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软件》2017,(7):35-38
提出了一种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下基于身份的双向认证方案,用于解决基于移动终端的动态口令机制身份认证方案在双向认证和会话密钥方面的不足。该方案使用移动端令牌生成动态口令,采用三次握手原理实现身份认证,支持安全会话密钥协商、一次性口令、双向认证和轻量级服务器存储。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抵抗针对移动终端口令认证方案的常见攻击,安全有效,满足安全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OSPA强口令认证方案无法抵抗重放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USB-Key的口令认证方案。该方案使用USB-Key进行用户口令的验证并存储认证的安全参数,能够有效地保护安全参数不被窃取。认证方案在认证过程中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了保护,使用Hash运算计算认证参数,通过用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认证参数的传递实现双向认证。方案的安全性分析表明,它能够防止口令猜测攻击、重放攻击、假冒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方案系统开销小,适用于运算能力有限的终端用户。  相似文献   

3.
动态口令用户认证机制是当前身份认证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析了SAS-2和2GS两种动态口令用户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安全的动态口令用户认证协议。该协议不仅能有效地抵御SAS-2协议不能抵御盗取验证因子的攻击,而且纠正了2GS协议不能实现双向认证和抵御拒绝服务攻击的缺陷,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信息,提高了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几种常用的一次性口令(OTP)认证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强口令认证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用户端和服务器端双向认证,系统开销小,在认证过程中保护了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防止字典攻击、重放攻击、假冒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适用于运算能力有限的轻量级终端用户.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医疗传感网系统中通信实体身份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身份认证方案,包括初始化 、用户注册 、身份认证和机密信息及口令更新4个阶段.该方案实现了用户 、医疗传感节点和个人服务器三者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保证用户匿名性的同时能够抵御多种攻击.与现有的两种认证方案相比,降低了时间复杂度,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适用于无线医疗传感网.  相似文献   

6.
一种高效安全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静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有更高的安全性.基于ElGamal公钥密码体制和挑战-应答机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结合智能卡和指纹特征的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案,实现了服务器和用户之间的双向认证,该方案能够有效地防止重放攻击,并且可以抵御假冒服务器攻击.  相似文献   

7.
视频监控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保障信息传输安全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传统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协议存在弱口令隐患,导致攻击者利用口令猜测攻击获取非法信息。然而使用Kerberos协议要求用户设置强口令以增强认证安全,用户的体验方式差。设计了一种基于三元对等身份鉴别的视频监控管理方案,引入可信第三方鉴别机制,实现对等实体之间的双向认证,有效地解决了设备认证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使用智能卡的动态口令认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飞进  范磊  施建俊 《计算机工程》2005,31(24):172-174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机制是目前身份认证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在很多动态口令机制中,用户的认证数据通常利用在服务器储存的验证因子进行掩码传输,如果验证因子被盗,攻击者就可以伪造验证数据,因此动态口令认证机制易遭受盗窃攻击。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抗盗窃攻击的动态口令认证方案2GR,但是2GR不能抵抗拒绝服务攻击,也没有提供用户和服务器的双向认证。将在2GR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智能卡的改进方案,该方案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ECC的PostgreSQL口令认证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令认证技术是最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它可分为两类:静态口令和动态口令.介绍了PostgreSQL 口令认证的原理,虽然PostgreSQL口令认证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动态口令认证方式,但是其口令认证方式仍然存在不能抵抗字典攻击以及冒充攻击等局限性.其次基于椭圆曲线,对PostgreSQL口令认证机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可以弥补PostgreSQL 口令认证机制存在上述漏洞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能够进行双向认证,有效地防止冒充攻击、重放攻击和字典攻击,提高了PostgreSQL口令认证机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现有身份认证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向动态口令认证方案,给出了方案的实现过程,并对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本方案的特点是:提供了服务器和客户的双向认证,能够抵御假冒攻击;双向认证的实现不需要依赖于第三方认证中心来实现;认证信息保持动态性,能有效防止重放攻击。  相似文献   

