect abnormal behaviors associated to parasite P2P botnet resources in this kind of environments. We perform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Mainline network, from which promising detec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while patterns of parasite botnets are tentatively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12.
钱权  萧超杰  张瑞 《软件学报》2012,23(12):3161-3174
依赖结构化对等网传播的P2P僵尸是未来互联网面临的重要威胁.详细分析了两种典型的结构化P2P协议Chord和Kademlia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结构化P2P僵尸网络的传播模型.该模型将Kademlia,Chord协议与双因子免疫机制、主机在线率等因素相结合,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两种典型的结构化P2P网络中僵尸的传播机理,并使用软件仿真的方法模拟了节点超过百万时,结构化P2P网络中僵尸的传播行为,通过软件仿真得出的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Kademlia和Chord两种结构化P2P网络,僵尸传播无论是双因子免疫模型还是结合双因子与主机在线率的模型,理论模型与仿真结果都非常吻合,体现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僵尸的检测与防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Peer-list的混合型P2P僵尸网络代表了一类高级僵尸网络形态,这种僵尸网络的优势是可抵抗传统P2P僵尸网络易受的索引污染(Index Poisoning)攻击和女巫(Sybil)攻击,然而却引入了新的问题——易受Peer-list污染攻击。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混合P2P僵尸网络设计模型,在僵尸网络构建和Peer-list更新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引入信誉机制,使得Peer-list污染攻击难以发挥作用。实验证明该模型具备很强的抗污染能力和很高的健壮性,因此对网络安全防御造成了新的威胁。最后,我们提出了若干可行的防御方法。本文旨在增加防御者对高级僵尸网络的理解,以促进更有效的网络防御。  相似文献   

14.
僵尸网络作为大规模攻击活动的基础平台,严重威胁网络空间安全,从预测的角度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现有研究在终端感知、身份识别和动态对抗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概括僵尸网络生命周期,总结P2P结构僵尸网络的脆弱点,建立P2P僵尸网络动态对抗模型,分析节点真实性判断和网络拓扑优化重构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从攻击者视角提出一种新颖的动态自组织P2P僵尸网络模型DSBot。该模型在架构设计上可扩展至各类目标设备,通过基于可信度矩阵和真实性验证的节点安全性评估机制增强终端对抗性,并提出分阶段感染策略。借鉴无线自组网和多智能体的思路和方法,刻画节点属性多维表示和基于状态标识的动态网络框架,以此为基础设计O(Ni)更新算法、均匀连接算法和节点主动移除算法,并结合相应的初始化和调整机制提出网络自组织重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健壮性。其中,O(Ni)更新算法确保节点的可信度,均匀连接算法降低网络暴露风险,节点主动移除算法实时移除可疑节点。从平均等待时间、命令可达率、网络连接度和重构稳定时间等方面对DSBot模型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DSBot模型在效率和韧性上可满足僵尸网络命令控制机制的基本需求。最后,从终端清除、命令控制服务器打击和命令控制过程等方面讨论了可能的防御策略。本文旨在通过预测新型僵尸网络模型来完善防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基于网络的P2P僵尸网络检测中特征建模不完善、不深入的问题, 以及僵尸网络中通信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提出一种对通信流量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的检测方法。分析P2P僵尸网络在潜伏阶段的通信流量统计特征, 使用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X-means聚类算法的两阶段聚类方法对特征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 进而达到检测P2P僵尸网络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好的识别准确性, 并保证了较快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Botnets are a serious threat to cyber-security. As a consequence, botnet dete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network protection and cyber-crime prevention. P2P botnets are one of the most malicious zombie networks, as their architecture imitates P2P software. Characteristics of P2P botnets include (1) the use of multiple controllers to avoid single-point failure; (2) the use of encryption to evade misuse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3) the capacity to evade anomaly detection, usually by initiating numerous sessions without consuming substantial bandwidth. To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we propose a novel data mining method. First, we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2P botnet behavior and normal network behavior. Then, we use these differences to tune the data-mining parameters to cluster and distinguish normal Internet behavior from that lurking P2P botnets. This method can identify a P2P botnet without breaking the encryption. Furthermore, the detection system can be deployed without altering the existing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it can detect the existence of botnets in a complex traffic mix before they attack.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in recognizing the existence of botnets. According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be of value to information security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僵尸网络向P2P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对P2P僵尸网络本质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P2P僵尸网络检测技术。对于某个被监视的网络,关注其内部每台主机的通信行为和网络恶意活动。把这些通信行为和网络恶意活动分类,找出具有相似或相关通信和网络恶意行为的主机。根据我们对定义的理解,这些主机就属于某个P2P僵尸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