11.
王增光  陈立云  卢昱 《测控技术》2016,35(7):98-101
身份认证问题成为制约无线网络发展的瓶颈.一次性口令(OTP)技术和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由于自身优点,比较适合无线环境中的身份认证.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实现数字签名,基于一次性口令技术提出了一种安全的双向身份认证模型.最后,通过安全性分析和SVO逻辑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网络的全球化、开放化的特点使得网络环境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各种网络攻击与假冒手段等不安全因素充斥着整个网络。因此,如何保证网上业务开展的安全性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身份认证技术是构筑现代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基石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信息安全的基础。目前,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有:基于证书的数字签名认证方式和口令方式。基于证书的数字签名认证的安全性较高,但需要一个完善的证书系统作为基础。而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技术作为最早出现的身份认证技术之一,以其简洁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网络安全中重要的分支。但是传统的静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存在着明显的安全漏洞,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就是针对静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的安全隐患而提出的。动态口令是随机变化的一种口令,在口令中加入不确定因子作为动态因子,以提高登录过程中的安全性。文章在深入分析了传统的 CHAP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方案及其一系列衍生方案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安全的散列函数和异或运算,同时引入了保护认证信息的干扰因子,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改进的 CHAP 一次性口令双向身份认证协议。本方案分为用户注册、登录认证和密码修改三个阶段。只需要通信双方的三次信息握手就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双向身份认证。与其它几种典型的 CHAP 改进方案相比,本方案不但实现了通信双方的双向身份认证,而且具有通信量小、灵活性高、安全性强、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对整个方案的安全性测试和性能测试可以看出,本方案能够?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ECC的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身份认证机制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一次性口令(OTP)技术是不需要第三方参与的身份认证技术,但其本身存在安全漏洞。介绍了一次性口令认证技术的原理,并分析了S/Key一次性口令系统不能抵御冒充攻击以及存在小数攻击等局限性。基于ECC密码体制,对现有的一次性口令系统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可以进行双向认证的一次性口令认证方案。此方案能够进行双向的身份验证,有效地防止了冒充攻击、重放攻击和小数攻击,从而提高了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SIP协议是应用层控制协议,为了提高SIP协议的安全性,文中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难解性,结合用户身份、用户口令及单向陷门函数F(),提出了一种基于ECDLP的SIP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协议过程主要由初始化、注册、登录认证、口令修改四部分组成.安全分析表明,该协议实现了双向认证、提供了安全会话密钥,能抵抗口令猜测攻击、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冒充攻击、Denning-Sacco攻击等.与相关协议比较,本文所提出的基于ECDLP的SIP认证密钥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更好的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Spread of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has opened new doors to utilize sensor technology in various areas vi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Many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for among the service seeker users, sensing component sensor nodes (SNs) and the service provider base-station or gateway node (GWN) are available to realize services from WSNs efficiently and without any fear of deceit. Recently, Li et al. and He et al. independently proposed mutual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schemes for WSNs. We find that both the schemes achieve mutual authentication, establish session key and resist many known attacks but still have security weaknesses. We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stolen verifier, user impersonation, password guessing and smart card loss attacks on Li et al.’s scheme. Although their scheme employs the feature of dynamic identity, an attacker can reveal and guess the identity of a registered user. We demonstrate the susceptibility of He et al.’s scheme to password guessing attack. In both the schemes, the security of the session key established between user and SNs is imperfect due to lack of forward secrecy and session-specific temporary information leakage attack. In addition both the schemes impose extra computational load on resource scanty sensor-nodes and are not user friendly due to absence of user anonymity and lack of password change facility. To handle these drawbacks, we design a mutual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scheme for WSN using chaotic map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we are the first to propose an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WSN based on chaotic maps. We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over its predecessor schemes by means of detailed security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evaluation. We also formally analyze our scheme using BAN logic.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的OTP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俊 《计算机时代》2009,(11):24-26
分析了常见的几种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OTP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的身份信息,而且安全性好,执行效率高,能提供通信双方的相互认证,能防止假冒攻击、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等多种攻击方式。最后对该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薛锋  汪定  曹品军  李勇 《计算机应用》2015,35(12):3424-3428
针对设计安全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匿名认证协议的问题,基于广泛接受的攻击者能力假设,采用基于场景的攻击技术,对新近提出的两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双因子匿名身份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刘聪等提出的协议(刘聪,高峰修,马传贵,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匿名性的用户认证协议.计算机工程,2012,38(22):99-103)无法实现所声称的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在协议可用性方面存在根本性设计缺陷;指出闫丽丽等提出的协议(闫丽丽,张仕斌,昌燕.一种传感器网络用户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34(10):2342-2344)不能抵抗用户仿冒攻击和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且无法实现用户不可追踪性。结果表明,这两个匿名身份认证协议都存在严重安全缺陷,不适于在实际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Two robust remote user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using smart card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enormous demand from variants of Internet based applications, strong privacy protection and robust system security have becom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an authentication scheme or universal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 In order to reduce implementation complexity and achiev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design issues for efficient and secure password based remote user authentication scheme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by research community in these two decades. Recently, two well-designed password 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s using smart cards are introduced by Hsiang and Shih (2009) and Wang et al. (2009), respectively. Hsiang et al. proposed a static ID base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and Wang et al. presented a dynamic ID 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 The authors of both schemes claimed that their protocol delivers important security features and system functionalities, such as mutual authentication, data security, no verification table implementation, freedom on password selection, resistance against ID-theft attack, replay attack and insider attack, as well as computation efficiency. However, these two schemes still have much space for security enhancement.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emonstrate a series of vulnerabilities on these two schemes. Then, two enhanced protocols with corresponding remedies are proposed to eliminate all identified security flaws in both schemes.  相似文献   

19.
身份认证是系统安全的核心所在,指出了常用的基于用户名/口令的身份认证技术的不足.对动态口令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字签名技术的动态身份认证系统.最后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可以有效确认用户的身份,防止网络窃听,抵御重放攻击,增强系统抵抗字典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